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白鹿原》、《人生》、《平凡的世界》你更喜歡哪個?

silent小胖


《平凡的世界》陪伴了我高中生活,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是老師在大屏幕上放孫少平在煤礦的視頻,黑壓壓的,只有些許的燈光和幾排白牙齒。

老師那時候說,路遙先生為了寫煤礦,親自下井,在煤礦待了好久,現在看來,但凡大有成就者,付出的也比旁人多的多。“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說得一點也不錯。

而路遙,《人生》獲獎時,他窮困潦倒,去領獎的路費都是借的,衣服也一直是舊衣服,這樣的條件下,依然堅持帶病創作。這樣的精神,在物慾橫流的今天,顯得格外珍貴。

回到《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中,每一個人物性格都很飽滿,文化背景寫的也很透徹。更難得可貴的是,文章主人公不甘於窮苦,努力奮鬥的向上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周圍像孫少安那種不怕吃苦的人很多,可是像他那樣善良的並不多,因為大家窮怕了,也苦怕了。賀秀蓮那樣的農村女子在農村倒是很多,一輩子辛辛苦苦,不曾為自己想過。

哪怕是今天,很多人家庭經濟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家裡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依然是辛勤勞作,省吃儉用。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原型,在生活中總是會很輕易的找到,那些發生的事也會看著類似的發生。或許該說路遙的眼光真得很明亮,所以的問題都看到很透徹。

孫少平對遠方的嚮往也是我們很多人的嚮往,王滿銀的懶散墮落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孫少安的成功又是我們最終的夢想。

《平凡的世界》,每一遍感觸都不一樣。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著不平凡的人生!





五秒魚


這三部小說我最喜歡的是人生。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接觸到了人生,他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伴隨著我一直走到現在。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變化過程,高家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抉擇的悲劇,小說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財貿雙全文物兼備的農村青年,高中畢業後,未能跳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小學教師,那時的他已經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又能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書記高明樓的他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心性提高了,他有多麼難以現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高家人身上時,他義無反顧的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裡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裡人引人注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心情樸實勇敢自信,熱愛生活,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裡大顯身手,幹出了一番事業,但是終於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景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態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過眼煙雲。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躁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順著爺爺的一番話,然後一下子撲到了黃土地上。

人生真是變幻莫測,難以預料,誰能有人知道自己今天以後會發生什麼呢,對於高家人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於高家林工作的這種變遷我是同情的,對個人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對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初戀是美麗初戀也是激情澎湃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非常的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卻真心的愛上了高佳林,這種愛,滋補純真,她那充滿激情,我有實際的做法表白了,他的愛是那麼的強烈,就在高家林離開講臺,時的高家林也是幸福的,他被最俊的姑娘所愛的,但實際上呢,在外的天平能平衡嗎?不能,當高家人重新離開土地都離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平時這天平一下子就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為現代女性的開朗活潑。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家林也進入了一種艱難的抉擇之中,到高加林隱隱的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了下去,他想起來劉巧珍的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來那種無私的溫柔的愛當巧的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那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但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愛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著他的姑娘劉學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家林委婉的對劉全生表達他的這種選擇之後,巧珍沒有任何怨言含淚接受了他,沒有過多的責怪,反而更擔心他了,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流淌著她的無私的讓人感動著,也被劉巧珍的堅強的話的而感動著,他也僅僅是感動而已,我又能說什麼呢,如果說高家林當時選擇了劉曉珍,他又能安於現狀嗎?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便生活到了一起,又有能有共同的語言嗎?這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蒙山霧凇


論《白鹿原》、《人生》、《平凡的世界》,我更喜歡《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讓我們看到了那代人的悲和喜,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揭不開鍋”。每一個人物,真實鮮活,演繹得很到位。

其實,這個世界有的只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斷艱難前行著地普通的人們。很感謝《平凡的世界》,看著劇中的每一個人物,不由地去反思自己平凡的一生。

這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文革的餘波仍在社會各個角落震盪,無情摧毀著每個人的生活。圍繞雙水村貧苦的農民(孫玉厚一家)展開敘述,孫家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他們擁有各自的命運。

