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节目中说过家长管教孩子的弊端:“

有些家长总是不该管的时候开始管,该管的时候反而不管了。”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其实家长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导,就能改正孩子身上的坏习惯。父母用“三不惯两不管”这个方法管孩子,就能少操很多心!

三不惯

一、“好吃懒做”不惯

孩子“好吃懒做”现在虽然不会有什么后果,但孩子的形象会受到影响,等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在社会上会因为“好吃懒做”的性格受到别人的疏远和鄙视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所有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都是勤奋努力的积极者。那些万人瞩目的追梦之人,全都源自于他们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孩子如果小时候就有“好吃懒做”的习惯,在成长过程中会让孩子对学习的心态越来越消极,也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工作前途和发展。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二、“不尊重人”不惯

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孩子如果经常对人出言不逊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没礼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会让孩子周围的人对他越来越疏远,也容易被别人讨厌。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礼貌的态度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假如与人发生冲突,对方非常气愤,那孩子是以礼相待能解决问题,还是出言不逊能解决问题呢?显然是礼貌更重要。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三、“撒泼耍赖”不惯

孩子在0-6岁

这个年龄段都会出现撒泼耍赖这个现象,这时候家长可别惯着孩子。如果孩子任性的”撒泼耍赖”,家长放任孩子不管,那孩子的这种表达方式会越来越张狂,性格也会越来越胡搅蛮缠,还会被别人贴上”没教养“的标签。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孩子在家撒泼哭闹的时候,家长该干什么干什么,让孩子自己发泄。千万不要对孩子心软,当孩子发现撒泼打滚没用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孩在公共场合耍赖,家长就把孩子抱到人少的地方,就让孩子自己闹吧,父母等孩子心情平缓下来再进行心理疏通。最好抱着孩子轻声的问孩子为什么生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两不管

一、孩子能承受的困难不管

孩子能承受的困难家长不要管,现在家长帮孩子解决了问题,但以后孩子遇到的工作问题、情感问题、身体问题呢?家长能帮孩子解决一辈子吗?显然不能!家长要趁早学会放手,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孩子都会感谢你!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二、孩子能自主完成的事情不管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让孩子独立完成,其实孩子的

自理能力、动手能力都是很强的

家长总是帮孩子又穿衣服、又盛饭,什么都帮孩子,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以后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才能做!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篇文章能为您带来启示,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帮到您了,不妨点个推荐支持一下小编。各位读者是怎么管教孩子的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最后为大家推荐两本好书

《幼儿情商启蒙》

这套书是由中国幼儿教育资深专家陈禾和刘勇赫推荐的,内容以《0~6岁儿童心理培养》为指导,以帮助0-6岁孩子通过阅读各种故事培养强大内心为目标。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孩子能够轻松理解故事的内容,正面引导孩子,激励孩子学习好习惯、好品质。而且孩子对这种可爱的画风也非常感兴趣哦!

《儿童正能量读本》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对家长所说的大道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会引起孩子厌烦。成长故事类书籍从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更容易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

对孩子要“三不惯两不管”,才能少走弯路,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就像《爸妈不是我的用人》系列里的《再见坏情绪》,孩子看过后,很容易将自己的行为和故事里的主角对号入座,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行为,帮助孩子改正自己的坏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