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为成年人,能聊一下童年时的贫穷都带来了什么吗?

超级电磁悬浮


我'是一个60后。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十年文革中度过的。你可以'想象一下70年代的农村是什么样子。但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童年 是令人向往的。一群孩子整天在野地里玩耍、捉迷藏。玩具都是自制的,田地里能吃的东西,都是他们的零食。零花钱是没有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过春节的时候。能吃几顿好吃的,能用是新衣服穿,再没有别的梦想啦!所以说,我向往的不是那个时代的贫穷。而是那个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充满快乐的童年时光。想起这些,真是感慨万千。一段美好的回忆与大家分享,谢谢!



怡情乡音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一般,父亲是一名铁路职工,母亲是家属,零零散散的干一些活贴补家用,我有个姐姐,一家四口生活还算过得去。记得还没上学的时候自己的玩具只有一个上发条的铁皮小火车,还是姑姑给买的,缺少玩具就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捡烟盒,捡酒瓶盖,冰棍棒玩,也还算乐在其中。

早上母亲去买菜我就盼着她能给我带回来一根3分钱的冰棍,但不是每次都能如愿,每当母亲从自己编的菜篮里拿出快要化掉的冰棍递给我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看着母亲暖暖的笑容,我就坚持让她咬一口,然后我们一起开心的笑着……那时候我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好吃的一定要父母先吃,包括我现在的女儿也继承了我这一点。

小时候姐姐在市里上小学,住在叔叔家,几百公里的路程。那时候每次学校放假我们才能见面,见面时感觉好亲啊,我们一起玩,一起看书,一起干活,有时候两个人闹别扭我总打不过她,被她拧着胳膊疼的哭鼻子……等气都消了我们又像没事一样。还记得因为和姐姐见面时间少,家里也没有电话,想姐姐的时候还会躲在被窝里哭……

写到这里感觉有些跑题了,没有想别人家那样从小就需要干活,挣钱养家,吃不好穿不暖的我也确实体会不到贫穷带来了什么,只觉得父母的性格教会我做人要正直,凡事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做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蓝色深海里的心的风景


从小生长的地方,是北方一个最为常见的小村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那种。而我家的房子在村子最南边的一条胡同里,出了胡同,与之一路之隔的,便是大片的田地,沿着田间小路走到尽头,横在面前的是一条宽约四五米的水沟,村里的人们都管它叫‘南大沟',一条有故事的沟。之所以有故事的原因是这里曾淹死过人。

每次回家,都习惯性的去地里走走,大概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有一股乡土气吧,无论身处何地,每当看到大片的土地或成片的庄稼,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天时地利的缘故,我们胡同里的一帮孩子少不了去地里疯跑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初春,地里的泥土刚刚解冻,松松软软,用那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形容是非常恰当不过的了。而此时尚早,未到耕种时节,于是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群孩子在地里疯跑着放风筝的样子。风筝很简易,是用纸和竹片做成的,纸还是报纸,燕子的形状,即使这样也只有一个,一个人放,一群人跟着跑,不停地欢呼雀跃,那个场景现在想来都觉得奢侈。天空湛蓝,纸风筝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最后终于飞的很高,越来越小,一起放飞的还有童年如一汪清水般的纯真和快乐!

那时侯,大人们好像有很多永远也干不清的农活,整天长在地里,基本上是没人管孩子的。天擦黑了如果自家娃还没回家的话,便会站在胡同口扯开嗓门喊,那喊声真的似有魔力,几声过后孩子便不知从哪小跑着奔过来,合着大人的骂声消失在傍晚渐浓的幕色中。

村上春树说过,我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其实是一瞬间变老的。而长大也似乎是刹那间的事。

童年的时光就像是偷来的,匆匆而过,每每回忆起来都賊香贼甜。











丰林秀


现在和儿子讲起我的童年,总以为我编故事,根本不会相信。小时候小麦粉很少吃到,只有过年才吃个痛快,肉更是难得。早上上学就拿块窝窝头边走边吃。只到十岁左右国家施行单干才有白面吃。衣服很少做新的,基本小孩穿大姐或哥穿小的,过年才每人一套新衣,那种穿新衣的快乐心情真的无以言表。学校是土房子,课桌是土坯垒的,上面糊一层纸,二三个年级孩子一教室,上晚自习每人带一自制小油灯,只到上初中才用上汽灯。冬天每个学生自带玉米芯点火盆取暖,大多手脚是冻烂的。夏秋放学是没有太多时间玩的,不是打猪菜就干农活,因为那时农活只靠人力的多,拖拉机也后来才有的。干活很累很累,累到躺地里一动也不想动。不过那时天很蓝,野花很多,随时在草丛里可找到鸟蛋。冬天的雪很厚很白,雾也是白茫茫的,冬天雪化屋檐上冰棒挂一溜,大人会及时弄掉怕伤到孩子,河里冰很厚很厚,那是孩子们的游乐场。童年清贫但也快乐!