大姐孫蘭花是一個平凡婦女。嫁給了一個好吃懶做,常不歸家,還帶女人回家的男人。她始終沒想過離婚,因為她愛她的孩子和丈夫。她是現代社會弱女子的縮影。

哥哥孫少安是真正的男子漢。他是家裡的脊樑骨,父親的意外去世讓他必須選擇更加堅強。他和村書記的女兒青梅竹馬,缺因他是貧窮農民的兒子最終沒能走到一起。這種“門當戶對”的現象,現在也很普遍。

弟弟孫少平是我最有感觸的角色。他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即使在好友田潤生面前也不願展露寒酸的一面。為了理想或者說是為了心中那嚮往的卻又不知道真正是什麼東西,他不懈奮鬥著。他在書中使精神遨遊世界各地,看盡世間百態:通過讀書獲得快樂,也使自己的思想更加貼近大地而超越農村。

小妹孫蘭香,懂事好強,美麗大方。她順利考試理想的大學,並且有著一段美好的校園戀情。她的歸宿,是很多貧苦家庭女孩所向往的。最終,通過自身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王二狗影視


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平凡的世界》,雖然《白鹿原》、《人生》兩部名作也都在當代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的代表作,《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皆為經典名作。《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成為激勵千萬萬青年人的不朽鉅著,實至名歸:一、《平凡的世界》語言樸素而真實,對!就是真實!凡是有過那段經歷的人,會恍惚覺得自己就是小說中的主人公,主人公所經歷的事情自己要麼親身經歷過,要麼親眼目睹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經歷過,無以倫比的真實!二、正能量的宣洩。小說裡的主人公大多有過極其痛苦的經歷,有對命運的絕望,有對愛情的失望,有對未來的迷茫,有對社會變革的懷疑!但每一個人無論經歷了什麼,都在堅強地活著,沒有屈服,從不妥協,最後都得到了幸福和成功。路遙在告訴所有人一個樸素的道理:命運從不虧待一個努力堅持的人!三、愛情的悲愴。潤葉與少安的遺憾,曉霞與少平的遺憾,相信很多讀者讀到這些情節無不動容落淚,悲痛不已!但少安得到了好婆姨秀蓮,在一切接近完美的時候又遭遇喪妻之痛!在少平剛與曉霞建立戀愛關係最美好的階段,曉霞意外離世!這些悲痛痛的讓人想去死,生無可戀!人生太脆弱了,怎麼就不能讓人的生活好一些呢?無奈又無力,只想對著天空嘶喊,問問老天爺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四、對人的精神影響。無數人把《平凡的世界》當作精神信仰,越是在極其困難的時候,越是覺得命運已經無路可走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重讀《平凡的世界》,重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很多成功者在回憶過往時,會由衷地表達對《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的感激與信任,會當做一生最重要的財富珍藏起來!








藏真書院


我還是喜歡《白鹿原》

這部劇的完美不得不說下這部劇的男主角張嘉譯,張嘉譯對《白鹿原》的理解感覺很深刻,他在裡面飾演的角色完美的體現了陝西農民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感覺,劇中的演員將陝西的風土人情體現的淋漓盡致啊。再來說說配樂吧,片中用到的配樂多是經典音樂,夜宴、英雄、秦腔、《太陽照常升起》配樂等等,大家一聽都會覺得非常熟悉,而且也能夠很好的渲染當時的氛圍,片中用到的配樂很多,很廣,就我個人而言,也許是電影看得多了,個別的音樂一起我反倒是有些跳戲,儘管非常貼合當時的劇情,但這些音樂實在太熟悉了,我會先想到《英雄》、《夜宴》等影片,除了《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這經典的秦腔,我個人認為這劇中的配樂,稍許缺少了一些《白鹿原》的感覺。

所以我覺得這部劇是真的很不錯,值得去看看,它反映出了社會的很多問題,它通過白姓跟鹿姓這兩大家族的各種紛爭,給看的人展現出一副近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無論是推動力,還是阻力,其實都是形成我們今天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從白鹿原的開篇到結束,在這片原上,乃至整個當時社會,最終得到了什麼,又最終失去了什麼。









小袁愛看電影


各有特長索取

《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首次出版於1993年。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1]

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2]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人生》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一片葉子的故事


