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這個世界正在悄悄懲罰那些,貪多而嚼不爛的人|馨期天

這個世界正在悄悄懲罰那些,貪多而嚼不爛的人|馨期天

—— 馨金融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時,她跟我說,在為買書和看書事情發愁。

這個朋友是一個很勤奮的人,樂於看書學習,也總是希望別人幫她開書單,然後一本本買來看。

可是她發現,雖然買的書越來越多,但是看不完甚至沒有拆開封面的書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些書是因為晦澀難讀,最終被放棄。而有些完全是一時興起買的,如果不是特別精彩,可能也就沒有動力讀完。

我發現我和很多身邊的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買書似乎變成了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覺得自己可以因為買這個動作而有所得,但是真正讀起來卻困難重重。

所以讀到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時,我發現它打破了我的一些迷思,無論是學習還是讀書,都不要被焦慮情緒本身困住,而是要真正確定自己想學習的、成為焦慮點的部分,然後計劃目標去執行和落地。

最近我在重新梳理自己的書單啦,希望對你們也有所幫助,enjoy~

這個世界正在悄悄懲罰那些,貪多而嚼不爛的人

文 | 大錘

來源 | 千錘百煉(公號:qcbl001)

轉載 | 請聯繫(xiaolianlianoo2)

知識焦慮正像幽靈一樣,無時無刻不折磨著那些,貪多而又嚼不爛的人。

你有沒有下面這些情況:

一聽說最近出了本什麼新書,就特別緊張,生怕別人看了,知道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一聽說出了個什麼全新的領域,就特別著急,生怕因為不瞭解,就錯過了賺幾個億的機會;

一聽說得到、喜馬拉雅又新上了個什麼顛覆認知的專欄或者課程,就特別恐懼,生怕不訂閱,就落到一大群人的身後了;

永遠有學不完的知識,也許你也會用“學無止盡,但進一寸好歹有一寸的歡喜”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過去的我也是這樣。

這種狀態在使我越來越疲於奔命的同時,卻連自己最急需的事都沒有時間做了;什麼都想抓,最後什麼也沒抓住。

為了減少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態,我也看過一些像《反焦慮思維》、《控制焦慮》之類的書籍,但這些書主要是教你如何無視問題的存在,從情緒的把控上減少焦慮。

這些方法在我看來都沒有觸及焦慮根源的核心問題,頂多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但今天,我認為我找到了那個真正的“救贖之道”,解決知識焦慮的根本方法,還是要從學習知識的核心方法上,尋找突破口。

看山歸來不是山,看盡千山還是山。

經過最近幾個月的閉關學習,重新認識了“那座山”之後,才終於如釋重負了。那座山具體是什麼,請先容我賣個關子,稍後揭曉答案。

知識焦慮的源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害怕錯過新知識的“損失厭惡心理”,另一個是讀書沒有讀透,所帶來的不確定感。

1

“損失厭惡”型焦慮

先看第一個,損失厭惡引起的焦慮。

芒格說,你要明白,找到真正好的東西很難,很難,就算你90%的時間都在說“不”,你也不會錯失太多的東西。

人生最容易犯的錯誤是,頻繁操作;每一個人的一生,最多隻有20次值得下注的機會,所以你一旦碰到勝算大的機會,那就全盤押盡,而在其他所有時間,按兵不動。

學知識也是這個道理。

馬雲給你傳播的知識,是乾貨嗎?當然是乾貨,可是,如果應用他這些乾貨的前提是,你需要擁有一家一千人的企業呢?

你沒有經歷過“看山歸來不是山”,上來就學一大堆“看盡千山還是山”的知識,只會造成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狀態。

一個人立於世間,真正值得學習的知識,其實屈指可數。

你所有的知識焦慮,其實都源於你內心的恐懼。

你貪得無厭地想“佔有”你接觸到的一切知識,但這種佔有只是滿足內心的不安與焦慮,對你實際在社會中安身立命,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腦子塞滿一堆稀奇古怪的理論,說起來頭頭是道,什麼都懂,但要你把自己所有認為正確的知識,條分縷析、歸門別類時,你又總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能從心。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說的,第二個知識焦慮的源頭了。

2

“不確定感”型焦慮

知識的不確定感,會帶來新的焦慮。

相信我們大家都經歷過,知識沒有學透,學的越多,反而越迷茫、越糾結的情況,行動能力也隨之而變得越來越差。

我以前以為這是“知識的詛咒”——理論越好的人,行動力必然越差。

現在看來,這純粹是書呆子之見。

知識沒有學透,就會越學越迷茫、越學越糾結,從而變得愈發焦慮;

但是,當你一旦學透之後,知識的確定感就會越來越強,焦慮就會隨之而變少,心情也變得更加輕鬆愉悅,甚至連眼神也會比過去多幾分的從容與篤定。

所以說解決知識焦慮的根本辦法,就在學習知識本身這件事上。

如何學習才能不焦慮?

答案是,課題式按需學習。

3

為什麼是課題式學習

課題式學習指的是,通過擬定一個研究課題,每一次系統化地學習,都解決一個特定的需求。

成年人學習最容易掉進的誤區,就是所謂的終生學習。

你確實需要終生學習,但終生學習並不意味著每個領域你都要無限次反覆的學習。

不加甄別的什麼都想學,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懶惰,一種巨嬰式的學習。

聽別人說該學什麼,你就學什麼;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現階段的第一需求是什麼?

學完一個領域的課程,又發現該領域另一個課堂也很好,然後你又急不可耐的學習新的課程;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上一個課程真的嚼爛了嗎?