雨落野空寂


  童年时家里比较穷,如果再出生早几年,那我是三代贫农,根红苗正。彼时农村刚开始包产到户,很多农民的收入见涨,而我们家是在农场,依然是集体劳作,父母们也不是纯粹的农民,而是所谓农场上班的工人。只是贫穷这件事情是实实在在的。

  父母都算是外来人口,没有老人在身边帮忙照看孩子,而幼儿园还是收费的,父母是承担不起的,于是我在父母上班的时间里就成了野孩子,在场子里到处游荡。有一次,场里有两个年轻小伙拿着汽枪打麻雀,兴奋的我就跟在人家后边帮忙捡打到的猎物,不知不觉就到临近的村子里,到了午饭时间也没回家。那天正好是暴雨过后,河水大涨,等我从临村往家走时,看到场子里众多的大人们正在桥边拉网,我很好奇,问一个人他们在做什么。那个见到我没理我,却向大家高声喊到,我回来了。原来,父母找不到我,发到全场的大人们在附近找了半天无果,怀疑我玩水落水了,如果桥边的渔网拉上来还不见我,场长就要下令所有男职工下河拉网了。其实,幼儿园的费用不会太高,毕竟就是为农场职工服务的,经此一事,我倒为大伙谋得了一项福利,自打那天起,幼儿园免费入园。

  还有很多其它与贫穷人家雷同的故事,比如妈妈为了10块钱借遍全场;我的衣服破了也缝补后要继续穿;上街第一次看到香蕉想吃,妈妈问完价格后,我就乖巧说不吃了;打破一个碗会惹得父母大发雷霆,那可是损失了家里为数不多的资产;手电筒还真就是家里惟一电器。虽然不至于吃不饱,偶尔吃不上饭也是经历过的。

  回归正题,儿时的贫穷对成年之后的我带来的哪些影响呢?

  第一,比较节俭,甚至形成过度畸形的节俭。

  购买任何东西,价格是第一位的,很少考虑品质。当然,东西能不买就不买。有了女朋友之后,她总结我是一年两双鞋,冬天一双夏天一双,衬衫穿四季,冬天内穿夏天外穿。在她的教化下,才开始吃麦当劳、肯德基,当然那时自己依然是不会去的,只是陪她吃才会去。

  第二,买回来的稍贵重点东西,太过爱惜,往往成为摆设。

  按理说,东西买回来得物尽其用才算买得值,才是发挥了东西的价值,获得了最高的回报。但穷人家里出来的孩子,好东西怕用坏了啊,只在必须用的时候才用。结果,往往东西不是用坏的而是放坏的或者放过时了,其实这才是最大的浪废。

  第三,与同龄人交往时,涉及金钱特别敏感。

  无论多要好的朋友,一旦涉及金钱,理性与理智会让我做出正确的行为,但是心底一定会打个小算盘,计算一下自己多付出了多少钱或者受人馈赠了多少钱。不清楚这算不算一个负面的影响,总归是有些小气吧。

  第四,穷过的人,容易被短期利益诱惑,高估风险,忽视长远规划。

  在看得见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做选择时,往往过高估计风险,更多的时候宁愿要眼前的小利,对长期的大利会以风险过高为理由放弃,对可能存在风险带的可能的结果心存恐惧,所以终究难发大财、难有格局。

  当然,这里谈的只是我个人的经历与感受,人和人是不同的,据说某东的老板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单就从其成就来说,人家可没有受到因贫穷而带来的这些困扰吧。  


乐恩的故事


读初中的时候已经十三四岁了,那时候不算是童年了,但是仍有很多事情想起来令人感到悲伤。

人是一个奇怪的动物,年纪愈大,越不能回想往事。尤其看着父母逐渐老去,设想有一天父母驾鹤西游,那种场景应该怎样去面对。

每每想起,不禁令人心情陡然暗淡,情感崩摧。

读初一的时候,有一次中午放学回来,我和我妈讲,我想买一件新衣服新外套。

那时候我妈正在厨房里擀面条做中午饭。她没有理我,继续做饭。我以为他没有听到,又说了一句。

我妈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说家里面就剩100多块钱了,等一下给你50。

我说50不够。

我妈就没有吱声。

又过了很久,他离开厨房到里屋取了100多块钱给了我。

时间太久,具体情形我似乎不太记得了。

好像那天中午连饭都没有吃,骑着自行车就直接去了街上面,买了一件白色和深绿色相间的外套。

后来初一的结束的时候,我还穿着那件衣服和同学拍了一张照片。

但是很多年后,我每每想起那次问我妈妈要钱的场景,我都无法原谅自己。说不出的什么感觉,每次一想起这件事情,心里面都湿漉漉的难受。

说白了还是穷。

贫穷让我考虑过太多的东西,关于生死,关于亲情,关于家庭,关于父母。

不说了,心情压抑沉重。


再见五丁目


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吃不好,穿不好,想买什么东西买不起,想想就觉得自己很可怜。表妹说,你那会儿才多大啊,记得这么清楚?我自己都诧异了,仿佛从懂事开始,贫穷的记忆就如影随形,我以为我忘了,其实多少年来一直念念不忘。

