03.07 我写字很慢,因为写快一点我的字就会写得非常难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写的字又快又好呢?

vivi95


关于题主说自己写字很慢,一些快就难看,如何写得又快又好?

我想题主问的应该是关于硬笔如何写得又快又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下面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如果是成年人,要追求实用,那么在书体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行书


第二个是练习方法的问题,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好的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在练习之前要先解决好执笔的问题,这个很关键,如下图

这个图已经比较详细了,我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就是食指位置要略低于拇指,这个很关键,有人是两指齐平的,那不对!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能够保证笔杆不会从食指根部的骨头滑到虎口!

其他的这个图已经说得比较明白了,如果要看视频我的专栏那里也有。

解决完执笔接下来就是如何练习了,先去书店买本自己喜欢的行书字帖。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就是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常用字——章法。如果说你不是为了参赛而只是单纯为了写得快又好看,那么这个顺序不必拘泥,你可以先把基本笔画先练熟练了,然后跳过偏旁部首,直接去练常用字!


因为中国的汉字数以万计,目前应用的也就六千字,使用频率最高的就一千来字,那么你从常用字开始练习的好处是你平常也会经常用到,这就是很好的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学习嘛,肯定要以最终结果为导向学习起来才有效率!

当然如果要有所提高,学完常用字还是得回过头来学偏旁部首。

希望这个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

弘扬传统文化,专注书法教学!平时会发布很多书法教学视频,希望对各位书友有所启迪,谢谢


小宝的思考


这个问题,是许多人的困惑:写慢一点,还能写得比较端正美观;而写快了呢,就笔划、结构变形,很难看。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呢?

一、认识:

你要认识到,所有字写得又快又好的人,并非天生的,也非他们悟性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种状态。只是有的人,虽然有困惑,但仅将之当作困惑,无所谓;有的人,像你一样,认识到了,但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有的人,心生困惑,继而探索解决之道。

二、种类:

慢慢写字还能像样,快写则变形走样。问题就在于你没有经过专门的写字训练。

所谓专门的写字训练,就是书法练习。许多人一看到书法二字,常常将之与高深艺术相联系,认为这与我无缘。但却不知,书法练习有各种层次,有专业和业余的,有喜爱和休闲的,有努力学习希望有成和只是希望自己的字写得好看一点的。你属于哪一种呢?对照一下,你就知道。

三、目标:

你属于那种只是希望自己的字写得好看一点,目标也不高,就是字写得又快又好。其实这个目标是很容易达到的。我在第二点专门说一下,大家对书法各种不同的认识,目的就是希望打破你和书法练习的隔阂。

四、建议(仅指钢笔字):

(一)选择一本楷书练习本,老老实实地每天加以临摹。你说,我字写得慢,为什么还要练习这种看上去很“慢”的楷书?因为这是基础。通过楷书练习,你能了解用笔方法,了解字体结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率性而为。对用钢笔书写有个正确的认识,虽然只是在书法初步层次的认识。

达到的目标:让自己的字“立”起来。即自己的楷书,有模有样。不必追求与字帖一模一样,但至少要相似。特别是笔画和结构,横像横,竖如竖。

练习时间:三个月。三个月?一百天?从没练习过书法的人,可能会想:时间太长了吧!记住:“字无百日功”。你想摆脱“小白”写字,这个阶段必须要经过。

(二)在练习楷书像模像样基础上,选择一本行书字帖。楷书为“慢”,而相对楷书,行书则为“快”。字写得又好又快,秘密无它,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你既能掌握字的结构,又能知道字中笔画的牵连。

行书之所以比楷书快,就是它摆脱了楷书的一笔一画书写,将许多笔画“牵连”起来,省略了楷书的许多过程,那当然变快了!

而之前所以强调花三个月时间练习楷书,就是为行书的快做准备。如果你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入手行书,可以将字写快,但却不能将字写得好看。因为,你对字的结构美没有概念,而字之所以好看,特别是钢笔字,主要在于它的结构美。

接下来的路,就要你自己走。记住,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急于求成。功到自然成。

祝你早日将字写得又快又好!

