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縣管校聘即將在全國推廣,請問這能否真正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

中學語文郭老師


1、縣管校聘,對老師們而言,那可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2、如果歪嘴的和尚把經念歪了,恐怕不但不會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反而會讓老師們更加消極!

對此,我深表擔憂啊!


一、先講一講,老師隊伍裡的派系

1、高職稱老教師和低職稱年輕教師。

如果從年齡上和職稱上分,那麼,這是最明顯的兩大派系,簡稱老教師和年輕教師。

當過老師的都知道,現在學校裡的活都讓誰幹了?好處(職稱)都讓誰撈走了?這是誰都清楚的事情,也根本沒有辯論必要了!

現在的老教師,一旦年齡過了50週歲,那就基本上穿上了護身符,進了保險箱,不管是學校還是教育局,誰也動不了,靜等退休罷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什麼減員競崗?什麼縣管校聘?這些看似兇猛的利劍,對於這些老教師而言,不過是浮雲而已。

所以,縣管校聘,首先把50週歲以上的老教師們排除了!

2、特權派和苦逼派。

那麼剩下的,就多數為50週歲以下的所謂“”年輕教師”了。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讀者都知道,丐幫裡分為兩大派別,一派是當官有錢的淨衣派,一派是窮苦百姓的汙衣派。其實老師也大體分為這兩類,這兩類是通過什麼途徑當上老師的咱們就不說了,咱們只說說他們在學校裡承擔的工作一樣嗎?這也是年輕苦逼老師常常抱怨吐槽的原因。

二、縣管校聘時各派系的表現

縣管校聘這匹狼真的來了!





那麼,這兩派都各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1、苦逼派。沒傘的孩子,必須得學會奔跑!對於出身寒門子弟的老師們而言,平時怎麼幹,縣管校聘時還怎麼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偷奸不耍滑,上對得起領導,下對得起學生,中對得起良心。

2、特權派。地主家的孩子和農民比勤勞,是愚蠢的!這些人平時乾的都是俏活,基本上不教課,就算是教課也大多是副科,一週沒幾節課。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有特定崗位編制的,也就是說,競不競崗,聘不聘用,那個位置始終給他們留著,和一線的老師們不發生衝突。就算是真要動了,他們也會動用關係和金錢,留在好的地方和位置。

三、猜測縣管校聘的結果

我想大家們也都猜到了,縣管校聘來了,老教師們不會動,特權派們不會動,那動得只有……還是咱們苦逼派!如果這時候我說:祝苦逼們快樂!那你們是不是會隔著屏幕把我整死?

唉!其實這20多年,我已經競過很多次崗了,光學校就換了四個,每次被合併都是人家領導當權,一直是後媽養的,說多了都是故事,肚子裡全是苦水,心裡全是憋屈的眼淚……

至於結局,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苦逼老師們看到了一頭穿著“縣管校聘”的熊,齜牙咧嘴地走來,於是,大家都紛紛低頭繫鞋帶……


我是小馬爸爸,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麻煩您點贊或評論,謝謝!

小馬爸爸說教育


也來談談縣管校聘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了,把教師縣管校聘正式納入議事日程,讓學校人變成系統人,打破教師鐵飯碗,對現有體制內的教師來說,既是機會又是危機。

筆者認為,教師實行縣管校聘各有利弊,關鍵看怎麼實施,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聘用方法不一樣。筆者所在的縣(現在為縣級市),在2001年的時候就試行過聘用制(當時開始擔任校長),校長由教育局下聘文聘任,學校制定聘用方案,教育局審核通過後實施。方案中對落聘教師實行三個月培訓,三個月只發放基本工資,培訓三個月後合格才能重新上崗。和現在一樣,校長聘用班主任,班主任聘用科任教師。但由於當時教師普遍缺編,特殊科目(音體美英)甚至沒有教師。校長雖然是局裡聘用,但沒有人事權,財權,所以到最後還是全員聘任,經過三年的試行,收效甚微,不了了之。

