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戰鬥在抗疫一線,他們直面病毒,在“最危險的地方”工作,厚厚的防護服成為了他們的戰袍。與此同時,一次性隔離服、手套、口罩、醫療用具等涉疫情的醫療垃圾也成為了“危險品”。

你可曾想過,運走這些“危險品”的人,都是如何保障大家安全的?今天帶您走進一位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看看他們的抗疫故事......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最高級別醫療垃圾收集運輸防護標準”啟動

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醫廢中心駕駛員王廣,就是負責運走“危險品”的人。據瞭解,王廣所在的單位負責轉運涉疫情醫療垃圾,1月20日,他們所服務的大興區定點醫院有兩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自那時起,王廣和同事們的抗疫工作正式啟動。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王廣介紹,1月20日當天接到消息後,醫廢中心啟動了最高級別醫療垃圾收集運輸防護標準,作業人員佩戴全套防護用具。為保證醫療垃圾得到更加安全妥善的處理,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醫廢中心20多名黨員先鋒、業務骨幹主動請纓,成立了“抗戰疫情突擊隊”。每天負責涉疫情醫廢清運工作,收運完後再送到指定的處理設施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他們服務佑安醫院、復興醫院、協和醫院、北京急救中心等50多家重點醫療機構,平均每天運送涉疫醫療垃圾2至3噸。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抗戰疫情突擊隊”實行24小時工作制,分為兩個班次。每個隊員的工作量非常大,當班期間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王廣表示:“很正常,就是必須得上去。因為咱們是黨員,還是骨幹,咱們不衝誰衝?這時候必須得衝,沒有過多地想。

運走“危險品”的工作流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垃圾專項運輸處置工作,危險性很高。各個環節的防護工作都做好就能降低感染幾率,24小時工作制,非常辛苦。”王廣負責夜班的工作,每天下午7點到凌晨5點上班,每天下午3、4點,王廣就已開始準備,奔赴單位。因為有很多事情要提前確認好。檢查白班車輛、消毒水用量......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到崗以後,領當日班次的防護用品,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防護目鏡、防護靴、防護鞋套、雙層隔離手套等防護衣物,以及消毒液、噴壺等消毒工具。

 

傍晚7:00,開會,溝通、調度、確認。王廣對班前會很重視,很多重要信息都要在交流中確認。當然,還包括同事們的信任和鼓勵。


出發。到達醫院之後,在離裝運疫情醫療垃圾的地點約10—15米左右,開始把所有防護用品,比如口罩、眼鏡、手套、鞋套、防護服等都穿戴上,每一個細節謹慎又小心。拿消毒噴壺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防止把外面的其他病毒帶到醫院、交叉感染。每輛車,一天根據去多少家醫院,而變換“洗澡”次數。到疫情醫療垃圾存放地點,對垃圾進行一次消毒。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裝車。王廣說:“一般的箱子裝滿車140箱,如果箱子大的話,可能六七十箱,密閉式的廂式貨車就裝滿了。” 一家醫院,20多個長1.1米、寬0.8米、高0.7米的一次性密閉紙箱子,是常態。搬運時必須小心謹慎,萬一箱子弄破垃圾飛濺的話,後果不敢想象!搬完,一輛車的兩個人,必須相互消毒彼此身上的所有防護裝備。之後,兩人都脫掉防護服等防護用品,裝進車廂指定的一個單獨的大箱子裡。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對車進行二次消毒,再去當日班次中的其他醫院,王廣一個班次最多到過6家醫院。按指定路線一路安全開向垃圾處理廠,開到垃圾處理廠後,兩個人再穿戴上一套嶄新的防護服及防護用具,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給車“洗澡”。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交接車輛,卸車,對方進行處理。王廣和押運員終於把一車垃圾送到,出來之後,兩個人相互消毒彼此身上的所有裝備再脫掉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等垃圾處理完,車開出來,對車進行再次消毒。


他,運走涉疫情醫療垃圾的人


王廣說:“再次全面消殺,是因為處理廠焚燒垃圾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細菌或病毒存在,萬一帶出去呢?必須對車進行消殺。”一路作業結束後,一般都已是凌晨5點,一切收拾完畢,回家。就這樣,每天早上,王廣伴著朝陽回到家,愛人總會囑咐8歲的女兒:“噓,不要吵!爸爸工作時間很長,讓他好好休息。”


作為一名退伍兵,王廣用實際行動,在工作崗位上踐行著退伍不褪色的使命,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