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好消息!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出院

今天,北京傳來好消息,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該患者是此前從北京派往武漢參與疫情工作的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

好消息!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

王廣發於1981年進入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1995年曾前往日本進修,1998年出任北大一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並在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2003年SARS疫情期間,王廣發自當年3月初起,即始終奮戰在抗擊SARS的第一線,並擔任北大一院SARS的主檢醫師和專家組組長,全面負責醫院的SARS疾病治療和SARS病房的籌建工作 。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0年1月8日,王廣發前往武漢指導工作,於1月16日返回北京,當天夜裡出現發熱、肌肉痠痛、寒戰、流鼻涕、咽痛等症狀,1月21日西城區疾控中心回報痰和咽拭子標本初篩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後轉入北京地壇醫院住院治療。

入院後給予了積極的對症治療。目前體溫連續6天正常,無呼吸道症狀,2次呼吸道標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陰性,符合出院標準,1月30日康復出院。

好消息!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
好消息!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

王廣發:感染原因可能是沒戴護目鏡

王廣發在感染後,22日在微博發文分析了自己的發病原因,稱他在回京後出現最早的症狀是左下眼瞼的結膜炎,由此懷疑是病毒先進入結膜,而後再到全身。“如果這個推測成立,則我的防護盲點就在沒有戴防護鏡。”

王廣發還在文中先對此前頗具爭議的“可防可控”論斷做出解釋。他表示,疫情是可防可控的,最終會控制。“只不過,社會為此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包括親情、人情、健康和經濟。關鍵是我們要因地施策。”

好消息!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

王廣發微博截圖

這條微博發出之後,“護目鏡”在23日凌晨上了微博熱搜。一些網友看到王廣發的微博後,連夜下單購買護目鏡,很多地方也出現了護目鏡脫銷的趨勢。

對此,王廣發回應稱,醫護人員由於直接接觸發熱病人,需要佩戴護目鏡進行防護。普通民眾如若不住院、不接觸發熱病人,沒必要戴護目鏡,一般的眼鏡可以防護。

“一種抗艾滋病病毒的藥對我很有效”

23日,王廣發在接受中新社專訪時透露,有一種抗艾滋病病毒的藥對他有效。

他告訴記者,這是因為這位醫生建議他用了一種名為“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Lopinavir/ritonavir,LPV/r,商品名:克力芝)的藥物,這是一種治療艾滋病的抗病毒藥。這種藥物就他的個例來說是有效的。

好消息!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

病房中的王廣發 圖自中新網

在他接受採訪的第二天(24日),感染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

書記盧洪洲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臨床上發現,部分艾滋病抗病毒藥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救治取得一定療效。從武漢臨床經驗來看,越早越好,因為這些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沒有病毒了就沒有後續的一些損傷了。上海從第一個患者開始,就一直使用這一類藥物。

1月26日,克力芝被官方證實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北京市衛健委官網當天發佈情況說明稱,網傳一款抗艾滋病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取得效果,所提及的藥物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簡稱《診療方案》)中推薦的治療方式。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在京有儲備。三所承擔救治任務的市級定點醫院正在根據國家診療方案,結合患者病情進行救治。

來源|觀察者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