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在遠古時期,我們祖先通過不斷觀察時間變化和季節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週而復始的自然規律。春節在古代是一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意味著春季的來臨和希望的開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春節現在是中國最熱鬧、最隆重以及活動最豐富的節日,在古代也一樣很重要。

  春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年”,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年”的記載。

  熱衷於崇拜祖先和信奉自然神靈的商朝人認為豐收是神的恩賜,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不僅是商朝,西周時期,上至王宮的天子下至民間的百姓,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祭祀祖先和祈求神靈的賜福,並且舉行儀式來驅邪逐疫,慶祝豐收,祈禱來年的平平安安。

  到了漢武帝時期,以正月初一為“年”,春節被固定為每年的正月初一,守歲、換桃符、燃爆竹等民俗也開始興起,圍繞春節的各項活動越來越活躍,儀式越來越完整。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演化,最終成為中國的第一大節日。

春節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全國參與的最重要佳節是從唐代開始的。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大唐盛世氣象,經濟繁榮、百業興旺、思想開明、文化璀璨。這個時代春節的習俗與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慢慢地從驅邪祈願的神秘氣氛中走了出來,將重點由祭祀神轉向了娛樂人。

  唐朝時候春節的風俗: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裡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此風俗傳至唐朝,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一: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藥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

  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

  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二: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一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絃。”

  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為官妓;“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

  一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閒自娛。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三: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

  《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

  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

  南宋仍沿北宋風習。

  《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幞頭上,入朝稱賀。”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四:蠶卜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宋楊萬里有《上元夜裡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佔一歲之禍福,謂之蠶卜,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裡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明朝的時候,春節的禮儀性和應酬性逐漸加強的同時,遊藝性也得到進一步發展。人們在新年之際相互拜年,饋贈禮品的同時,舞龍、耍獅子、唱戲、說書、扭秧歌、盪鞦韆、踩高蹺、跑旱船、做手工、玩遊戲、比才藝等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各地舉辦的廟會活動豐富多彩,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的享樂。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一: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二: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三: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遊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

  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遊城牆為樂事。

春到來,闔家團圓,幸福安康。正是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情更濃。

  晉朝時候春節的風俗:饋春盤。

  詩中有寫:

  “立春鹹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注云:“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就是春盤。

  古時候人們過春節的風俗和活動與我們今天雖有不同,其實卻是一脈相承。時間雖然跨越千年,炎黃子孫卻通過春節這個節日,將祖先與後世子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管歲月如何流逝,我們炎黃子孫都秉承同一個心願:新年快樂!

  現代的春節活動中仍保留了一些相關的古老習俗和信仰。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古時候的老百姓對於春節極其看重,會在春節這天穿上綾羅綢緞,而在平時穿的衣服以棉麻為主。

  與現代人相比,古時候穿衣服更講究。古代服裝分吉服、常服、便服和喪服,吉服就是逢年過節才會穿的衣服。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過年穿新衣,在南北朝中就有記載,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南朝風俗,就說到正月初一“長幼悉正衣冠”。

  穿新衣和舞龍、舞獅、敲鑼打鼓、貼春聯、放鞭炮、掛燈籠一樣,是春節除舊迎新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綾羅綢緞的顏色也有講究,古時候三藍在中國民間一直很流行。它是三種層次的藍色,尤其是讀書人家不喜歡張揚的就會選擇三藍,這種藍就是常說的“青出於藍勝於藍”,顏色染好以後很難褪色。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還有種叫“不肯紅”在當時是一種特殊的時尚,不管你染多久,這種紅色都不會更深,也是一種文人的低調。但這個工藝現在已經失傳了。

古時候對於衣服飾品上的圖案都是有相當多的講究,也是有各種寓意的。瓜和魚在古代象徵著“多子”;兩個鞋子合在一起,諧音就是“和諧”,寓意夫妻和諧、家庭和諧;古代有文化的家庭還比較多用“漁樵耕讀”,樵耕讀即漁夫,樵夫,農夫與書生,是農耕社會四個比較重要的職業,很多是也是官宦用來表示退隱之後生活的象徵。因此我國的民俗畫常以漁樵耕讀為題材,而很多古典傢俱也常常以漁樵耕讀為雕刻圖案,屬於接地氣的一種紋飾。

