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散文隨筆:尋夢母校

尋夢母校


散文隨筆:尋夢母校


三十年己去,彈指一揮間。雖韶華漸逝,青春不在,但對母校的情思卻如陳年老酒愈久愈醇。那種思念、那種渴望的情愫,堆積在心頭,隨時都會象火山一樣迸發。
母校臨沂師專是臨沂市最高學府。87年高考,我因兩分之差沒能進入本科學院,卻幸運地成為母校的一員。兩年的大學生涯,母校伴我渡過了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年華。歷經30年的沿革和擴建,如今母校己成為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校址也幾易其地,由我們求學時的費縣遷至了臨沂北園、西郊。無論是佔地面積、校園環境、辦學規模和教科研成績,均己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建校七十多年來,母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遲浩田、劉導生、薛其坤…群星閃耀,他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成為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中流砥柱。每每談及母校,給校友們帶來的都是自豪和驕傲。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留在我記憶中的母校,依然是在小城費縣的那座背倚鍾羅山,玉溪纏繞,綠蔭籠罩,建築古樸的青青校園。在那裡,留下了我奮進的足跡和青春的印痕,收穫了學業、友誼和愛情…
立夏這天正值週末,雨過天晴,與妻相伴母校尋夢,去感受流金歲月的點點滴滴…


當年從市裡去母校的路坎坷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滿地,坐公交車顛顛簸簸要兩個半小時,因交通不便,每學期僅能回家一、兩次。這次從南坊新區出發,沿濱河大道西行,一路觀河賞景,四十多分鐘便到了費縣縣城。
循著迎賓大道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整潔的馬路,兩旁錯落有致的行道樹,整齊化一的社區,高標準的園林綠化…溫涼河畔花團簇錦、高樓臨立、小橋流水、黛瓦白牆,遠處青山隱現,空中白雲悠然,宛若天上人間,一座南北融合、古今交織的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全然沒有了記憶中破舊落後的模樣。來不及細細觀摩縣城全貌,我急切地駛向座落在文化路上的母校。
"到啦,到啦,終於又見到母校啦!"我激動地喊了起來。車未停穩,便急匆匆地打開車門,跳到車下。
三十年的情感如潰堤般慢慢浸潤開來,思緒漸漸模糊了我的雙眼…

散文隨筆:尋夢母校


校門還是記憶中的模樣,傳統的中式建築,簡單流暢,算不上"高大上",但體現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莊重,兩邊的院牆依舊,堅硬的青石上鐫刻著母校的滄桑。只是郭沫若先生手書的"臨沂師範專科學校"的牌匾已被"臨沂大學基礎教育部"幾個鎦金大字代替。門前的小溪清可見底,幾十年來,一直這樣緩緩地流淌,將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送向遠方。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如今,河岸邊的幼苗己長成參天大樹,它們見證了母校的滄桑鉅變、無限榮光。上學期間,我們曾在林間出操跑步,習武乘涼。
迎門而進,我們細細搜尋著母校那熟悉的一阡一陌、一草一木。這裡沒有假山、魚池、雕塑、長廊,有的只是低調、矜持、樸實、淡定。路東旁的百花園還保持著三十年前的風格,冬青環繞,翠色入簾。一株冠約五米的木香修葺整齊,淡黃色的花蕊競相綻放,散發出陣陣清香。特別是園中那棵巍然矗立的雪松,雖歷經風霜雪雨的浸染,但仍蒼翠欲滴,流露出寧折不彎的崢嶸。園中月季、鳶尾、牡鵑、繡球,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點綴,勾畫出一幅"百般紅紫鬥芳菲"的意境。
這時妻告訴我,這個地方好眼熟,一直似曾見過,我們一起努力回憶著。良久,她從手機裡調出一幅照片,啊,這不是三十年前我們在這園中的一幅合影嗎?照片上的我們在花叢中相依相偎,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臉上幸福的微笑還是難掩初戀的羞澀。那時候談戀愛還是"半地下"狀態,能牽手合影,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夫人系同級校友,兩年時光,卿卿我我,畢業後終成眷屬。站在原址,我們又留下了三十年後相擁相扶的紀念。

