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重慶,一座極具兩面性的城市,在抗戰時期尤其鮮明。不僅有市井江湖的吊腳樓、川江號子、火鍋以及悠久的碼頭文化,各大期刊報社、高等學府以及大型的圖書館也紛紛來渝建址,讓這座西部小城搖身一變成為了全國知名的文化城市。

抗戰結束後,為紀念重慶作為戰時首都的功勳,政府將羅斯福援華計劃中修建圖書館的項目定在了重慶。而當時,同時競爭的還有上海、武漢、南京和西安。這個搶手的圖書館就是重慶圖書館的前身——羅斯福圖書館。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中國唯一一個以外國總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

這個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央圖書館,是在抗戰勝利前夕,長期援華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因腦溢血溘然長逝,國民自發舉行追悼。一月後,經全國人大一致同意,在重慶修建一座專門紀念羅斯福總統的圖書館,直接命名為“羅斯福圖書館”。

圖書館內館藏豐富,珍貴資料享譽世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館藏就已經達到了10萬餘冊,典藏量名列前茅,是全國僅有的5個圖書館之一。其中,不僅收藏了大量的古善本書、民國時期的文物資料、抗戰時期的抗戰版圖書、以及聯合國的寄存資料,還是指定的聯合國資料寄存館之一。館內還珍藏著羅斯福總統的親筆題詞的畫軸,在1944年6月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來到重慶時帶來,轉達了羅斯福總統對山城人民的親切的慰問。

圖書館在1947年5月正式對外開館,一時間,全城乃至全國讀者慕名而來。據記載,開館至當年12月,累計到該館閱覽者多達176462人次,這在當年,文化水平尚且不高的年代,已經是非常大的瀏覽量了。可想,當年能在設計精良,氛圍濃厚的羅斯福圖書館看書是一件多麼美好稀罕的事情。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抗戰勝利後,圖書館幾經更名,在解放後正式更名為重慶市圖書館,並不斷地擴大。在二十世紀,羅斯福的孫女安妮·羅斯福來渝,不僅參觀了以自己爺爺名字命名的圖書館,還向圖書館捐贈了一套關於羅斯福總統夫婦的資料。幾年後,她再次來渝,再次向圖書館贈送了爺爺羅斯福的頭像。這個在全世界僅有4處的以羅斯福總統名字命名的大型綜合圖書館,重慶羅斯福圖書館是唯一獲贈羅斯福銅像的。可見其對中國友好的態度以及對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努力的讚揚與認可。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一個圖書館,見證了兩國的友誼,見證了重慶城的發展變化。至今,重慶圖書館仍是我國國內僅存的兩個聯合國資料寄存館之一,另一個為北京圖書館,並以其獨有特色的聯合國資料、抗戰版圖書等享譽世界。

羅斯福圖書館以新面貌重新走入人們視野

坐落在兩路口長江一路的羅斯福圖書館,依山臨江而建,灰磚黛瓦,綠樹環繞,古樸無華。但是,因為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能從舊址中尋找絲絲文化遺蹟,追憶開館時期的繁華景象。

但是,歷史總會有新的方式去銘記,這個曾經重慶城的文化高地,以全新的面貌,極度留真的將羅斯福圖書館複製到了兩江國際影視城。在這裡,專設了原“國立羅斯福圖書館”分館,遊客可以來此一覽解放時期,民國氣韻的老圖書館模樣。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在兩江影視城的圖書館分館今年一月剛剛開館,白色的樓體上幾個黑色大字“國立羅斯福圖書館”顯得格外醒目。館內一應圖書並非虛設,裡面還該提供人物傳記、哲學思想、政治經濟、經典文學、生活保健,以及民國曆史、重慶地方文旅、抗戰大後方等多個門類計2000餘冊圖書,遊客可以在館內看書體驗。真真正正的體驗民國風情圖書館,為遊客打造完美的“展覽閱讀一站式體驗區”。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中國第一座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圖書館,老重慶地標

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而打造出新的文旅項目,不僅是重圖兩江國際影視城的特色,也是羅斯福圖書館的再生。這樣新型的發展不僅為旅遊區提供了強大的文化底蘊支持,也為被人們漸漸遺忘的老文化標誌煥發新的生機。

我們應該同先輩們一起,記住並緬懷這樣一個愛好和平,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還為中國抗日戰爭提供幫助的和平使者——羅斯福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