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眾所周知,我國現有56個民族,其中包括55個少數民族,但由於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至今還有一些尚未被識別的民族,他們同樣也是中華大家庭的一份子,例如下文要介紹的穿青人。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穿青人,目前主要居住在貴州西部的畢節、安順一帶,其中主要聚居在畢節下面的織金、納雍兩縣,每個縣大致有20萬人,此外在雲南鎮雄一帶也有少量穿青人。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穿青人數量達到了67萬,具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和認同感,他們不願意被歸為漢族,一直希望成為我國第57個民族。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穿青人名字的由來,主要是他們喜好穿青色的傳統服飾。穿青人的行跡是在建國後被發現的,漢化已經比較嚴重,曾試圖將其歸為漢族或者布依族等等,但當地人都不肯答應。穿青人認為自己的祖籍來自於江西廬陵縣,其先祖是跟隨朱元璋的部隊進入西南雲貴之地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明王朝,成為開國皇帝。不過雖然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再無敵手,但在西南邊境依舊殘存著元朝的部隊,比如雲貴之地就被元梁王佔據著,誓死不肯歸順明朝。朱元璋在平定四川后,認為雲貴地險用兵傷亡代價太大,就屢次派遣使者勸降元梁王。沒想到元梁王這人太過剛烈,直接將明朝使者斬殺了。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在古代,尚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共識,朱元璋得知後勃然大怒,心想著敬酒不吃吃罰酒,便立即下令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為左副將軍,沐英為右副將軍,統兵三十萬遠征雲南。最終,明朝大軍獲勝,元梁王自盡而亡。不過,明軍獲勝後還有很多並未班師回朝,而是留在了雲貴之地,拱衛西南邊疆的安全。隨著時間的推移,清軍入關後,那些明朝軍隊再也沒有消息,融入到了當地之中。可以說,幾百年來,穿青人為保衛西南邊境安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幾百年來,明朝軍隊及其後裔不斷與當地人融合,就形成了後來的穿青人,可惜的是穿青人的本土語言已經失傳了,只會說客家話。當然關於穿青人的民族成分確認一直沒有定論,有的學者認為他們就是漢族人,畢竟老祖宗是漢人;也有學者認為他們處於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是因為地理環境因素限制形成了特殊族群,因為很多特有的習俗區別於現有的56個民族,例如穿青人女子在歷史上就是不裹足的,和漢族完全不同。

我國西南有一支特殊族群,享受少數民族待遇,卻不屬於56個民族

現在的穿青人還沒有確定民族歸屬,但在身份證上已經註明是穿青人,是中國公民,他們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都享有少數民族的待遇。當然,無論穿青人最終被確認是何種民族,他們始終流淌的是華夏兒女的血液,都有統一的名字叫中國人,是相親相愛中華大家庭的一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