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秸秆到底烧还是不烧?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农事斋


伊春的天是非常蓝的,我们一群人曾经骄傲的叫他伊春蓝。可就在前天,也就是二月的最后一天,我们这里也是一片雾霾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农民们烧秸秆造成的。后来下午我开车去哈尔滨。这一路上也看到附近的农田浓烟滚滚,都在烧一些秸秆。而且那种烟已经蹿到我们的车里,非常的呛人。



这种现象,也拐带了我们的友邻俄罗斯。昨天还看到一期新闻说俄罗斯已经对我们黑龙江边烧秸秆儿的事情提出了抗议。而且我们这里的烟雾也飘散到了他们的境内。尽管造成的污染是很严重,但是我觉得,这种毫无艺术的秸秆儿,如果在地里真的会给庄稼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对今年春耕工作也极其的不利,这影响到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这不烧也是一种灾难。势必也会影响农民的庄稼生产。
这种秸秆儿成灾的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我希望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尽快地研究一下,泛滥成灾的秸秆儿的利用问题。把秸秆利用好,即使能节约资源,又能造福村民,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真心希望赶紧有措施有办法。让坏事变好事,这样才最好。


伊春美食美客


秸杆问题,在很多地方,怎样处理是个难题。但对于我们科尔沁区农区附近来说,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了。我的家住在工业开发区的南部,全村大约有1500人左右,而养牛的头数超过了1700头。平均每头牛年消耗玉米秸杆5亩以上。这样的话,我村每年就需要玉米秸杆8500亩。我村共有耕地6000多亩。自产不足,每年还要外购玉米秸杆近2000亩。跟我村相邻的是科左后旗,他们养牛的头数人均更多。况且近些年来,由于长年禁牧,所需的玉米秸杆也会更多。从交通线来看,国道304线从辽宁的阿尔乡往北一直到科尔沁工业园区,沿途近70公里两侧,全是养牛的村屯。玉米秸杆在这里,不是什么废物,而是紧俏的商品。过去,人们都拿玉米秸杆生火做饭或冬天取暖。现在人们做饭全是用的电和液化天然气,冬天取暖都用煤。而把省下的玉米秸杆全喂牛。

作物的秸杆最好是转化,我们去了用秸杆喂牛外,在工业开发区里,国家还建设了-个生物发电厂,专门用植物的根茎叶做燃料。所以我们这里沒有人在耕地里燃燒任何作物的秸杆,因为那都是钱哪!


牛倌17


秸杆烧与不烧,任何人在同等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简单容易的办法,而不会去选择费时费力的方法。

秸杆的处对农民来说,也是很烦人的事情,秸杆运出田地劳动强度很大,秸杆堆放也有很多问题,无地方堆放,无人收购怎么处理。

秸秆在田间焚烧的害处

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

合理的解决办法

简单说,废弃利用,变废为宝,解决焚烧带来环境污染,又能为农民创收。

秸秆还田要影响作物生长,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环境,综合开发利用又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投资比较大、效果比较差。开发成熟秸秆处理技术是问题关键。

有篇关于安徽农村处理秸秆的报道,政府一方面对秸秆还田机械实行叠加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秸秆的综合利用的扶持,设有大型的秸秆回收点。有最先进的秸秆打梱机,解决秸秆收集问题,一台机械只须40秒,就能打捆400斤重草捆,解决农民收集难等问题,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又增加收入。而不是某些地方一味的强制措施,派巡逻队,监管员堵的办法。合理的综合治理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是乡村小草儿,想说农村那点事的人。