我個人比較喜歡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大概也是當代文學裡爭議最大的一部了。

因為別的爭議,大多隻是挑戰了一下大夥的習慣,隨著 人們觀念的開放逐漸淡淡然,比如《廢都》。《平凡的世界》可不然,一方面是主流文學界和大批文藝青年對它一直以來的輕視,一方面在很多已經頗有人生閱歷的成熟人群心目中,它雖然土氣卻厚重無比,揭示了人生真諦,給予我們勇氣,指引我們向前。不聊它還好,聊起來絕對是火星四濺。

個人對它的評價是:寬給分的話,是部傑作,但離名著,差一個筋斗雲。

說這部小說不夠名著份量之前,我是準備好了鍋蓋的。這也不冤,說這書不夠好,隱隱就含著對信徒們價值觀的鄙視,更何況,爭議其實根本沒文學性什麼事兒,一定是不超過10句就吵到階級對立上去。數落到別人頭上還不讓人罵你,你是人民幣啊?

但還是冤,因為有些火力是開錯了炮——很多人以農民自居開罵的時候,其實站錯了隊。

最喜歡這部小說的,往往是第一代由農村到城市的人……隊長別開槍!容我把話說完!

他們是農民嗎?

文學這玩意,雖說不能當飯吃,可花時間看,也總要圖點什麼。它有自己的硬標準:技術,思想,社會影響——最後一項的分我已經給過了,《平凡的世界》上限是《湯姆叔叔的小屋》。如果不是考慮到這一項,由著自己審美我根本不把它算傑作。

技術標準的缺陷,比如匠氣、缺乏創造力、濫用“機械降神”、上帝般對人物的操縱,就不多說了——反正大夥也不是因為文學性開撕的。

真正讓我真正看不上的,是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沒脫開的桎梏:思想性的庸俗。

說完這句話後,我的罪名大概需要多槍斃一分鐘……其實我還真不是對路遙先生不敬,所謂思想性的庸俗,其實標準還是“名著”,我們遵循甚至引以為傲的“三觀正”,拿到“思想”高度評價的話,其實大多都俗氣無比——你總不能說買大房子找好對象希望父母身體健康多麼富有思想性吧?

我嘴刁,一部文學作品,要麼讓我感受超越平庸的詩意或思想,要麼瞭解沉重冷酷的現實。很遺憾,這部小說裡,無論詩意還是現實,總憋著一股“俺做要城裡人”的勁兒——

誰不是在努力往上爬?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什麼不對?再槍斃一分鐘!

我無用的辯解是:請努力分清“一本書思想性庸俗”和“追求美好生活不對”。這本書,終於還是沒逃開等級意識、尊卑情結,到處是不自覺的男尊女卑、城尊鄉卑、聰明尊愚笨卑。強調一下,雖說寫不代表認同,但以路遙對人物的強大操縱,很難說這些安排不反映他的認識。

女一號田曉霞,是一個代表了作者對女性理想的角色,她是那麼完美,以至於最後作者已經無處安放她,只好把她扔進了洪水裡。金秀向孫少平遞上了情書,讓男主角第2.5次和顧養民做了情敵,作者終於替男主角揚眉吐氣,找回了當年被顧養民搶走女友的恥辱。多年未見男主角的田潤葉,仍然暗戀男主不已,甚至婚後讓丈夫獨守空房多年……

把女性弄成美好的花瓶以及獵物,算不算男尊女卑?

這部書是為農民代言嗎?不,是為聰明人代言。畢業多年後,孫少平偶遇已經陷入小市民生活的昔日同窗侯玉英,拒絕了人家來做客的邀請,還發出感慨:” 少年!少年!那是永遠地逝去了……“然而一年多後,孫少平與社會身份較高的同學聚會時:”中學時代的生活啊,將永遠鮮活地保持在每個人一生的記憶之中;即是我們進入垂暮之年,我們也常常會把記憶的白帆,駛回到那些金色的年月裡……“只是下等人不配留在我們的生活裡罷了,我們是聰明的讀書人!

