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自不自律,將成為這屆高考生的分水嶺

自不自律,將成為這屆高考生的分水嶺

  近期,由於疫情影響,各省市組織大中小學學生進行網上教學。在沒有學校的束縛和老師的監督之下,不同學生也有不同的學習狀態。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自律和不自律的學生完全不一樣的學習狀態。自律有多重要?趕緊和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來了解下吧。

  自律有多重要?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這樣說過:“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

  自律則自信,自信則自由。喬幫主每天四點起床,九點前把工作做完,正是他這種極強的自律,讓蘋果開創了一個智能手機新時代。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這樣寫過:“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每個人的人生高度,和自律密切相關。

  然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

  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麼做什麼,沒一點計劃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終,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在上網課的這段時間,學生之間的差距會更加拉大。越是自覺自律的學生,越會勝出。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網課上,老師更多是扮演知識傳授者或者傳播者的角色,課堂的教育和管理功能是相對弱化很多的。這對於缺乏自覺和自律的學生來說,是不利的。當然,對自覺自律的學生,是相當有利的。

  為什麼有人會不自律?

  1、因為沒有目標

  生活、工作、事業必須有目標,人生必須有計劃。這些學生卻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讀書,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目標的驅使,他們容易盲從,久而久之,就沒有了約束自我的動力。解決之道在於控制自我,在不能自己控制自己或要偷懶時,想想自己的目標和達到目標時所帶來的一切。這樣,當每次一想到“成功的喜悅”,就會有使不完的勁。

  2、沒有計劃與優先順序

  欠缺自律的第二種表現形式是忍不住要做一些與目標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應該做的事情。他們有的人也知道要考大學,但是那個計劃對他們來說太遙遠,所以就容易沉溺於自己的愛好之中。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耍安排優先順序,將心力集中於最有成效的部分,即要考大學,學習知識,裝備自我,將來才能更好地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愛好。

  3、沒有設定完成期限

  這些學生可以為自己設定完成期限,例如在多少時間之內能背多少單詞,做多少道題,或者期中期末考試能達到什麼名次。如果能強迫自己嚴格按照設定的日期完成任務,就會給自己一種“緊迫感”,可以有效抑制散漫,會讓自己精力集中去做好學習的事。

  4、沒有追蹤進度

  千萬不要把計劃當作一種形式,一定要實施它,監控工作進展程度。很多學生的計劃書,進程表等貼了滿牆,但是卻不能時時查看跟蹤進度。所以常立志卻立不長。

  5、對學習缺少興致

  這類學生對學習有排斥心理,以致看到書本就心煩,主要是他們沒有和知識建立情感,不知道學習知識的樂趣。所以一定要解決學習的目的問題,學習的態度就會隨之而轉變。可以嘗試先設立一個學習目標,在達成目標以後獎勵一下自己,促使自己對學習產生興趣。

  6、做事拖延

  找出自己做作業等拖延的毛病,安排切合實際的完成期限,也可以請老師、同學或者家長幫助監督,查看成果。

  7、不良習慣

  以好習慣取代壞習慣,儘量自主自發地採取有用的行動,使自己有多餘的心思去做更有意義的事。要養成某個新習慣,就要儘量意志堅強加以練習,向別人宣稱自己正在培養新習慣,以免自己故態復萌。在這習慣變得根深蒂固以前,絕不要讓任何例外發生,抓住能表現自己決心的第一個機會。最後一定要記住:“形成新的習慣一般要用約三週時間”。

  如何養成自律習慣

  第一,自制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制的反面是任性,提高自制力就是提高我們處理事情的理性。

  人一天控制行為和情緒的次數少於2次,所以,如果缺乏好法子,單靠自制力努力,你常常會被自己的“3分鐘”熱度弄得焦頭爛額。所以,正確認識自制力第一條:“別給自己找虐”,面對失控小事件,先放輕鬆才能找到辦法解決。

  第二,微博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所以,無論做到做不到,都不要輕易忽視自制力的重要性。

  不想學習的時候,試試這這些方法

  1、不要讓藉口欺騙你的大腦

  每次你不想學習的時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藉口。

  比如我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告訴自己,再刷5分鐘“某音”、再打一盤“王者”就去學習啦!