乡村小草儿


我认为烧是最好的,一,因为然烧是短时间,只是收割季节才有秸秆,不是一年四季都在烧。二是燒后增加土肥,粮食可增产,三是,烧后减.少病毒和虫害,对土地有松软作用的,四是把土地上秸秆搜开了下季便于耕种,五是减少投资减少农民负担少用人力去收拾,当然要不烧秸秆也是有办法的,一是政府投资把乡村田间车路修通至少要有3一4米宽车路便机车进入田间作业。二是建秸秆处理厂,变废为宝做成肥料还原口十间,那投资过大得不尝失,还可不建秸处理厂,每个村镇一成立一个秸秆粉碎机械队,把粉碎机直接拉至田间,把秸秆粉碎成一至零点五厘米小棵立还原田地里作肥,这个办法最好既不污染空气又能作肥,比建秸处理厂少投资多了。但是前题是车路要到田土边才行减少搬运二次三次减少人力。至少每个村至少要两到三部粉碎机运转才行这种粉碎机好比收割机一样自带动力。可以短距离自行走动。用农用车拉到地边缘上。农民可自己上料,政府不收任何费用实行免费加工,加工费车辆运转费由政府补贴。这样就减少空气污染,减轻农民负担,改良土壤结构。一举多得,政府就拿环境保护费作开支不是很好吗?


用户111598252203


别总是雾霾是农民烧麦秆造成的,全国烧也就那么几天,不同地区还不同时间,而雾霾那东西,为什么总是出现在城市?总是出现在那些个大城市?为什么出现那么长时间?都是读过书的,都知道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消耗吸收是怎么回事,农村排放那么点,几下都被大自然生态系统里的植物吸收了,所以别总让农民背锅,说句难听的话,城里人要是三天不开车,少带起多少飞尘扬尘?城市人口那密集度,绿化面积又那么小,那么多人窝在一起消耗空气氧气加排放,能好到哪里去?再说句难听的话,一片氧气过城,飘出来尽是二氧化碳加各种污染空气,连飘出来的屁平均下来都是农村的几十倍!农村都是被城里污染的!


襄阳一奇石福缘


桔秆通过加工,为饲养青饲料最好,变害为利何乐而不为?专家你们为百姓出主意,别睁眼说瞎话,既是专家,事事为百姓排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做贡献,为民谋幸福。每个专家象钱学森,袁隆平等这些为国为民做贡献的人,才叫专家,毫无贡献,一天凭空瞎吹的所谓砖家,谁认可你?


Zhang92686697


农村的秸秆杂草该不该烧?我认为要根据农民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如果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用燃气费做饭菜得6百元,冬季取暖费2千元共计2600元是一笔不小的开资,一户承包10亩地玉米一般年景净收入7000元左右。燃料取暖相当费用4亩地的收入。而且玉米秸秆怎么处理?多数农村没有收购秸秆的,农民只能一举两得烧火做饭取暖,二是把大量的秸秆也处理掉了又节省开资。


用户4076597105146413


几千年的传统都是焚烧桔杆草皮作肥田肥地沃土杀害虫的宝贝,十足的有机肥料,种出的粮食蔬菜瓜果格外好吃,哪来环境污染?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不知从何冒出的叫兽砖家瞎来祸国害民,环境污染应从化学工业产品石油能源管起才能尊称教授专家,一个好生生的原生态宝贝肥料被一群叫兽砖家称为环境污染原凶,实在太可悲了!


手机用户5952537387


🌴记得有一次在高速上开车,被突然的秸秆烟雾所包围,急刹车靠边…

慢行。。。

幸亏那是一条刚开通的新路,

[祈祷]

几乎没有车。🍁🍁🍁

[祈祷]

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震惊]

没有经过那一刻的人,

是无法想象的到🍁🍁🍁

当时的恐惧心情的。

回到提问者的问题🌿🌿🌿🌿🌿

建议发明碎杆机,当时就用粉碎变成有机肥入土为安。🌿🌿🌿🌿🌿

如果附近有大型养牛场,集中回收做为牛🐮饲料更好。🌿🌿🌿🌿🌿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论区看一下其它人的评论[祈祷][祈祷][玫瑰]





热爱祖国热爱母亲


近几日黑龙江省燃烧秸秆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根据当地居民的反应,由于燃烧的面积广,对当地的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虽然之前也有关部门对一些燃烧秸秆的人员进行了处罚,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行动了起来,势头一时无法压制,大家也也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所以也就跟着大家一起燃烧。

