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有一位太監,傳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卻救了不少人

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身份十分特殊,卻很少跟百姓有所接觸,但是在皇室當中他們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這群人在歷史上被稱作宦官,也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太監。這些太監往往一生都會呆在皇宮中,有些人因為得到宮中某些人的喜愛,加以重用,就算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也不是沒有可能。在中國古時候,曾經出現過多次宦官掌權的情況,比如東漢末年。可能是因為在歷史中,有太多的太監做過很多慘無人道的壞事,以至於現在的我們對他們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歷史上有一位太監,傳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卻救了不少人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壞人,還是有不少太監非常富有正義感的。比如明朝萬曆年間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田義,又比如今天的主角張居翰,這些人都是非常有正義感的,而張居翰更是被人稱作歷史上最善良的一個太監。張居翰是宮中的老太監,先後伺候過兩代帝皇,因為這兩代帝皇屬於父子關係,所以在新皇帝上位後,並沒有發生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

歷史上有一位太監,傳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卻救了不少人

張居翰因為先後伺候過兩位皇帝,更是受到新皇帝的喜愛,所以在皇室當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身邊不少的人對他都是非常的尊重。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張居翰的脾氣非常好,雖然深受皇帝看重,但是他卻一直保持平常心。因為年代的關係,他的一些事蹟已經隨著時間的關係流逝掉。然而其中有一件事,還是被人給記錄下來。故事發生在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後唐兵強馬壯,準備出兵攻伐後蜀,後蜀的統治者名字叫做王衍,雖然此人荒淫無道,但是對時局的把握非常好,所以王衍就帶著棺材,自己綁縛著出降後唐。

但是王衍卻不傻,他提出的投降的前提是,在他投降後,後唐不能傷害他。當時後唐的皇帝聽到這個條件後,便立刻答應了,就這樣後蜀算是正式滅亡。但是事情發展到這一幕,並沒有結束,很多人勸諫後唐皇帝殺掉王衍,說王衍是假投降,他是養精蓄銳,早晚會滅掉後唐,自己當皇帝。


歷史上有一位太監,傳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卻救了不少人

當時後唐的皇帝李存勖疑心非常重,他本來就有除掉王衍的意思,加上眾人的勸諫,他更加不允許在後唐有著這樣一個人的存在,於是便下令處決王衍這一行人。於是便派自己的心腹太監張居翰去宣佈一條諭旨,當張居翰看到這封聖旨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震驚,因為這條聖旨是殺掉王衍一行人,當時王衍的家族可以說是非常的大,如果算上各種親戚、朋友估計上萬人。

雖然,他是一位太監,但是他有自己的良心,於是就大膽的修改了其中一個字,在唸聖旨的時候,他將原本的一行人中的“行”字改成了“家”。雖然王衍一家人並沒有因此獲救,但是卻因為他故意讀錯一個字的原因,有上萬人因此獲救。要知道,這件事如果被皇帝知道,砍頭都是輕的。因此現在有不少人,對張居翰做出這樣的事情感到由衷的佩服跟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