最近這些年,個別省份也拿出幾個縣市作為縣管校聘的試點,讓教師真正動起來,能者上,庸者下,無疑是件好事。

以筆者從事十六年學校管理工作經歷,對縣管校聘有幾點薄見:

1、縣管校聘雖然把教師從學校人變成系統人,讓教師在系統內流動,從教育規律來說,教師不宜大量流動,所以就有一種說法,選擇好學校不如選擇好老師,好學校不一定都是好老師。所以保持教師穩對孩子接受教育利大於弊。

2、校長應該流動起來,五年左右應該流動,一個校長長時間在一所學校任職,不利於學校管理的創新,人都有思維定勢,時間長了激情自然會減弱,對學校發展不利。

3、縣管校聘並不能解決教育均衡的歷史問題,儘管教師納入系統,但好教師肯定會選擇好的學校去競聘,落聘的往往是那些不思進取,吊兒郎當的教師,這部分教師只能選擇薄弱學校去競聘,這樣就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4、縣管校聘,決定權在校長,不管採取什麼樣的競聘方式,中國的人情世故永遠去無法避免的,這就給校長人選提出了挑戰,弄不好到最後是老實人吃虧。

總之,教師的鐵飯碗即將變成泥飯碗,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會因為一些阻力而停止推進,我們只有不斷提升自己,隨時保持危機感,才能立足不敗之地,教好書,育好人,機會永遠青睞有準備的人!











別名520


縣管校聘這種形式自2016年起一直在推廣,目前在山東、浙江某些地區開始試點推行,而按教育部的規劃,最終將在近幾年實行全國推廣。

那麼,縣管校聘到底能不能真正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呢?這要看教師在各個學校評聘的標準是什麼?誰說了算?如果縣管校聘的評聘標準像評職稱一樣和教學能力,教學成績脫鉤,再加上評聘過程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的話,那麼,最終就將和評職稱一樣,成為個別人獲利的手段,而打擊的也將是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當年,教育部為了調動全國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採用了評職稱的方法,然而四十年過去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被晉升職稱調動起來的又有多少?原因不外乎兩點:

一、評職稱所需要的硬性條件無法從努力工作中獲得。比如論文,比如各種獲獎證書,根本不看老師平時的教學成績。而真心熱愛教育工作的老師,所付出的一切勞動又無法量化,因此,很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拿論文來說,大家老師知道評職稱必須用論文的篇數來提分,因此一開始老師們拼命寫論文,後來發現寫的再好,不交版面費也發不了,因此最終就衍變成“買論文”了。

拿優質課評選證書來看,一開始老師們都積極參加優質課評選活動,希望通過好好打磨自己的課獲個獎,給自己評職稱加點分,後來發現最終證書都落入教師隊伍中,有關係有後臺的教師手中,何況有些機會,根本到不了普通教師參與的程度,因此,久而久之,廣大無門路關係,又不知去哪裡送禮的普通老師們也就放棄爭取了。

二、評職稱過程無法公開透明,誰評上誰評不上,沒有統一評判的標準,這樣一來,灰色利益鏈最終形成,這讓老師們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反觀縣管校聘,形式上打破了以校為單位的工作形式,但學校以什麼條件來聘任教師,誰說了算?將決定縣管校聘發揮的作用。

1、如果按教學成績來算的話

倒是可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是最能服眾的評判方式,但不同學校的教學成績如何比較,而且隨著中小學“減負”的開展,縣裡又不允許全縣學校舉行“聯考”,那麼,如何用教學成績來界定誰行誰不行?

2、如果按學歷、教齡來算

那些學歷低或者年紀大,精力不濟的老教師將何去何從?雖說有些地區實行50歲以上的教師不參與學校競聘,但是那些47-49歲的老師是不是也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何況以此為競聘標準也無法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如果按師德來算

師德如何考核?那些平常管的嚴的老師,必定不能被學生喜愛,如果讓學生來評判,那麼這部分老師將受到不公正對待,同時也讓教育走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危險境地。

4、如果按演講的方式來闡述個人教學理念和成績的話,那麼。演講內容和實際落實情況有無出入?

5、聘誰不聘誰,誰說了算?