  與古人相比,現在的春節已經過的越來越不講究,南北差異也是十分大,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隨著網絡移動端的迅猛發展,拜年的形式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走街串巷,到現在的微信紅包拜年,輕鬆了腳,卻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那層本已薄如紙的感情。

  古人過年真可謂是“過個大年,忙亂半年”,他們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才算告一段落。追溯古人的“年步”,就先從祭灶開始。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

  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

  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

  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

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借此表示親情愛意。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裡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

有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過去的春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融入了無限的留戀、回味和憧憬。但在現在,中國人該如何過春節呢?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中國的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儘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這一節日在城市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但在農村,這幾千年延續的文化仍顯示著它的生命力。

  那裡有小山村的靜謐,有黃土地的厚重,有春節神秘溫馨的氣氛,有嚴肅莊重的禮儀和濃烈淳厚的人情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則像斷了根的浮萍一樣在社會中漂流,因此人們心中始終有著一種尋根的衝動。

  有這種感覺的恐怕也不只我們當代人,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社戲》都深刻地融化著這種心情。

如果單從過春節來看中國的文化,那麼,中國的文化是再細緻不過了,每年一進入臘月,就掐著指頭算過年。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好不容易到了臘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老灶爺的嘴,送老灶爺上天。接下來就是殺豬宰羊,置辦年貨,買新衣,購新帽,"蔥、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裡屋外大掃除,掃掉一年到頭的晦氣。剃頭要趕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

  貼對聯可是很講究的,"二十八,貼年畫",大門、二門、屋門要貼啥,牆上、樹上、牛槽上、米麵瓦罐上要貼啥,祖宗牌位邊、土地爺、老天爺邊要貼啥,全都亂來不得,規矩可是多了。

  年前幾天,大人們就忙著做各種各樣吃的東西。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棗花饃,蒸出龍、鳳、穀倉、麥堆等等等等;

  次是炸,炸油條,炸丸子,炸"假玉",有紅薯做的,有小米飯做的,有粉條做的,有豆子做的;

  後是包,主要是包餃子,餃子的花樣可不少,有素的,有豬肉的,有羊肉的,有把裡面包上硬幣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氣的。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一家人閒下來,圍著火盆坐在一起,開始熬年夜。從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話人生,東家長,西家短,直熬到小孩子們犯困打盹。第二天雞叫頭遍就響起了鞭炮聲,大人們早早打開大門,叫做"開門進寶"。

  各家父母再三囑咐小孩,不能亂問,不能多說話,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這更增添了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著大人一起跪下磕頭。

  還要供奉天地全神,包括老天爺、土地爺、灶王爺、還有老關爺、觀音菩薩等等,凡是與人生命運沾點邊的,都要照顧周到,祈保一年到頭全家平安。


在我國古代,老百姓都是怎麼過年的呢?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長輩們拜年,除了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遠門,三爺家、四奶家、五叔公家等等,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可以得到幾毛錢的壓歲錢。剛過門的新媳婦要按照親疏遠近去認門,當然也免不了戶戶請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難合。

初二到初四五,是走親戚的時間。閨女回孃家,外甥看舅舅,三鄉五里,路上行人如織,穿梭般往來於山青水秀之間。春節的身影還沒走遠,元宵節又飄著雪花趕到了。

  漫天飛舞的潔白的雪花,伴著紅豔的燈籠,紅豔的對聯,再加上兒童們花花綠綠的衣服,融合成一幅"農家喜慶圖"。鄉民們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遊村串鄉的小貨郎叫賣著"吹糖人"、"琉璃響"、"猴上樹"等,新年過後的一個大正月就這樣踏著歡樂匆忙的腳步走去了。人們開始祈盼來年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