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自武汉封城以来,杨龙已经在外出勤了43天,每天早上九点前出门,晚上八九点到家,工作轨迹是“三点一线”,家-路面-仓库。

杨龙是哈啰单车在武汉留守的4位区域主管之一,平时主要负责汉口区域的单车调度和团队运维工作,每天的工作是将分散在各区域的失联车辆集中转运到仓库,再定点投放。

为了抗击疫情,武汉“封城”之后,全城公共交通中断,市民出行不便,共享单车成为不少人“最后的交通工具”,需求量激增。

哈啰单车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2日至24日,武汉市内3公里以上的长程骑行订单增长3倍,之后一直保持在高位。

对于杨龙来说,这场疫情不仅打乱了所有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单车成为出行刚性需求

2月3日,一位90后女医生骑单车200多公里,历时4天,从荆州到武汉支援同事。故事很感人,也从侧面说明,共享单车作为低风险交通工具,在防疫的特殊时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疫情期间,在武汉,用户对单车的需求比之前更加刚性,单车几乎成了私家车之外的唯一出行方式。”杨龙告诉《21CBR》记者,武汉宣布“封城”后不到两天,公交全部暂停,医护、警察、城管等一线工作者出勤上班,没有私家车的,大多数选择骑单车。

后来政府组织了一些线路专车,解决了部分出行需求,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单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一方面,志愿者没有专车服务,单在武汉的硚口区,志愿者人数就达到2万人,很大部分需要靠单车出行;另一方面,专车有运营时段限制,有些医护人员的科室比较忙,无法在规定时段坐上车。

还有一些集中住在酒店的医护人员,距离单位比较近,骑单车比等专车更方便。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哈啰单车的后台数据印证了杨龙的看法:最近一个月,医护和社区志愿者是主要骑车用户,骑行需求高发区由以往的公交站、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变成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防疫核心区,骑行时间从平时的5分钟增长到10-20分钟。

骑车距离也明显被拉长了,“我每次开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时,都能遇见四五个骑单车的人,整个长江大桥大概有四五公里,而且还有上坡下坡的路段。”杨龙说,有些药店店员,为了安全起见,甚至每天坚持骑车1小时上下班。

为了保障用户骑车的卫生安全,哈啰单车在车辆出库、调运等环节,对每一辆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毒。在医院等高风险的地方,只要团队有人在附近,骑行一次就会消毒一次。

杨龙也观察到,疫情出现后,用户对单车的使用更讲究了,“虽然我们会对车辆进行消毒,但是有些用户在骑车的时候,会用纸巾覆盖车把手。”

对于哈啰单车的武汉团队来说,保障车辆正常运行,满足强需求区域的供应,是疫情期间的首要任务。自春节开始,杨龙每天早上9点,开车把防护消毒物资送达各个单车运维点,并顺路接送运维同事。

随后团队人员各自在不同区域寻找失联车,将车辆推到路面,标记之后,司机把车辆回收至仓库,消毒后再投放到各大医院附近。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原本平凡的工作,因为疫情的出现,变得格外特殊。

人员缺口大,车辆调度困难

“工作的挑战,首先在心理层面。哪怕我已经出勤了40多天,还是觉得要克服心里的恐慌,因为这个事情(疫情)确实比较严重。”杨龙坦言,即便害怕,也必须给团队打气,不能掉链子。

除了心理上的压力,车辆维护和调度工作上的压力也增大了。因为居民减少出门,导致部分车辆被闲置,在一些复杂环境下,车辆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回收。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但因为多数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运维人员得不断跟社区沟通。以前运维人员回收150辆车,只需要5到6小时,而现在要花8到9小时。

另一方面,由于武汉地区的一些强制性交通管制措施,部分车辆无法正常流动,对于医院等强需求地区的用车需求,大部分只能依靠人力调度。

杨龙告诉记者,“以往,如果一个地铁口没有车辆,另外相邻的地铁可能有车辆可以流动。但是在疫情之下,形成了以各个医院、社区为中心的孤点,车辆流动性差,增加了人员转运的压力。”

杨龙一天能回收投放140辆车,跑五六个地点。除了根据后台数据针对性调度车辆之外,哈啰单车已经与武汉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了合作,会根据政府建议的缺车地点进行补车。

杨龙负责的汉口区域,目前约有50名工作人员。即便如此,在运营面积庞大的武汉,尤其是特殊时期导致工作效率偏低的情况下,人手依旧紧张。

原本运维团队的工作模式是每个人负责指定区域的单车维护,疫情爆发后,出勤人员不稳定,杨龙便根据员工的居住地就近安排工作区域。为了弥补司机人手不足的情况,杨龙索性自己找了辆货车,兼做司机的活。

在有限的人员下,保障日常运维已是不易,一旦遇到紧急状况,人员缺口的压力倍增。

2月23日中午12点,杨龙接到通知,哈啰单车在硚口区一块放置单车报废场地,临时被征用为物资集散地,第二天就要交接。

当时场地里存放着8400多个单车车轮,平时转运这些物资需要10台车20个人。短时间调动不了这么多人手,杨龙和同事一共4个人,忙活了15个小时才全部运完,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4点多。

“每个车轮大约有4-5斤重,八千多个车轮差不多是三万多斤,我们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紧急完成清理工作,我们还是很能拼的。”杨龙说。

全国开放8000个运维岗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市民骑行数量的大幅增加,哈啰单车的人员缺口压力陆续在其他城市出现。

哈啰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8日至2月5日期间,包括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3公里以上的骑行量占比明显增加。

以广州为例,复工以来,以通勤为主的共享单车需求量持续攀升,2月10日起的复工第一周,广州商业办公区和公交地铁附近的骑行需求,同比前一周分别上涨55.5%和61.4%,部分骑行距离从1公里向3至5公里延伸。

一位留守武汉的哈喽单车主管:订单暴涨,缺人

为了缓解人员短缺压力,2月17日,哈啰出行在全国(不包括湖北)开放8000个车辆运维岗位,面向因疫情暂时停工的人群。

截至2月20日,累计收到超过5000份个人岗位需求信息,其中制造业暂未复工人群占整体需求人群比例约32%,网约车、出租车等出行领域的短暂歇工人群占比达到18%。

在疫情之下,相比封闭式的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具有通风条件好、消毒方便、可避免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等优势,不仅在短期内为共享单车企业转化出大量新用户,也使行业迎来了新的投放和发展机遇。

为确保共享单车运力,北京要求各企业在总量调控范围内全量投放车辆。

2月24日,美团单车发起“复工骑行周”活动,鼓励中短途通勤的市民选择共享单车出行。3月2日,哈啰出行顺势推出免费骑行卡等福利。

至于谁能抓住疫情期的需求窗口,考验着各家平台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