學生畢竟心理不成熟,無法成為評價老師好壞的標準,但如果不是學生說了算,那麼如果由校長等個別領導說了算的話,那麼,腐敗弄權必然滋生。這不但不會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反而會打擊工作積極性。

因此,如果評價機制不能得到完善,那麼投機取巧、貪汙腐敗之風就會盛行,最終只能把教育搞得一團糟。

另外,縣管校聘制度,還有一個大弊端就是,一些地理位置好,校長管理水平高的學校會吸引更多更優秀的教師,前往競聘,而一些地理位置不好的,如偏遠鄉村的學校,有可能只能落得無師可聘,甚至成為一些能力差,師德差的老師們的落腳地,如此一來,如何實現地區間教育發展的均衡,到那時,擇校熱會更加盛行。這和我們均衡發展教育,扶持農村教育的大方向是相違背的。

總之,教育不同於其他行業,它的公益性性質決定了不能像其他行業一樣完全追求市場化,而如何通過縣管校聘制度實現地區間教育均衡發展,這必定依賴完善的競聘制度和考核,同進也需要相關部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出臺,而縣管校聘能不能最終實現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要看競聘是否公平合理,否則就會淪為和評職稱一樣,人人喊取消的地步,成為制約廣大教師積極性的政策。


指尖教育帝國


又在瞎折騰!有些人從來不會出好主意,或者不想出好主意!學校的好壞取決於校長!只要選個好校長,管住校長不貪汙,不以權謀私,一切都好了!本來很簡單的道理,生生地被讀歪了。這樣做除了再滋生腐敗,我實在想不出會有什麼好效果!治國就是治吏,治校就是選好一個好校長!老師已經很可憐了,特別是那些不會討好校長的老師,是不是再撒點鹽!


百草園152298082


首先,解釋一下“縣管校聘”這個詞的含義。其意思就是:縣級政府統一管理該縣內的中小學老師的編制,而該縣內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任聘老師。而其目的就是讓該地區的教師資源分配均勻,促進當地教育平衡發展。



從出發點來看,我覺得是好的。但是,這種制度並不能很好的挑動老師的積極性,還存在潛在的弊端。

原因之一:調動問題

在調動這一問題上就非常存在很大的弊端。把老師從鄉村調到城市,老師們心裡可能還可以接受。如果剛好反過來呢?從城市被調到了鄉村,應該沒有人會同意。而聘任就一定有教學週期,不可能短時間被調回去。這樣會很大程度影響那些從城市調到農村的教師心情,導致老師的心理有很大的落差感,更會嚴重打擊那些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更何況,這樣輪崗教學,會讓老師感覺到沒有歸宿感和穩定感。這樣,老師自身的心態都沒有解決,會很好的實施教學嗎?

原因二:調動能夠保證絕對的公平嗎?

如果是絕對的公平調任老師,雖然有些老師會走落差感,但也不會說什麼。如果,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有些老師通過自身的關係或者其他的渠道,把自己調到想去的學校。那這樣會很大程度導致全體老師心理的不滿,教師的積極性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而且還會讓最初的目的毀於一旦。很難實現教師資源分配均勻。


總的來說,我不是很支持這樣的改革,因為存在的弊端太多了,這樣既不利於老師的教學積極性,還會導致其他的問題發生。

結束語:你認可“縣管校聘”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者轉發,也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落筆解憂愁


縣管校聘,必須承認,它是一種激勵手段,讓每一個教師都在崗位上盡其所能,否則就面臨著落聘的可能。它同時也給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以更好的機會,良禽擇木而棲,可以選擇競聘縣域內更好的學校。

但是,本質上,它並不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而是通過讓教師產生危機感、恐懼感而不得不拼盡全力。這兩者表面上看,達到的目的可能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對於教師個人來說,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積極性是一種正向的情緒,它由內到外自主產生,是教師本人主動而樂觀地去做某件事;恐懼感卻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它由外到內重壓之下產生,教師迫不得已被動而消極地去做某件事。

這就好比跑步比賽,激勵手段有兩種,一種是在每一個賽道的終點放一堆金子,這就是激發選手的積極性,讓他們跑起來更有勁,因為有盼頭;一種是在每一個賽道的起點放一隻豹子,這就是製造選手的恐懼感,讓他們跑起來更拼命,因為跑慢了會沒命!但是,第一個賽道可能不分勝負或者放豹子的會領先,到第二個賽道呢?被豹子追趕的選手已經脫力了,再難以為繼了,要麼棄跑,要麼死在路上!