其实燃烧秸秆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当地的农民自身也是深受其害,从一些评论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家前几日都不敢开窗户,满屋子都是烟味,外出都呛得直流眼泪。但是目前这种情况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烧。 因为现在马上就要开始耕种了,培育的秧苗都已经长出来了,就算黑龙江省的气温回暖晚,在五月份也开始插秧了,插秧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现在秸秆还在地里没有处理,如果不烧真的没法种地。所以甘愿违法的情况下,也跟随大溜一起燃烧,烧了之后大家觉得影响也是几天,过了这阵也就好了。

从黑龙江省公布的最新卫星监测火点上来看,燃烧秸秆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大庆、鸡西、双鸭山、佳木斯等地,火点总数129个,这几个地方都是水田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地方。


水田不像旱田,秸秆可以粉碎后还田,如果把秸秆翻到地里极不易腐烂,严重的影响了耕种,虽然一些地方在秋季说是有人收购进行了打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买,一面是秸秆不烧没法种地,一面是烧了影响空气质量,所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烧。

面对目前燃烧秸秆,大家普遍认为是有利的,认为可以消灭虫害,燃烧的灰可以变为有机肥,这个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说实话,现在土地种了几十年一点肥力都没有了,燃烧秸秆所产生的那点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想要收庄稼,还得靠施底肥追肥,所以烧和不烧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说病虫害,烧确实可以消灭掉很大一部分的虫卵,但是更多的虫卵是在地下,所以只能去掉一部分,如果不烧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现在的农药五花八门,随便选上两种喷上就可以将其杀死。 既然烧和不烧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那为什么大家还要选择烧呢?原因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一切都建立在投入成本上,打药得用钱,拉秸秆得用钱,粉碎深翻得用钱。如果为了环保不烧这些钱都得农民自己出,这无形当中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而烧呢?一把火过去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不用花钱买药,不用拉雇人工,也不用进行深翻,趟一趟简单弄一下就可以播种了,简单省事,如果换了谁选择都会选择烧。



目前这种状态根结所在,并不是农民想污染空气,不想去改善空气环境,更不想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被处罚,只是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目前这种状态,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有关部门加大对秸秆处理的补贴力度,二是扶持一些企业进行秸秆深加工,让秸秆变废为宝。第一个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第二个方法,进行秸秆深加工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

就像我在其它回答中所提到的一样,要是秸秆能达到十块钱一斤,地里的根都能给你刨出来卖钱,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当然即使秸秆深加工利用价格也达不到这个价格,所说的也只是一个比喻,但是确实是实情。只要价格合理,农民有利可图,谁都会心甘情愿的把秸秆拉出来出售,根本不用谁去管。

目前秸秆利用也有一些新途径,像秸秆餐具,从各方面来说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但我感觉又进入一个误区,一个碗,一个盆几十块钱,贵的上百,卖给谁?一年的销量是多少?我国的秸秆产量是多少?这也制约了秸秆加工再利用的发展,平民化的东西变得高档化了,虽然说加工企业利润可观,但是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东西是好东西,但你得结合实际将价格降下来,如果秸秆制品涉及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价格和塑料制品相差无几,那么所有人都可以选购,销量大了,秸秆利用率也就高了,所以根本问题也就解决了。否则秸秆利用不起来,就算国家给补贴也没有用,永远解决不了这个矛盾。

另外,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黑龙江省前几日下发了通知,通知内容如下,望大家周知,遵守相关规定,到时由相关部门人员择期统一处置秸秆燃烧问题,妥善处置秸秆残余物。

自即日起至3月1日、3月20日至4月10日期间,各市(地)、部门对于已按照标准完成秸秆离田的,应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中时间组织清理秸秆离田后的剩余物,包括根茬和离田后的田间残留,严禁点烧未离田和已打包离田不影响春耕生产的秸秆。通知强调,要严防死守,坚决管控重要时间节点。3月2日至19日期间和重污染天气发生期间,禁止任何形式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坚决实行“全时、全域”禁烧,一经发现按规定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