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眼鏡行業是暴利嗎?配一個450度的眼鏡大概需要多少錢?

浮生60775470


看似暴利,實則不然,辦證、買設備、進貨、裝修、僱人等一切(這一切需要花多少錢懂得人都懂)做好了了後,租個地段好,店裡商品價格中上,五人配製的店,一天五千的營業額一個月十五萬,拋去租金和物業費三萬,工資全部發兩萬(如果你要維持家計不包食宿這工資真的太低了,當然了資深老員工技術人員還是很吃的開的,所以拿績效工資的地方都有紛爭),你期間賣掉的貨的成本價和光學鏡架的加工費等各種雜七雜八的算八萬,你還剩下兩萬,你還要上稅,如果是貸款,還要還貸款,當然貸款還清了你可以說在淨賺,當然這個淨賺還得把店裡週轉不過來的商品的錢賺回來,如果你能堅持開到那個時候的話,因為有些貨賣不掉是退不了的,這就涉及到一個店鋪商品週轉和庫存備貨的問題,說到這你要說不可能才剩那麼點了,那肯定做不到每天每個月都是這麼多的營業額啊,所以當你認為這是在賺錢的時候你會發現到最後你就只剩下一堆眼鏡陪你了。

因為家裡有人在開眼鏡店,我也就白話的講講,大家別跟我較真,這東西你只有自己來做了才知道這沒有看上去那麼的光鮮亮麗!!!


研究市場哲學的女孩


我來回答版主問題,作為一個每年都要去丹陽出差十幾趟的業內人士,分享幾個數據,“眼鏡行業是否暴利”?瞭解便知。

我們先來看產地,江蘇丹陽是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眼鏡生產市場,單指鏡片,產量佔全國80%;佔世界45%,被譽為中國的眼鏡之都,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十強縣市。

其次看成本,成本十幾,二十多的鏡片,售價幾百甚至幾千在正常不過了。

最後看銷售,以線下銷售為例,我們在逛街的過程中,如果仔細留意就能發現,經常能看到多家眼鏡店聚集一條步行街,或商場。各地區成本租金雖不一樣,但也都不便宜,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眼鏡行業還能聚堆開店就不得不說利潤是非常可觀的。


劉一扌


幾十元拿貨,幾百元賣給顧客!

《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認為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狀。

5月20日至27日,記者先後來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眼鏡店,發現鏡架價格和鏡片價格不等,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會員顧客一般都能打折。

鏡框的形狀、顏色、輕重、質量,鏡片的薄厚、耐磨度、防輻射等保護功效都是眼鏡購買者綜合考慮的因素。而隨著功能的增多,價格也上去了。但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只能靠一段時間的佩戴體驗來判斷是否物有所值。“我並不知道每項功能應該貴多少。眼鏡於我而言是必需品,不能不換。總想著一分價錢一分貨,就當買個心理安慰。”北京一位消費者說。

位於北京市潘家園附近的眼鏡市場以平價著稱,不少眼鏡店都從這裡拿貨。“他們賣給顧客一二百元的眼鏡,我們批量拿的話,幾十元可以到手。到店再賣時,還會加價一倍以上。”河北一家經營多年的眼鏡店店主白先生表示,品牌店、連鎖店都是直接從工廠進貨。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省去了中間商環節。從眼鏡出廠到最後的零售,利潤確實比較大。

對於售價高的問題,天津市北辰區一家眼鏡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很多大品牌都會給零售參考價,店裡能打的折扣也是固定的。 實際上,2014年,國家發改委對依視路等鏡片企業壟斷開出千萬元罰單,但到目前為止,品牌眼鏡仍對鏡片最低售價進行限定。

上述眼鏡店店主表示,這幾年眼鏡質量提高、款式增多,進貨成本、經營成本都在漲,這些都要考慮。“房租這兩年翻了兩番,能佔到我全年營業額的一半。” 白先生也表示,購買機器、配備技術性從業人員、售後服務等費用都應該計算到成本中去。

不過,很多消費者對眼鏡行業的暴利一直頗有微詞。“不知道眼鏡的定價標準是什麼,貴和便宜的差別全靠商家的一張嘴。”在北京市海淀區某高校就讀的小於說。 對此,不少消費者表示沒有辦法。一位消費者表示,全行業都是這樣,除了接受商家的定價,別無選擇。


生活小掌櫃


眼鏡行業的暴利,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這玩意兒到底有多賺錢,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

從幾句流傳已久的口號中,似乎可以窺見冰山一角:“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放在生活中更加明顯——往往在最熱鬧繁華的地段,除了賣珠寶、腕錶、名牌服飾的店鋪外,就眼鏡店活得最滋潤。