劍客談教育


縣管校聘在東部地區試行三年,在2020年全國推行。

"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縣管校聘的目的是更大程度的激發教師活力。



全面實行”縣管校聘“政策到底能否實現激發教師活力的目的?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第一,實行“縣管校聘”後,農村學校是否成為“差生”教師的流放地?

城鄉差距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好老師都留在城裡了,評為“差生”的老師可能就去了農村或者邊遠山區的學校,這對鄉鎮學校的教育是否公平?

第二,標準是否公平?

教育的評價標準並不能以單一的教學成績為依據,但是增加了其他的評價標準又可能操作太主觀,容易變得更加不公平。


各種教育的改革,最終不過是領導手握大權,親戚朋友都關照,最後只有沒有關係的人落單。

第三,教師流動性不利於教師的穩定成長。

一名教師不能在一個穩定的團隊裡,內心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帶著隨時可以走人的心裡狀態,工作又怎能做好?

教一年又換一個地方?還沒等老師適應這裡的學生,老師又輪崗了,無論對教師還是對教學都是不負責人的!

由於工作發展不穩定,教師還願意承擔重任嗎?像初三高三這些重任,還有人願意承擔嗎?

第四,教師間的矛盾會增加。

為了能夠留在原位不被拋掉,一定會有教師想盡辦法踩踏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樣,就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原本只需要好好研究教材的教師,又增加了投入宮鬥劇的精力。

第五,特殊情況怎麼辦?

當教師進入老年時,肯定拼不過年輕人,難道把他們扔出去嗎?如果教師得了大病,也把他扔出去嗎?這些遭遇特殊情況而被扔出去的教師,可能認為這是在激發教師活力嗎?

任何改革都是為了完善曾經的不足,希望在改革之前,多問民意,最終讓這項好的制度更加科學民主,更受人民歡迎,才是改革的最終目的。

助您成長是我最大的快樂!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我,孩子成長更順暢!


中考政治劉老師


這裡面會有兩種聲音:大部分支持縣管校聘的教師,都不會在這裡回答問題。少部分缺乏教學能力甚至長久以來得過且過有可能聘不上的教師才會大放闕詞,提出各種“弊端”。

國家改革是經過論證,試行才得以全面推廣的。難不成因為少數人的反對就會做出改變?

教師是個鐵飯碗,別太做作,安心的做好本職工作,誰也和你沒有仇。否則,落聘也是一種警示。

我在這裡順便解讀一下縣管校聘的大致內容:

縣管校聘的流程是,由校領導小組、各學科教研組及年級長聘本年級各班級班主任,再由班主任提名本班級各科搭班教師,經過校領導小組討論進行聘用。在這種條件下落聘,意味著全校教職員工都排斥你了,是不是應該檢討自己?

而且,落聘也並非是直接失去工作。我們這裡是落聘後,人事關係交回縣區教育局人事股,另行組織安排崗位進行考核。(這種情況往往是以支教的名義安排到其他比較偏遠缺崗的崗位上去)在此期間經過考核仍然不合格的,才會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補償解除勞動關係。

說白一點,就是要求教師有危機意識,而不是吊兒郎當濫竽充數。


不羈的農夫


這是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大力推廣縣管校聘。

在我看來,縣管校聘沒有任何教育原理在裡面,有的只是工廠生產管理模式。如果這種管理模式那麼有效的話,工業革命最先發展起來的歐洲,中小學校應該都是這種模式才對。他們是嗎?