附:硬笔握笔方法:



福鼎白茶妙逸茶者


一写快就没章法没形状了,主要原因就是技能技法基础不牢固,尚不得笔法字法的要领。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在书体上首选行楷切入,专攻行书一门。硬笔毕竟实用性更强一些,写草书不是不可以,通识度就差了些;楷书略做作,况且速度也快不起来,而行书既富极强的实用性,又颇具艺术性观赏性。综合考量,实效性最好的就是直接练行书,先从行楷走起,再入行草。或有人疑惑是否先练楷书才好,抱庸浅见,不必,行楷本身即讲究楷法,没有任何冲突,直取行书无妨。



二是以强固书写要领为突破,老老实实临摹。但凡写字速度快不起来的,或者一快起来字就没形没谱的,多是临摹功夫不扎实的原因。临摹太少或没有经过系统临摹,心中是没有清晰目标轮廓的,也就是纯粹凭着感觉写,写出来的也大多是流行书风或江湖写法。所以,一旦笔下快起来,手底就没了章法,写出来的也自然会乱成一锅粥。学书法有方法,也有规律技巧,但临摹的功课是省减不了的。



三是通过大量书写力求熟巧,形成肌肉记忆。正常的书写速度,行楷每分钟20——30字,行草每分钟25——40字。有的朋友临摹得不错,很像很逼真,但就是写不快,主要原因在于你的临摹没有真正临到点子上,只是提高了复制能力,仅是画字而已,而对笔法、字法这些最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学足学到。这种情况,则必须通过提高速度、增大强度的方法来形成固定的技能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肌肉记忆”。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中性笔,1.0。


抱庸詩書


写字很慢,一写快就难看,有什么办法把字写得又快又好?

我想题主问的应该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把字写得又快又好,那肯定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硬笔字和行书体了,如做工作笔记、会议记录、心得体会、学习笔记、生活记录、备忘录……还有工作性质决定要用到的硬笔字,如学校和培训机构常用的黑板字、白版字等等。

想把字写得又快又好,提供三点建议:

一、练习行书为主。行书写起来实用、快捷,效果明显。如果练习楷书,得从点横竖撇捺等最基本的笔画练起,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奏效,短时间很难改观。而草书呢,不实用,还得花大量时间去钻研草书写法。

二、以练习间架结构为主。字好看不好看,间架结构占了8成,间架结构合理了,即便笔画不那么精细,看起来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结构不好看,即便笔画写得再好,整个字看起来也是松散、呆板的。当然,结构精准,笔画又好,那就是漂亮字了。特别是硬笔字,因为在笔画上难以写出太丰富的粗细、湿干、浓淡、轻重的变化,所以间架结构的权重就更大了。所以建议跳过笔画和偏旁部首,而专门去练习间架结构。

三、以日常用语为主。因为平时写得最多的字就是日常用语,无论读书笔记、会议记录、心得体会,还是日常工作、教学用语等,出现频率最多的不外乎几百个字,把这些字罗列出来,加以练习,不用多久,你写的字就会耳目一新。另外经常用到的字,练起来会格外的用心,还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练字兴趣。


文笔逍遥


你的目标是将字写得快一点、好看一点,并不是要追求较高的书法艺术性,也就是说,是一种实用书法,那么,传统的书法训练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你,需要做一些变通。

你可以直接从行书入手,而不必非得从楷书开始,具体方法你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一、学习一点行书结构特点,找出各种结构的代表字,专门进行练习,搞清楚类似结构的一般性写法。



二、学习一些字与字之间连接的常用方式,比如笔连、意连、形连,并就各种联系方式进行专门练习。

三、找一本散文或古诗词行书字帖,用玻璃纸或其他透明纸张蒙在字帖上,直接摹写,训练手感。


四、采用计时训练法或计数训练法练习,并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你可以固定300个字,第一次15分钟写完,第二次12分钟写完,逐渐减少时间。