是什么时候有穷这个概念的呢?可能是从买不起学校小卖铺的零食开始的吧。每到下课时,同学们攥着一把零钱,兴高采烈地往小卖部赶,买回棒棒糖、酸梅粉和可以吹的大大泡泡糖,而我只有坐在教室里看书。其实零食比书的诱惑力大很多,可谁叫我没钱呢,妈妈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然匀不出钱用作我的零花。

是什么时候觉得贫穷是一种耻辱呢?兴许是因为有次穿了一条裤兜处打着小小补丁的裤子,被班上的男生嘲笑:“你看他,居然穿补丁裤!”又兴许是因为有次在课堂上吵闹,被无良老师作为反面教材:“你们家的房子啊,就连发达国家人民的厕所都比不上!”

整个少年时代,我似乎都是郁郁寡欢的,没有好模样,没有新衣裳,总是穿亲戚朋友淘汰的旧衣服,穿不完的穿。后来无意中和妈妈说起,不以为然地说:“那会儿的人都苦,又不单是你一个。”我想是吗,到底是因为我过分自尊敏感,还是我家的确太穷?

表妹说,她的噩梦是从父亲生意失败开始的,那时她已经长大了些,每次过年的时候,债主们就毫不留情地追上门来,别人家过年是欢天喜地,小小年纪的她反而是提心吊胆。对于那段历史,我还有点印象,小时候羡慕表妹家比我家富裕,没承想家道中落时,她比我见识了更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大人们都以为小孩子是善忘的,其实有些记忆怎么忘得了,贫穷甚至已成为一个红字,刻入了我们的骨髓。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特别努力特别不甘人后,现如今的我们,已经脱离了贫困线,可是我们的心中,仍然住着一个穷孩子。不管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安稳如何富足,这个穷孩子仍然是面有饥色胆战心惊,时刻担心着会被打回原形。

我们甚至在某些时候仍会受这个穷孩子操纵,像我表妹,现在自己做生意,有时难免会周转不灵,却发誓绝不向人借债,再也不要去看那些债主的无情面目。像我,在别人眼中生活还算安稳,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多么惶恐多么没有安全感,不瞒你说,唯一能给我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数字的增长,金钱傍身的观念已深入我心,一有余钱赶紧又买了一套房子,我想能打倒我的不是众叛亲离,而是身无分文。







君与道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了,时光过得真的很快,一晃就几十年了。那个年代的主题与回忆就是一个穷字,啥都成为一种奢侈品。盆穷给我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羡慕,一种奋斗,一个目标。

记得那时候,家里值钱的东西没有,什么童年玩具、美食没有,玩具就是石头、木头......,其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到河里玩水,稍大的时候就在河里抓鱼蟹和全村满巷跑玩抓迷藏,人家有些钱的家庭,经常会看到人家小孩玩具是买回来,吃的花样太多,呵呵,那个时候就是羡慕[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段时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家米也不够吃[大哭],饭只有晚餐吃,但饭前必须先解决一窝地瓜,否则饭不够吃[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或许,真的是穷人孩子早当家,从小我就知道要奋斗要努力,成大后要好好干。知道吗?那时候我的愿望是长大后要买很多很多豆腐花来吃,买一桶放在家里,我想吃就吃[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小样的!就这个愿望吗?呵呵,你不知道的,那是我那时候很大的梦想哦,小人物有小梦想,但足以支撑起我整个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与美好时光!







大海王699


回头看看,那个时候的贫穷养成了现在自己比较节俭的习惯,因为穷怕了!还有,几年的勤工俭学养成了自己勤劳的习惯,因为后面换了几次工作,每次中间的间隔最长时间都没有超过10台,所以这次疫情宅在家里一个多月,感觉非常幸福。还有因为贫穷,上大学的时候遭受了很多伤害和痛苦的事情,反而让自己树立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目标,我要努力工作赚钱,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别人对我孩子的看法!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每一件事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回首往事,我内心深处其实是满满的感动,感谢生活的磨练让我成长,感谢生活的打击让我坚强!再次感谢邀请,让我突然回到年少轻狂时候的感觉。


平安小李飞哥


童年时,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亲却被小孩子的生病搞得经济和人都非常紧张。父母那时年青事业心强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父母亲工作年年评上先进,妈妈还得过全国三八奖状,妈妈还是县里政协常委。老大才一岁多生病医治无效病故,老二、老四也发烧、结石等生病,我还行瘦瘦的不生病。父母亲钱再紧张也要我们好好学习,等长得稍大后就鼓励我们勤工俭学,利用署假去干活挣学费生活费。我们一个个都很争气地考上中专大学从家里飞了出去,后来我们家仨姐弟全凭自个的努力参加了革命工作,幸福之家让亲朋们都很羡慕,父母也感到很荣光,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才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