01 縣管校聘的意義

所謂縣管校聘,就是把全縣所有學校的教師納入全縣教育系統內,統一聘任。不過並不是徹底的全縣統一競聘。

基本步驟是三步:第一步是校內聘;第二步是校內落聘者,區內聘;第三步是區內落聘者,縣內聘。具體的做法,我就不講了。

縣管校聘的目的有三個:

一是解決學校之間編制與崗位不均衡問題;

二是解決農村教師資源不足問題;

三是通過競爭上崗激活教育內部活力,徹底打破大鍋飯。

只是,縣管校聘真的能達到這些目的嗎?

02 無論教育形式怎樣,只要有競爭,就有一個教育的核心問題要解決:什麼才是好的教育?這決定了教育評價以及教育的方向。如果這個問題的答題不明確,外力越大,可能偏差越大。

涉及到聘任,必然有一個評價老師的標準。這個標準是什麼?

從當前的情形來看,仍然是看成績。因為其他的東西都是隱性的,只有成績才是顯性的。那麼,這個方案的重大意義就是把追求成績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就又回到教育的本質上來:追求成績的教育是好的教育麼?

雖然說不追求成績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但是反過來,追求成績的教育,無疑也不是好的教育。因為一旦追求成績,就必然要進入壓榨學生時間、強化訓練的惡性模式。這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這種模式與當前的高考改革,進一步削弱成績在高考中的權重是相矛盾的;

第二,這種模式已經通過實踐證明對學生的身心都有極大的催殘;

第三,這種模式與當前號召的減負也是有衝突的。

03 如何實現縣管校聘下的公平競聘?

競聘過程中的人情關係如何控制?涉及兩種情況:

一是崗位設置有沒有為某些老師照顧?

二是三級競聘時,如何保障公平性?在三級競聘過程中如何避免公報私仇?

04 縣管校聘的機制哪裡看出來對農村學校有利?

從機制本身來看,縣管校聘只會加劇農村與市直學校之間的差距。原因如下: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人的本性。由於市直學校比農村學校對老師更有吸引力,那麼,

一、對於市直學校而言,校內競聘時競聘上的都是相對教學能力強的老師。落聘走的都是教學能力相對弱的老師。

二、對於農村學校而言,校內競聘時,教學能力強的老師可能不參與競聘,或者有意落聘。以方便第二輪或者第三輪交換到市直學校去。

這樣,教學能力相對較強的老師都會逐漸向市直學校集中,而教學能力相對弱的老師則相對往農村集中,城鄉之間師資力量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05 如果學校的老師經常調來調去,流動性太大,如何保證一個學校的文化環境的相對穩定?如何處理老師的家與校的關係平衡?

要真正實現城鄉師資的流動,不如輪流制。要提高農村學校的師資水平,不如讓優秀校長帶隊,帶領優秀老師到農村學校去,五年一換。

從縣管校聘的優點上來看,一是解決了學校編制與崗位不均衡問題,這是最主要的;二是解決了校長對老師的管理問題,競聘制直接把老師管得死死的。

至於對學校教育效果有沒有提升,只有幾年後去做調研。


聽雪學苑


推進縣管校聘,需要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制度

實行縣管校聘的目的,是在縣域內把教師作為“系統人”,進行定期輪換,以此推進義務教育均衡 。要落實縣聘校管,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又調動教師積極性,需要有兩大配套政策,一是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二是實行教師同行評價。

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美國,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也實行教師輪換制,而實行教師輪換,有一個基本前提是,教師是國家教育公務員,享有教育公務員的待遇、權利,必須履行國家教育公務員的責任。我國目前卻缺乏這一制度 ,要求教師要輪換,但教師卻沒有享有相應的待遇與權利,結果導致輪換遭遇阻力,一些地方只是對少數考核不佳甚至違反師德規範的教師進行輪換,從城鎮學校輪換到農村學校,沒有建立常態的輪換制度。

這又牽涉到對教師的考核評價問題。目前,有的地方的教師輪換,成為對不聽話教師的“流放”,這是行政主導考核評價的結果。要客觀評價教師的教育能力與貢獻,讓教師輪換到其他學校也得到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必須建立教師同行評價機制,從教育角度按教育標準評價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