或者固定15分钟,第一次写完300个字,第二次写完320个字,逐渐增加字数。

如此训练2--3个月,相信你一定有较大进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真正喜欢上书法了,那我还是建议你从楷书开始,认真、系统、科学地临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壹庸拙见,但求无惑。

浅析题主之疑,方知硬笔存惑。难道谁还没有类似的问题,此为普遍现象,并非一家之疑。

钢笔字本就是以实用性为目的,正如打篮球是以投进球为目的一样,不实用的动作不管多么飘逸销魂,球不进框,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硬笔字同样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实用的基础上求的字的漂亮,这才是重要的,但是两者都是却是相互制约的,求速度,务必会失去一部分东西,当然,长时间练习,不断强化会有所提高,还应当注意书体,楷书做书本来就慢,还应当向行书甚至行草方面发展。


壹庸诗书文


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还蛮绕的,试作简单回答。

写字一般分硬笔和毛笔,有两种情况:一是写字,二是书法。

第一种情况: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书写,书写速度的快慢不是决定字写的好坏的关键因素。有人喜欢写快才有感觉,有人要写慢才会达到满意,皆因人而异。

这是随手写字,如果要达到如你所说“又快又好”的水平比较难,

要达到“又快又好”的书写水平,只能是书法。

第二种情况就是书法,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无论写何种字体,速度的快慢,就非常有讲究。

首先,初学临帖速度一定不能快,认真仔细临帖,达到精临,才会有效果。否则,速度快,如抄帖,囫囵吞枣,没有一点好处。

其次,如果练硬笔书法,字帖有很多,方法也因人不同。记得黄若舟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版过他的《怎样快写钢笔字》,此书对钢笔字如何快写,分门别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是不错的教材,可作参考。其它字帖也有很多,还可结合临一些毛笔书法的字帖,笔法的起承转合更加清晰可见。

如果是毛笔书法,临帖是习书的最佳途径,临帖的字帖和方法就更多了,只有用心认真对待临帖,切勿急于求成,坚持不懈,定有收获。

第三,经过长时间的临帖,熟练掌握字帖的笔法和字体规律特点之后,可以逐步加快书写速度,达到训练笔势及笔意的目的。

第四, 进入创作阶段,根据作品字体、章法布局的不同,速度完全可依据书写节奏、提按、使转的变化而变化,并逐步达到书写又快又好的水平。











如石书艺


能够实现又快又好这个标准的字体,就是现在最多人使用的规范字行书了。但是也不是说行书就能盲目求快而随意创造写法,其实现在很多人的在写的连笔字都是有些小毛病的,一些连带和牵丝不规范或者多余,但是因为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识读需要也就没有多去在意这些,比如日常书写中的三点水“氵”就很容易和言字旁“讠”写成同一个样子。


所以写字一味求快是盲目的,如果要追求又快又好,应该先从“好”入手。

1、选择字体和字帖

让一个成年人从楷书的一笔一划开始从头练习,这个方法没有错,但对于现在很多寻求快速进步的人来说显然是很枯燥的方法,可能还没坚持十天很快就放弃了。

成年人练字可以直接从行书入手,如果觉得一开始行书有点困难,可以从行楷慢慢过度。成年人的观察能力和对字的把握只要适当指导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只是为了日常书写这个实用的要求,不需要专门从楷书练起。

字帖选择很简单,去书店找自己喜欢的行书或者行楷实用字的字帖,如果觉得自己基础差,对字没有一点感觉的,可以选择从笔画到偏旁再到结构有讲解的那种字帖。


2、书写工具

不是只有用钢笔的练字才是练字,有的人就是觉得钢笔携带不方便,现在用钢笔的人少,带钢笔出门太奇怪,成人完全可以用中性笔代替钢笔。

练字纸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方格,然后逐渐过度到横条纸。

3、怎么练?