為什麼這部書裡的“俺要做城裡人”讓人討厭?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卑微,隱含著這樣的邏輯:城裡人就是比鄉下人強!農民中的佼佼者,就應該努力往城裡奔,摒棄自己出身的原罪!“俺要做城裡人”的潛臺詞是“再也不要做土包子”,作者讓主人公認可自己是農民,其實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安全舒適區,心理上其實是徹底的居高臨下。

而這樣一些價值觀,卻被評價為紮根土地,看不上這部小說被死忠們義憤填膺地罵成忘本不尊重農民,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盤影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這三部作品綜合比較來講,我更喜歡《平凡的世界》,現將三部作品分析如下:

《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作者歷時六年創作完成。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代末年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白鹿原》在1997年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該小說是在八十年代“反思文學”創作潮流中創作出的反思新高度的史詩作品,對民族歷史文化反思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人生》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的人生主線構成了是故事架構。

2018年,《人生》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該書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在城市的場景中展開,當時似乎一切都處於城市的控制之下,甚至鄉下人天生就應該在城裡人面前低人一等。這種強烈的等級觀念、城鄉差異在小說中被強化。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鉅著。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時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深刻展示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獲得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該書是在80年代中後期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文學創作形式和技巧求新變異背景下,作者堅持用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手法歷時六年完成的。

以上是漫步雲書對您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


漫步雲書


三部小說都是現代文學的扛鼎之作,我都喜歡,但更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在八十年代剛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推薦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好不容易在縣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如獲至寶捧回了家,寫完作業打開這本書的瞬間就被扉頁的內容介紹吸引了,夜深人靜躲在被窩裡還在閱讀著,毫無倦意,根本停不下來,自己也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跌宕起伏,亦悲亦喜,看到動情之處淚水打溼了枕巾也沒有察覺,彷彿自己和主人公的命運融為了一體,最後是在母親的再三勸誡下才戀戀不捨合上書頁關燈休息。

《平凡的世界》圍繞著黃土高坡農村老漢孫玉厚一家展開的,老一輩辛勤耕種卻無力改變窘迫的生活;書中田福堂、孫玉亭、喬伯年、田福軍等人物的刻畫躍然紙上,極具時代感和使命感,但我更喜歡的還是兩條愛情主線的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哥哥少安和潤葉青梅竹馬的愛情被城市和農村的溝渠分隔了,少安選擇了秀蓮,而潤葉最終嫁給了她不喜歡的李向前;但不得不說命運的奇妙,若不是這樣的選擇,少安也不會遇到賢惠、善良、樸實、也同樣深愛著少安的秀蓮,她的出現似乎只是為了給這個家庭重生的希望,儘管造化弄人,付出得到了回報,秀蓮這個苦命的女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肺癌成了她最終的歸宿。弟弟少平的愛情之路是在不斷的覺醒中產生的,他與田曉霞因對知識的渴求而結緣,長達數年的分別給了兩個年輕人成長的空間,再次相逢給了他們重新珍惜這份感情的機會,讓他們不顧一切衝破世俗的偏見和束縛,他們相愛了,但這一切太短暫了,兩個年輕人憧憬著美好愛情的時候,卻因為田曉霞的突然死亡而終結。我無數次感慨作者在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上處理的太殘酷!但這就是文學,也是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甚至連一點華麗矯情的辭藻都沒有,但卻深深融入了你的靈魂。多年後人到中年的我在書城買到了精裝本的《平凡的世界》,打開書頁的那一刻,彷彿黃土高坡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





憂傷的四哥


三本當代名著都是寫農村的。我更喜歡《白鹿原》。現在我因為疫情而被隔離,住在賓館裡,向工作人員借了本《白鹿原》(小說剛出來的時候我就看了一部分)。


《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和《平凡的世界》(三冊)相比,《白鹿原》沒有那麼厚重,不過,歷史感很強。大部分都是解放前我不知道的事(還有民俗,如祠堂),很想了解一下。



《白鹿原》不是傳統現實主義的寫法,陳忠實(已故)大膽借鑑外國小說的寫法,叫“魔幻現實主義”,讓人讀了以後,有些神秘感。小說顯示了東方文化特有的神秘感。 神秘氣息籠罩下的“白鹿原世界” 作者置巫醫傳統、祖先崇拜、民間故事和歷史事實於神話般的氣氛之中,將現實與幻想,直描與隱喻混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