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共產黨員”……昨日,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一段硬氣講話,圈粉無數。

有人稱他是“上海模子”,有人稱他為“白衣英雄”,而他的同事和學生,則更喜歡親切地稱他“張爸”。

對於一夜之間成了“紅人”,張文宏說,“大家要關注,我們把關注投到在武漢作戰的那些醫護工作人員身上去。”

“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

張文宏說出這番硬氣話,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一點都不意外。

“他有這個底氣,你要是有私心,叫下面的人是叫不動的。他平時就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遇到什麼事情自己一起上。其他人一想,‘張爸’都去了,還有啥不能去的。”馬昕說。

因為待其他醫護人員關懷備至,事無鉅細處理周到,很多同事和學生都管張文宏叫“張爸”。

此次疫情發生以來,感染科是衝在最前線的。而作為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更是一直連軸轉。

“他最近的時間是按分鐘來計算的,這幾分鐘在哪,那幾分鐘要去哪,都排的非常滿。”馬昕說,“他每天睡眠時間很少,和大家視頻中看到的一樣,他每次一張嘴就是基因啦、病毒啦,一談起他的工作就會兩眼放光。”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昨天凌晨,張文宏參加完國家衛生健康委對河南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督導工作,乘坐紅眼航班飛回上海;到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後,駕車前往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之後,他並沒有休息,而是開始撰寫當天的疫情解讀文章。

早上七點半,他已經在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查房、和來自不同醫院的醫療小組交流、協調;隨後,他趕回華山醫院,進入發熱留觀病房查房,並召集相關負責醫生了解病人病情、生命體徵、用藥情況等,同時安撫病人情緒;上午十點,作為感染科黨支部書記,他又組織全科黨員召開了一次攻堅新型肺炎的黨支部生活會……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有張文宏最近一直在“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上更新的疫情分析文章,《恐慌與激情過後:該如何冷靜思考我們的未來抗擊新冠之路》寫於2020庚子年大年初一,《節後日子怎麼過:政府和民眾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面對的難題與可能的答案》寫於2020年1月27日凌晨……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作為張文宏的“師兄”和共事幾十年的同事,馬昕表示,“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他的身體,他每天要跑很多地方,都是自己開車。”

為了讓張文宏能夠多休息下,院裡提出給他派個車,但馬上就被張文宏拒絕了。“他說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科室主任,其他主任都沒有,給他派車不合適,而且大家都很辛苦,不能搞特殊。”

“有需要我們隨時都能上”

疫情的防控,離不開醫護人員的前赴後繼,他們有的在一線,有的隨時準備上一線。

除夕當晚,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徐斌、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汪慧娟和華山醫院北院重症醫學科護師劉蓉、姜華從家裡趕赴醫院集合,出發奔赴武漢。

其實早在除夕前幾天,這些醫護人員就已經做好準備,紛紛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的出行計劃。

“我去年春節假期因為工作原因,沒有休息,所以本來計劃今年春節期間,陪家人一起出去放鬆一下。得知疫情後,就取消了休假。我太太已經很習慣了,當時就說,本來也沒指望我有空帶他們出去。”馬昕說。

後來,他發現大家都取消了休假計劃。“我們第一批奔赴武漢的徐斌,本來是計劃春節和家人一起去日本遊玩,機票什麼的都定好了,得知武漢情況後,第一時間取消了機票。還有一些新來的小護士,這是她們進入華山醫院工作以來的第一個假期,也留在了醫院,隨時準備上一線。”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目前,華山醫院的感染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以及抗生素研究所、職能部門等都是處於緊張的工作中,還有一些和此次疫情沒有直接聯繫的科室,他們則在家隨時待命。

去年10月,華山醫院開展了一次疫情防控大演練,參與的有急診、發熱門診,放射科、檢驗科、感染科、護理部、後勤、醫務處、保安等。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疫情“實戰”來得這麼快。今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最近兩年,華山醫院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疫情防控大演練。最近的一次演練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如何甄別、隔離、檢查、消毒等,把應對疫情的全流程都熟悉了一遍,所以在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家都有條不紊,沒什麼緊張情緒。”

這段時間,馬昕收到了很多醫生寫來的“請戰書”、“申請書”,通過各種方式表示想上一線去。“我們不能一腔熱血全往上衝,需要理性地排兵佈陣,以免浪費醫療資源,要在需要的時候隨叫隨到。”

對於下一步,馬昕表示,“只要上級主管部門有需求、有指令,我們隨時都可以上。”

上海專家這番話火了!一談起工作就兩眼放光,按分鐘排工作,他說這些人更應該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