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把大把时间都放在练字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练字方法都喜欢带上“速成”两个字。

但是现在所谓的“速成”也就是给你指明一条练字的捷径而已,让你在练字的时候少了自己盲目的摸索,用比较规范的方式让你少走弯路,这只是方法上的,真正能练出成效的还是在于你自己怎么运用。

成人都会遇到的困惑就是,照着字帖感觉自己就是个书法家,但是没有字帖,平时随便写几个字就是原来的字体,练字前后没有任何区别。

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学以致用。

在反复练习一个字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记住它的写法,并且在日常书写中遇到它之后就按照当时练习的方法来写,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写字还要回想会拖慢速度,但是多写几次就会很容易上手了。

如果自己用脑子记总觉得记忆不深刻,那么就只能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了,但是这个方式比上一种方式费时间,效率不高。


当发现自己的字形和运笔有明显改善的时候再开始追求速度。

练习速度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定时,强制自己在一个固定时间内写满多少字。


其实,当你真的把行书的字形运笔练到家的时候,速度是自然而然提升的,不需要你刻意去定时练习。写字速度变快的本质就是这个字的写法在你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不通过思考就能写好,这就是肌肉记忆已经形成了,你的字也变好了。


明了了


随意。字体自己选择,多几种笔.法就任挑,有时心情是另一种方向,书法的好坏,还是自己去决定。写与不写。或者做别的事,活动一下思维与情绪,在平静心态抒好一支笔,像一首美丽的歌瑶那样流畅。

不如我们说说几个多种书法写字人,大家不防看看是不是,个人书体。近代的。

首先,霸气,你看毛主席,行.棣,隶,楷,草……等。那它草书法,你看它的写法溜到遛到不知什么样的程度,只能说霸气来形容。

其二,郭洙诺,你看它草写书法,提笔弹笔之作以纯之锐,不带毫丝。

其三,林彪书法形体。杂而不乱,形一色,无一色,我看它一篇文有153种字体来自各家书法。

其四叶剑英二儿子叶选宁书法,69种字体也各家书法,叫律体,律一体,行一法。


练嶽的晖


书法,追求好是理所当然的,但千万不要刻意追求快!

  • 那“好”与“快”之间有何内在的逻辑关系呢?


书法本质上是线条的艺术

  •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汉字衍生出了书法,为什么?
  • 因为我们的祖先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而毛笔和硬笔的不同之处只在于毛笔对线条的表现性要丰富得多。

  • 也正是有了线条的丰富性,才有了字体的丰富性。譬如说有了“蚕头燕尾”才算隶书。

李可染作品


书法线条的最高境界是朴拙

  • 什么样的书法线条才是最好的线条呢?朴拙!

  • 为什么是朴拙?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最元初的自然主义哲学观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 老子在阐述道的本质时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意思是道始终在,其本质是朴拙的,天下任何事物也无法改变它!

  • 延及到书法的审美,自古以来能写出“拙朴”的线条即是最高的境界。


李可染作品




怎样的线条是最朴拙的?

  • 或者说,怎样才能写出“拙朴”的线条?其实古代的书论中有许多书法线条的理想描述,譬如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锥画沙等等。

  • 这些对线条质地的形象比喻具体如何实现不是本文的主题,不展开讨论。但是要写出这些理想的线条,有一个前提就是书写速度要慢。



齐白石与李可染


  • 书法书写有个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快、流利、熟练是好,迟缓、犹豫、滞涩是差,其实正相反,也只有慢,其他的一切笔法才可能实现。

  • 有个经典的例子说李可染在1949年前已经是非常著名的书画家,经徐悲鸿介绍拜齐白石老人为师。李可染后来总结说跟从齐白石苦学十年,只学了一个字,就是慢!


慢才有可能写出朴拙的线条,朴拙的线条是书法美的最基础元素,宁慢勿快,求慢不求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