如果嚼爛了還有必要學習類似的課程嗎,如果沒嚼爛,那麼下一個課程基本也可以斷言,學了也白學。

哪怕你說,我不在乎學習的結果,我只享受學習的過程。

那你有沒有想過,將“反人性式”的學習持續一輩子,真的可能嗎?

如果天堂不能離開,那它遲早也會變成困住你的地獄。

無休無止且沒有邊界的終生學習,只會讓你大腦中的知識地圖越來越模糊,你能力圈的範圍,也會變得越來越難以界定。

而課題式按需學習,正是助你打破知識焦慮怪圈的,一擊重錘。

4

第一需求

在做課題式學習之前,你需要挖掘出自己現階段的第一需求。

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知識的需求也不一樣。

這個需求說的可不是那些知識營銷商們製造出來的偽剛需,偽剛需當然也是你的真實需求,只不過它並不是你現階段的第一需求,而只是一個在你滿足第一需求之後,一個錦上添花的需求而已。

如果沒有一家一千人的企業需要你來管理,馬雲演講的乾貨再幹,對你而言可能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你現階段的第一需求是什麼?

就是你現在學完,立馬就能用的知識。

這個能用指的是,你立馬就會著手實踐、練習的需求。

比如你現在想學一個學習方法論的課程,在學習之前,你就已經規劃出未來一段時間要去實踐、練習直至掌握該技能,而不是看到知識營銷商推薦之後才臨時決定去學習。

5

四個步驟

假設,你現在的第一需求是學習心理學,併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那麼,你該如何進行課題式學習呢?

課題式學習,我把它大致分成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設置固定的學習目標,比如擁有三級心理諮詢師的能力。

一個絕對清晰,可量化、可檢驗的目標,是你持續前進最大的動力。人是最善變的,如果你只學習,卻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那麼學習的效果,就會隨著你心情變化而不斷的變化。

所以明確的目標,是一切高效學習都必須設置的前提條件,沒有例外。

第二步:設置固定的學習期限,比如三個月內必須拿下。

課題式學習千萬別搞成終生學習了,如果搞成那樣,很有可能你永遠都只能學到半吊子的水平,課題式學習是短期突破式學習,要的就是短、平、快,學習時間必須短,最好不要超過一年。

整個學習的任務量也要匹配自己設定的學習時間,避免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第三步:劃定研究範圍,絕不超綱學習。

心理學分支眾多,心理諮詢並不需要學習所有一切心理學知識,找準分類後,要儘可能縮小研究範圍,心理諮詢主要只涉及三個流派,它們分別是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

確定了範圍之後,就把此範圍內所有的經典書買回來(可以通過豆瓣評分判斷是否經典);

第四步:細分學習模塊,各個擊破。

比如當你要學行為主義的時候,還是不知道要學什麼,那就再把行為主義劃分成更小的模塊,行為主義的發展可以被區分為早期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和新的新行為主義。

早期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新的新行為主義則以班杜拉為代表。那麼就分別蒐集該模塊內所有重要人物的核心觀點,然後再各個擊破。

6

兩項注意

在進行課題式學習的時候,有兩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首先,學習要以自己劃定的模塊為中心,而不是以參考書為中心。

一本大部頭經典買來,裡面絕大多數內容都是你用不到的,但每一個人因為損失厭惡的心理,不把它全部讀完就會“良心不安”,其實大可不必。

課題式學習是一種限時限量的突破式學習,你必須放棄那些與你第一需求無關的知識,所以無論這本書乾貨有多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找準了小範圍的學習目標,就把全部能收集到的經典圖書快速翻閱一遍,著重查閱目錄,找出與這個小模塊有關的所以章節,放在一起進行主題式閱讀,通過對比,找相似、找不同,把這一個單點吃透。

其次,系統化創造,以教為學,可以幫助你查漏補缺,補足系統的bug。

做完前面的工作之後,你需要的是找個人,把你創造的“心理諮詢”這門體系化的課題講給他聽。

在講的過程中,你會不斷髮現有些地方講的不明白或者他提的問題你回答不清楚,這個時候,立即扣住這個點,圍繞它,再進行一次主題式閱讀,直到完全能夠深入淺出的講給別人聽懂為止。

課題式按需學習,會讓你不再被氾濫成災的知識牽著鼻子走,而只是把知識當作成就自己的工具,在有需要時,隨取隨用,在不需要時,束之高閣。

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無限學習為有限學習,變錦上添花需求為刻不容緩需求,變碎片化學習為系統化學習。

一旦你按步驟完成了整個學習週期,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終止本課題相關的一切功利型學習了。

以我自己為例,當我真正開始採用課題式學習之後,曾經看似牢不可破的“知識焦慮城堡”,在一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三個月翻完一個特定領域內的100多本書,且僅抽乾其中對自己有用的精華內容,這種效率,在以前的我看來,是無法想象的。

我相信,讀過研究生的小夥伴對此,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他們在寫論文時,獲取相關內容資料的效率,恐怕比我這裡還要高。

這種學習方式本身,並不是什麼新發現,它早就是科學工作者們普遍採用的學習方式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在開篇說,這個方法是“看山還是山”了。

學習效率提高,剛需滿足之後,就可以暫時終止此課題相關領域的知識學習了,這樣也為我騰出了更多的時間,來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

比如學習拳擊、學習普通話等等;人不焦慮了,心也就變大了。過去瞧不上的書,現在也饒有餘力的開始品味了。

學習不止是眼前的功利學習,還要留一點時間,給詩和遠方。

分享也是一種力量。

聯繫我們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