  然後時間過去之後,我又會對自己說,“再看一分鐘”,於是1個小時、2個小時之後,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會兒吧。

  當你也遇到和我一樣的狀況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我只要再學15分鐘就可以玩手機。當15分鐘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說,不然我再學15分鐘。

  如果你是“喜歡做自己擅長學科的人”,建議你從你喜歡擅長的那個學科開始學起;

  如果你是“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建議你從自己不擅長的學科開始,這樣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就不信了,這道題做不完,就不看手機。”

  2、堅持你的計劃,多了不要做

  作為資深“計劃總是堅持不下去”的人,這點我可以說是很有心得。

  很多同學在定計劃的最初都是熱血沸騰,於是就出現了下面的狀況:

  今天定的計劃是做一張數學卷子,一張英語卷子,複習前兩天的錯題。

  很快做完之後,你對自己說,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結果當天學到了凌晨一點。

  這樣持續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兩天做了那麼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天你都給自己找這樣的藉口,於是最初的“蛻變計劃”自然就半途而廢啦!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然後根據水平和實際情況,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學習計劃是複習一道錯題。那麼執行到第3天,你的學習計劃就可以增加到複習兩道錯題。

  但是記住,不要心血來潮一天完成過多的任務,這樣會提前透支大腦的滿足感。而且,你的身體更容易感到疲倦,計劃當然不容易完成啦!

  所以要時刻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劃重點)

  3、現在就行動,要不然好狀態永遠不在

  你是不是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狀況?

  “我現在狀態不好,一會兒再學。”

  “我現在的心情不適合學數學,歇一會兒再說。”

  但其實,你的“好狀態”永遠不會來,就算來了,也不會持續很久。

  實際上,你在等待合適時間的時候,就是想暫時逃離你當下做的事情。說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學會逼自己學習。很多時候,當你想要逼自己學習時,卻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機。這個時候,你要“以退為進”:

  比如,你的數學很差,就一定要以基礎題為主,不要強迫自己去做過難的題。

  如果錯題太多讓你失去了信心,那就可以每天只改或者只做很少的題。

  如果最開始就很大強度,就會對數學產生很大的反感,反而更不利於學習。

  就算你不能完成今天的目標也沒有關係,做了一點,總比一點不做要強。今天完成10%,明天完成20%,把學習當作闖關,你就會發現:越來越好堅持,甚至會不習慣沒有學習的日子。

  4、允許自己偷懶幾分鐘

  有人問,這不是和上面其中的一點衝突了嗎?並沒有哦!給自己設置偷懶是有技巧的。

  很多同學拿到手機那一刻,彷彿手機粘到了手上一樣。而且,長時間看手機很容易造成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勞,更加難以進入之後的學習狀態,尤其是在“假期”這樣被公認為休息的時間。

  5、選擇更為合適的休息方式

  比如說,到樓下散散步,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要是都不想做,很簡單,給自己定個鬧鈴,趴在桌子上5分鐘也可以。

  設置合理的休息時間

  學習15分鐘休息半小時?不!嚴格給自己制定一個休息的時間。比如說學習2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40分鐘,休息10分鐘。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設置。

  挑選給自己的獎勵

  每天在學習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獎勵。比如說,今天學習滿4小時,就可以挑選一支喜歡的筆或者獎勵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個假期,徹底放鬆半天。

  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立下flag。也可以加入學習群,讓陌生人一起監督,做不到就發紅包。

  找個人來監督你

  最後還有一個神秘方法是什麼呢?其實假期總是不想學習來源於對過多時間的恐懼,想要學的多,又不知道該先學什麼。

  這個時候 ,你需要更加優秀的人,幫助你規劃學習時間,告訴你高效學習的方法,總會比自己摸索來的快。

  這個人可以是你關注的某個公眾號比如簡單高中生,可以是你的老師也可以是小簡老師,可以是你的同學,可以是在社交網絡上認識的跟你一樣熱愛學習的小夥伴,總之,能幫助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就好。

  注:本文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由善利名師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