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哎,最近大家越來越不好好說話了。

無論說點什麼,總有人跳出來指指點點,想爭辯幾句,反被說成是槓精,好氣!

不過,跟人互槓的時候,自己還真挺像個槓精的……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鑑別槓精:標籤不能亂貼哦


“槓精”,指的是抬槓上癮、為了槓而槓的一類人。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但是很多時候,邏輯合理、真材實料的反駁,也可能被貼上“槓精”的標籤。你要是爭辯,可能還會被扣上“槓精都不覺得自己是槓精呢”的帽子……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所以,我們要先對“槓精”做個鑑別。

ROUND1:槓精≠說服者。

槓精抬槓的目的並不是說服,他們的邏輯是——“我管你說的什麼,先反駁了再說”。與槓精對話,總感覺和ta不在一個頻道上。

ROUND2:槓精≠噴子。

噴子打字難免會出現**,但槓精不同。槓精會包裝“敵意”,他們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冠冕堂皇地譴責別人,以獲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

ROUND3:槓精≠較真的人。

槓精會用“邏輯謬誤”指摘他人語義的“錯處”,看似契合主題,實則風馬牛不相及。仔細看看槓精的話,會發現,幾乎沒什麼內容。╮(╯▽╰)╭

ROUND4:“小槓怡情,大槓傷身”,習慣性抬槓的才是槓精。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槓精本質:用敵意博取關注

網絡時代,熱度為王。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視線的焦點。

槓精用攻擊的方式博眼球,卻偏偏要裝作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明明內心極度渴望關注和喝彩,表面上卻裝作雲淡風輕。

這份虛偽就已經讓大靈靈白眼上翻了。

再加上,槓精沒有立場,沒有自己的觀點輸出,槓的毫無內容,甚至無理取鬧。

“我中午吃了豬肝炒飯。”

“你怎麼確定吃的是豬肝,不是別的內臟呢?”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這樣毫無邏輯,沒有營養的對白,自然不可能獲得別人的認可。

這就是“槓”和“說服”最大的區別,說服是通過觀點的碰撞,一方獲得另一方的認可,而槓精是用敵意博取關注,卻放棄了被認同的可能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槓精的雙標可能是一種“退行”

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槓精在別人的語句裡雞蛋裡挑骨頭,卻對自己的漏洞百出視而不見。

“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人使用早期、幼稚的行為模式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槓精可能是退行到了“自我中心”的年紀。

人類在孩童時期,會經歷“去中心化”的過程,在此之前,孩子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度過這個階段,便開始懂得世界不會圍著自己轉。而槓精可能就是退行到了“去中心化”之前,理想地認為,無論自己怎樣對待他人,都有權得到善待。有時候,槓精就像個“熊孩子”,讓人拿ta沒辦法。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槓精最缺的不是邏輯,而是共情

“共情”又叫“同理心”,指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思維、處境。

槓精是共情缺失的,他們不在意對方說了什麼,更加不在意對方的情緒、感受,也不會顧忌自己的“魔性質疑”會給別人帶來多大困擾。

大部分槓精不是不能共情,而是不願共情,這其實是一種孤獨的生活方式(當然,不排除小部分人的大腦存在共情缺失的“硬傷”)。

他們在不願意共情他人的同時,自然也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共情。他們槓來槓去,獲得的是關注,卻不是關心,當他們槓走了所有人,關心也沒有了。人和人之間的最遙遠的距離,便是這樣的“共情稀缺”。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越槓越快樂? 槓精也會“傳染”嗎?

人人都會偶爾抬槓拌嘴,槓人這種行為,的確能獲得快感!

耶魯大學一項腦神經研究發現,大腦中存在一種獎賞機制,當人們譴責錯誤一方的時候,大腦與獎賞相連的區域會被激活。人就會產生“爽”的感覺。

可惜,“快樂”總是短暫的。不是因為“槓人”產生的快樂變少了,而是因為快樂會被適應。這時就需要獲得更強的刺激來激活相同程度的快樂!

對槓精而言,也是如此。抬槓的快感很快平復,只能追求更多,長此以往,慢慢抬槓“上癮”。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大靈靈時常會覺得,“我跟槓精互槓的時候,也挺像個槓精的呢”。

沒錯,槓精是會傳染的……

起初你可能是在被槓精攻擊後的“正當自衛”,結果情緒逐漸高漲,最終喪失理性,被槓精帶跑了……

互槓結束後,是不是還有一點“小失落”?難道我也愛上了抬槓?

不不,那是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水平下降帶來的錯覺,你不是愛上了抬槓,你是捨不得那種轟轟烈烈的感覺。

所以,與槓精互動需要謹慎,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同化。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這麼說來,槓精打不到,罵不得,我們到底要怎麼面對他們呢?

外文網絡社區Reddit下有一個板塊,叫作“說服我”(Change My View)。

發帖的人如果被說服了,就會給說服者頒發一個“說服徽章”,作為對他的褒獎。在這個論壇裡,人們不把注意力放在槓精身上,而是獎賞那些認真表達、友好交流的人

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承受了許多挑剔與責罵,積壓著憤怒和敵意,漸漸習慣性地否定他人,卻忘記了讚賞真誠的回應。

細想一下,在diss槓精的同時,我的攻擊性好像也被激活了呢……

心理學:永遠不要和這四類人爭論,他們都屬於“槓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