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飛過太平洋,我終於回家了

3月4日22時,幾個穿著隔離服、帶著口罩,手裡舉著“陳東你好!歡迎回家” 接站牌的工作人員出現在了南京南站。22時30分,南京南站出站口走出了一位身穿粉色外套手拿行李包的女士,只見她徑直走到手拿接站牌的工作人員手中,長舒了一口氣:“見到你們,我就放心了。我是陳東,我終於回家了!”


飛過太平洋,我終於回家了


陳東家住在玄武湖街道的櫻駝花園社區,這一天她從美國輾轉韓國回到南京。而接站口的工作人員,正是玄武湖街道以及櫻駝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順利接到陳東,也就意味著,這一例輸入型的疫情隱患得到了有效的源頭防控。

定期摸排,掌握轄區第一手資料

3月3日,櫻駝花園社區3號網格員程虹像往常那樣對網格內的居民進行摸排。因為疫情的原因,程虹不再像往常那樣親自上門,但不摸排又實在放心不下,於是她留下了網格內居民的所有聯繫電話,定期通過電話瞭解情況。對於家中有人在外地或國外的居民,細心的她更是加上了微信好友,作為重點對象時刻關注。

這一天,她正一邊吃著泡麵,一邊通過微信詢問網格內的居民家中情況。得知轄區內一戶居民馬上要從美國回南京,程虹立馬扔掉了手裡的泡麵叉子,趕緊拿起電話核實情況。經瞭解,陳東將於美國時間3月2日從芝加哥三次轉機到北京,途中經停韓國首爾,最終轉乘北京至南京的高鐵於3月4日晚22:13回到南京。


飛過太平洋,我終於回家了


程虹心裡清楚,3月1日,南京市發佈第14號通告。根據通告,居民陳東途徑了疫情嚴重的韓國首爾,需要定點隔離14天。但是,陳東最終是轉乘坐高鐵回南京,高鐵站不像機場那樣有專門送至隔離點的綠色通道,那麼一旦發生病毒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一定要切斷輸入性病毒傳播的源頭!”程虹第一時間撥通了社區書記於燕的電話。

異常情況,“四包一”小組緊急聯動

“周主任,我們社區一個居民3月4日從美國途徑韓國回南京……”於書記立即將這一情況向玄武湖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周曉蓬彙報,並隨即啟動了社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了由衛生院、網格員、派出所、志願者組成的“四包一”工作小組提前介入,與時間賽跑,爭取在陳女士返寧前做好接洽。

經過街道領導的大力協調,定於3月4日晚上由轄區派出所、社區和衛生院一同前往南京南站接陳東送往集中隔離點。得知街道、社區的安排,陳東的愛人韓先生非常感激:“太感謝你們,她在外面轉了幾趟機,在路上己經摺騰兩三天了,家裡人的心都在懸著,現在交給你們,我們就放心了!”


飛過太平洋,我終於回家了


晚上十點半,“四包一”工作小組在南京南站順利接到幾經周折終於回到南京的陳東,並按防控預案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

外防輸入,也要做好服務

“外防輸入,防的是病毒,不是防人。”櫻駝花園社區書記於燕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在積極防控疫情的時候,也要做好回寧居民的各項服務工作。”

考慮到陳東回寧後就要立即送至集中隔離點,社區網格員程虹提醒她提前準備好生活用品。陳東向社區反映自己有嚴重的腰肌勞損,非硬板床無法入睡。網格員程虹立即與陳東家人聯繫,請他們將需要的硬木板和生活用品帶到社區,由工作人員帶著一起送給陳東。為了順利接站,社區提前準備了接站牌,上面寫著“陳東你好,歡迎回家”,並告知她在出口留意查看。

到達隔離點,工作小組為陳東安排好入住,並告知其做好體溫監測,有問題及時和工作人員反映。離開之前,社區於書記再三叮囑:“有什麼事可以及時跟我們聯繫,我們一直都在!”“請各位領導放心,我一定嚴格遵守隔離制度,絕對不給國家添亂!”陳東由衷的說,“從美國三次轉機,又轉高鐵才回到南京,一路的辛苦和煎熬不言而喻。回到南京以後,科學的防控、貼心的服務,讓我所有的焦慮都化為了安心。飛過太平洋,我終於到家了!” (通訊員 陳成 程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