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12岁亲生儿弑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悲剧!

12岁亲生儿弑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悲剧!

说到教育孩子,父母们总认为那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而父母的主要职责是竭尽所能地养育孩子。

他们认为努力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就有望让孩子将来成为人才。

但,事实并非如此。马云谈到云谷学校时说:“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的主体是老师学校;育的主体必须以家长为主。

12月3日发生在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镇的一起12岁亲生儿子弑母惨案就引起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深思。

1

不堪责打,12岁亲生儿弑母

2018年12月3日12时24分,沅江市公安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说泗湖山镇东安垸村发生一起命案,邻居陈某被人杀死在自己家中。

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市刑警大队、派出所民警立刻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和勘验工作。经查,受害人陈某,女,34岁,沅江市泗湖山镇人,死在了自家卧室内,而且身上有多处刀伤。

经过民警调查发现,杀害陈某的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吴某康,一位六年级的在校学生,年仅12岁。被警方审询后,吴某康对杀害自己母亲的事实供认不讳。

这宗让人神共愤的“亲生儿弑母案”要追溯到2018年12月2日。

那天晚餐后,吴某康在家吸烟,被母亲发现,其母亲就用皮带抽打他。吴某康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母亲当场死亡。

据邻居介绍,吴某康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直到母亲怀孕后生下第二个孩子才在家照顾他。

可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和不懂教育,让吴某康小小年纪就染上了抽烟喝酒等恶习,打架斗殴等行为更是司空见惯,直到母亲回家后才稍微好了一些。但邻居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竟然丧尽天良,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

可是,一位34岁的母亲难道真打不过12岁的儿子吗?不可能啊!为什么她竟被儿子连砍20多刀致死,而儿子却毫发无损?只因为母无伤儿心,儿有杀母意啊!

可吴某康却说:他产生弑母的念头是因为母亲平日里对他的管教太严,而且经常动手打他,让他心生怨恨才造成的。

可怜又可恨的孩子啊,母亲为了让你改邪归正而打你,尚未将你打伤,而你不堪管束、怨恨母亲,也不能起弑母之心啊!

更让人心寒的是:杀死母亲后,吴某康一直若无其事般在家带着2岁的弟弟,当晚也住宿家中,并未外出。

并且接听母亲手机上若干个电话,还回复母亲手机上的微信。

并用母亲手机借母亲名义给他的班主任发了请假信息:“胡老师吴某康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

年仅12岁的吴某康杀死自己母亲还能冷静的给老师发短信,他处乱不惊的冷静超出了年龄,似乎对弑母的罪行毫无愧疚,对触犯法律也毫不畏惧。

他的冷静充分说明他的心肠是多么冷酷无情,他的品质是多么残暴狠毒!

2

打骂孩子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

中国人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娇子如杀子,棍头出孝子。”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往往对于顽劣的孩子认为是不打不成器。

但我认为打骂孩子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反而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和性格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父母打孩子往往是以示警告或惩戒,很少会往死里打的。但长此下去,轻则让你在孩子心中失去做长辈的威严,重则会造成孩子对你的怨恨,产生敌对情绪。

父母经常缺乏修养地对孩子进行声嘶力竭的怒吼责骂,甚至带着凶神恶煞般的表情责打孩子,必然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蔑视和讨厌。

一个不尊敬你的孩子,你对他的任何教育他都不会信服。

除此之外,你的行为还会造成孩子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一个观念:你有错,我就打你!

于是,孩子在他的人际交往中,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将来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他的下一代。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自己就是权威型、暴力型的父母,在你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必有暴力倾向。

长期对孩子施暴不仅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很有可能让孩子会带着仇恨的心理成长,以至于报复别人,祸害社会。

当有一天孩子的暴力毒箭射向你自己,你不仅始料不及,更是痛心疾首。

因此,教育孩子不能采取打骂的方式。即使他当时由于怕挨打收敛或终止了错误行为,那也是屈服,而不是信服。

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让他真心地改邪归正,也能让他日后对你更加心悦诚服。

而12月3日的“亲生儿弑母案”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棍头出孝子”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并不一定能教育出孝子,相反教育出的往往是逆子。

陈某由于不知道如何管理、教育、引导孩子,只会对孩子进行武力教育,才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她心生怨恨。

同时她经常对孩子打骂,又让孩子学会了“以暴制暴”,孩子才丧心病狂地将寒光闪闪的利刃接二连三地砍向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令人愤慨、痛心、叹息!

3

情感缺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品质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确,每个孩子天生的本质都是善良纯洁的,使他们后来性格、品质发生改变的因素往往来自家庭和社会。有时,孩子的“转型”甚至会同幼年时判若两人。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价也在增长,这让许多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父母迫不得已将孩子丢给家中老人,而背井离乡去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

但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就会造成孩子情感缺失。

而另一方面,爷奶(或其他亲属)对于留守儿童也只是履行了照管的义务,不会过多过深地涉及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造成孩子情感缺失。

尤其是爷奶们心疼孩子爸妈不在家,是个“小可怜”,因此对孩子更是宠溺娇惯,不忍严苛对待,这就导致孩子结交狐朋狗友,养成不良恶习。如:喝酒、逃学、打架斗殴等。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骄纵、刁蛮的个性,严重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缺少正确的引导。有的性格比较内敛的孩子会更自卑更懦弱,遇事时会不知所措,常感孤立无援,无依无靠,被人欺负时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和声张。

而那些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却是用叛逆的方式体现出来。他们没有善恶、是非观念,只知道不肯忍气吞声。哪怕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他们也不会心慈手软。

12月3日的“亲生儿子弑母案”中的吴某康正是由于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造成感情淡薄,才会在杀害母亲时好似报复仇人般慷慨、坚决!

正是由于母亲经常用武力教育他,才使他也学会了“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这宗惨案也警示父母们:让孩子长期做留守儿童,造成情感缺失,很容易让孩子变成一个心肠冷酷的人!更甚至是个六亲不认、禽兽不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