沒辦法,在國內這可是個百億級的大市場。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在全世界的14億近視人口中,有6億人生活在中國。

韭菜多了,市場發展得也很好,幾年間,眼鏡業的整體收益持續上漲,在2017年的市場規模是730億元,有人推測,在2020年將達到850億元。

然而隱藏在鉅額利益背後的,除了遍地開花的店鋪外,還有消費者日常被宰的人間百態。



瑤哥論股


眼鏡就是一種暴利的行業。一般幾十塊的鏡片可以賣到一百多快或者幾百塊。之所以同塊鏡片賣的價格不同,是因為地區不同,一般在城郊或者鄉村就一百多塊,城市就幾百多快。

眼鏡這東西懂的人沒有幾個,所以價格都是那裡的老闆說了算。同款鏡片,有的店就一百多快,有的就幾百塊錢,有的甚至到千塊錢

眼鏡暴利原因分析:

眼鏡成本相比售價而言十分低廉。

在中國眼鏡之鄉丹陽,“記憶合金架”每副11元,“時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其中最貴的是純鈦制眼鏡架,每副也只是60元。但一進銷售門店,這些眼鏡框架身價暴漲,翻了10倍,甚至50倍。

技術門檻不高:配鏡流程僅需十分鐘。

眼鏡實際加工時間,遠比店員宣稱的時間短,有的僅需要10分鐘。讓顧客等幾天的原因是:統一送貨,加工,總體上可以節約生產時間、機器損耗的成本。

在北京,折射率1.56的鍍膜鏡片,在商家的價格單上,一般約為300元,折射率1.61,鏡片約為600元,折射率1.67,鏡片售價約為800元。

而在江蘇丹陽,最普通,也是配得最多的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每副批發價僅為8元。1.56黃金膜的樹脂鏡片每副19元,折射率1.61的非球面樹脂眼鏡片每副21元。

生產環節利潤不高,暴利都在零售店。眼鏡店都是在出廠價的基礎上翻10倍,26元賣到眼鏡店就要260元,潛規則就是這樣,銷售價最低就是翻10倍價錢,有的店翻15到20倍。

因為一副眼鏡從生產廠家到顧客那,中間轉了好幾道手,所以價錢就高。一直說眼鏡是暴利行業,但暴利不在工廠這邊,工廠利潤很薄的,利潤都在零售店。

眼鏡行業前景分析:

尚普諮詢發佈的《2013-2017年中國眼鏡產品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眼鏡市場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眼鏡產品的價格梯度將更加明顯,平民化的眼鏡價格或將成為常態。未來國內眼鏡消費需求將從單一的消費需求向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轉變。

同時,與科技緊密結合的眼鏡產品或將成為熱門。眼鏡企業應該改變產品生產結構,打造眼鏡品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在整個市場上佔據優勢地位。


sprite焦哥


我曾經配過幾百塊的眼鏡也配過一萬兩千多塊的一副眼鏡;

深圳的眼鏡企業有600多家,佔中國眼鏡行業的15%作業;高端眼鏡的比例在國際上都非常高;

眼鏡行業的利潤確實非常高,但這個主要是零售端的利潤,因為服務和核心的店面位置非常影響零售價格,而一般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可比性沒有概念;同樣一副眼鏡在不同的零售店價格可能差幾倍。

可是把價格做高也需要很強的品牌號召力,這個不容易打造。


常紅亮深商財稅顧問


人們覺得眼鏡暴利只是純粹從眼鏡成本到終端零售差價巨大,所以認為該行業為暴利行業。你說的眼鏡行業應該是指眼鏡店,眼鏡表面是商品零售,本質是服務行業,所以最大成本不是眼鏡材料成本,而是店面及人力服務成本,眼鏡行業作為準入門檻相對不高的充分競爭行業,根本實現無法暴利經營,所以不是暴利行業。

至於配一幅450度眼鏡需要多少錢,這看你選擇什麼品牌眼鏡店,什麼材質眼鏡有關,具體諮詢當地門店即可!


城市數據庫


配眼鏡的話,一副眼鏡1000,如果你眼睛不眨的話,那麼這是鏡框的價格!鏡片500,如果你眼睛還不眨一下的話,鏡片500是一隻的價格,您自己看吧!


煮水成冰


看你自己有沒有散光了,有散光會更貴些!普通的店配一副眼鏡在400左右,美團上更便宜些!


小散股市筆記


眼鏡成本低廉,在東北一般300元左右就能配一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