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请问一个普通985学校的金融学生打算就业的话从大一该做些什么?

几米光阴_


本科就业还是研究生就业?

就业方向定了吗?

学校层次具体什么水平?

学校普通,那家庭背景如何?

待遇和学校无关,但是公司要不要你就跟学校有关了。本科在金融行业除开做业务外,真的很难混。一般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第一年差不多20万左右。如果有能力想追求高新,可考虑往基金经理方向发展,一般都是百万以上薪水。等翅膀硬了,自己出来干私募,产品净值不错的话,那你规模就可能上去了,管理费都可能几千万了,如果算上分红更多。再次强调是你管理的产品净值好。

大一应该确定你的职业发展方向:例如做一级还是做二级,以及最好知道具体做什么。另外审视自己,能做什么。举个例子,假定你想做投行,如果普通985又保不了清北复交的硕士,家里没什么背景,当前就业形势下99%是不能去三中一华做的。大一要考虑职业发展的话,思考清楚两个问题就行: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至于我该怎么做,放在大二及以后去思考、去实习,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大一那俩问题就卡住了,那就好好学习,保研去个好大学,研一的时候找学院了解一下。


时说新育


我在金融行业也算是沉浸多年了。说一点个人的看法当做是给你的一个建议。

普通人要在金融行业混出头, 那么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卖方,也就是所谓的销售。可以参考电影华尔街之狼,大家不要以为在金融行业就不卖东西,金融行业这么高大上的行业,怎么会去卖东西这么low呢?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事实上无论你进入金融行业里面的哪一个分支,无论是证券银行期货还是投行,哪怕你进入的是世界顶尖投行 你还是要卖东西。世界上任何一家商业经营机构都是靠销售活着的,不管是理财产品甚至是开户指标,或者是对公对私的各类销售,只要你能够卖出去那么你就是牛逼的而且能够赚很多钱。

第二就是顶尖的买方,是所谓的交易员。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吧。只要你上手交易在市场当中就能够赚到钱。那么毫无疑问你也是很牛逼的。所有的人都会仰望着你。哪怕你只有小学学历 甚至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但是你能够在市场当中交易赚钱,毫无疑问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会无数的是跪舔你。

至于其他的,你可以做金融行业机构的高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很难的。有明显的天花板。对学历等杂七杂八的当然也有要求最主要还是你得有关系有人脉。你很难上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当然大家来到几种行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不就是为了赚钱,如果你要是为了当官儿 那么就没必要来金融行业。所以在技术行业要赚钱那就是我上面说的两条路子,要么成为最好的买方 要么成为最好的卖方。你就睡觉会成为最好的交易员要么就成为最好的销售。

当然初始进入金融行业敲门砖也很重要,你有一个比较拿得出手的资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我要给你建议,那么你现在还处在大一。我个人建议你考一个CFA吧。这个人目前中国金融行业还是相对比较拿得出手的。全部都是英文考试,所以我建议你的英文要学好,你们金融行业是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行业,有一个好的英文水平我相信对你绝对是有帮助的。

其他的一些从业资格证书 我觉得倒不是特别着急。比如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或者是期货从业这类的资格证。你想考当然也可以,但是这只是一个入门的证书。是你进入金融行业必须要有的。不过这些大家都有。你完全可以进入职场之后再考。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先把英语学好 或者是把cfa考下来。绝对对你以后是有很大的帮助。


金融见闻录


金融行业的大龄青年来答一下,我本科在一所一般的财经院校学习,金融学专业本科非双一流,本专业也不是院里的国家重点专业;机缘巧合(家里有人为中资大行高管)从大二开始每个寒暑假在各个股份制或外资金融机构实习,在行业内前台、后台各种打杂增加对于社会的了解,傻傻的去试错来增加社会经验,也多认识一些同行业的师兄师姐,监管老师们。

毕业后进入股份制银行混半年低柜,然后依靠实习时认识的老板跳槽外资银行对公客户经理,慢慢的摸爬滚打、碰壁撞墙、吃糠咽菜、否极泰来,然后继续跳槽海外国有银行闯荡,继续初来乍到,谋求进一步成长。

我个人回头看,对于本科时候的自己想说,要再多付出一点有效的时间,提高英语说和写的水平、写作水平(商业企划、分析报告、公文写作)、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和数学基础一定要更加扎实;CPA或者ACCA要尝试着考一考(虽然以我自我能力来说,大学四年肯定考不过),FRM基础要打一打,心思要放平,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连运气,也是有天选之子的。

希望自己现在不忘初心(干金融不是为了赚钱),不忘愿景(服务实体行业,金融报国),不被一时的利益得失蒙蔽。

对刚刚从业的人说,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律和合规意识,保护好自己;最后机构里活下来的人,一定会胜出。


MasterChin666


要说在大一要做什么,就要从金融学基础讲起。

大一学生,估计还没有学太多专业课,都是基础课程。比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等。

到了大二、大三、大四(以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才接触学习专业课程。

  • 金融学主要专业课程如下(根据不同学校课程有所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公司金融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等。

  • 金融学的培养方向:

保险理论与运营、商业银行金融 、证券与期货、证券投资 、金融统计、金融理财、 国际银行、 国际金融、投资

  • 毕业后从业方向:

公务员、公司业务会计、会计师、银行客户代表、信贷管理、资信评估、分析银行会计、柜员

从上面三项可以看出,金融学本科毕业要从事就就是我们常说的“金三胖”:银行、证券、保险相关的行业,部分可能考公务员。

在大一期间,由于课程比较少,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读一读金融相关书籍:比如滋维.博迪 《投资学》,约翰 C.赫尔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等等,有能力的可以接一下学哥学姐的专业书提前预习

二、树立理想,具体想做什么,银行、证券、金融那方方向,还是考公务员等等

三、多参加校内社团活动,如果有能力参选一下学生会干部,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多参加活动对自己的能力有所锻炼

四、可以多向学哥学姐学习,多和他们接触,咨询大一该做什么,那些方向。


以上是我个人了解情况

我是高考志愿服务员吴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讨论。


高考志愿服务员吴老师


有好多人都认为现在985,211出来的好抢手,但你们殊不知这种情况都是公司,社会造成的,形成思维定式,以前看出身,现在看学校,难道真的只有985,211出来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学校出来的不是吗,难道只有985,211出来的能给你们带来效益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个公司老总聘用普通大学的人才,需要的钱又少,这个普通大学出来的人才,因为有人赏识,感恩而拼命为公司产生效益,就不算感恩,为了工资普通大学的人才也会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反观名校出来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学的工资,人家都不愿意来,就算来了,也得把他们当“爷”一样的供起来,请问那个公司老总愿意请个“爷”。其实这些老总找名牌大学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们是人才,专业学的厉害而是品牌效应,他们的品牌就是“985,211”,这跟买东西认名牌一个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钱,请的这些人,没给公司带来等量的收益,最后裁员的都是这类“985,211”这些所谓的品牌出来的,被外界看到,都是这么傻眼的“985,211”出来的,然后被外界疯传连“985,211”都没工作,好好学习,其实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学校好坏没关。先别急着反驳我,仔细想想吧!



首先,你要明确未来的从业方向,是金融的哪个方向,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从而可以开始了解一些行业里的事物。

其次,因为是大一的新生,要完全适应学校里的一切,同时处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以便参加工作,能有可能会帮到你的人。

其三,因为是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可以参考一些专业能力考试,例如从业资格证、专业能力资格,或者更高级的证书等等,不是花钱买的那种,真正增加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也为自己镶金镀银。

最后一点,一切努力务必务实,以上内容或许对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