散文隨筆:尋夢母校


循著記憶,我們找到了曾經的教室,老屋還在,己閒置多年,只作觀賞,不作教學用了。我趴在窗口貪婪地注視著己塵封許久的黑板,想從中再讀出我們的過往,恍惚間又聽到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兩年時光,這裡曾留下我們苦讀的身影,睹物思人,許多恩師、同學的笑容一一呈現,記憶中的他們還是那麼親切自然。這裡記載著我們的酸甜苦辣,見證了師生真摯的友情。
拾級而上,我們來到當年的學校禮堂,這是一座典型的蘇式建築,青磚碧瓦,古樸典雅,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入校的開學典禮便是在這裡舉行的,老校長蔣柖椿鏗鏘有力的話語至今還縈繞耳際。


"歡迎你啊,新同學,歡迎你啊,新校友,你從金秋走來,帶著成熟了的希望…",開學第一天學校播音員從這裡發出的肺腑之音,還在耳畔迴盪,我的心彷彿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禮堂後面的校報編輯部裡,我們曾挑燈夜戰,揮灑激情,第一次走進文學這神聖的殿堂。作為一名校報記者,兩年的釆編生活歷練了我的文字功底,為以後的工作生涯奠定了堅實的文字基礎。
杏園座落在學校的操場後面,雖成園時間不長,但己枝繁葉茂、果實累累,師弟師妹三五成群徜徉其中,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談愛情…自信溢於言表,笑意寫在臉上,不時傳來銀鈴般的笑聲。
恰逢青年節剛過,這時,學校的喇叭中傳來陣陣歌聲,"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未來,我們是初升的太陽…",團歌嘹亮,響徹校園,昭示著我們的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置身這青春和青澀之中,有種返老還童的感覺,不由的和妻相視一笑,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去看看我的宿舍吧,那是我們初識的地方…",妻邊走邊徵求我的意見。
"嗯,我也想再看看我們的‘小狗窩′呢″。(當年的宿舍還沒實行公寓化管理,日常用品擺放的雜亂無章,同學們都戲侃地稱為"狗窩″。)
與妻相識緣於我的一位室友,他和妻是高中同學,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性格相投,愛好一致,課上課下幾乎形影不離,一次陪他到妻宿舍串門,閒談中覺得共同話題很多,從此便揭開了相約的序幕。可惜啊,這位親密的朋友己於2005年秋遭遇車禍與我們陰陽兩隔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但閉上眼睛,他的音容笑貌還是那麼清晰,往事就在眼前,那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年輕的37歲,想起這些,不由的潸然淚下。

散文隨筆:尋夢母校


走過杏園不遠,就到了學校東北角的宿舍區,可陰差陽錯的是當年的男生宿舍樓現在成了女生樓,而女生樓則改成了男生樓,所以我們只能在樓道口駐足眺望、懷想當初了。
當年的宿舍區也是校園裡最熱鬧的地方,這裡發生過許多好玩而又難忘的事情。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男生樓前的小道是女生打水買飯的必經之路,一些調皮的男生就用鏡子折射女生的眼睛,並喊著"一、二、一"的口號,靦腆的女生捂著眼睛急匆匆走過,吃個啞巴虧算了,但有些剛烈潑辣的女生經常徑直找到男生宿舍理論一番。我們還偷偷觀察過,許多飯量大的女生故作淑女狀,去食堂一次只買一個饅頭,吃完了再去買兩次、三次…這些花絮也為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了幾分樂趣。


回返的途中,經過當年藝術系的琴房,雖己棄用多年,但外觀依然如故,也成了學校的"老古董"。側耳細聽,彷彿仍有悠揚的琴聲來自天籟,這給靜謐的校園增添了幾分優雅。
學校的操場還在西南角,佈局沿襲了當年,只是煤渣跑道早被塑膠代替,圖案設計精美,給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覺。這裡曾是我們嶄露才華的地方,也是畢業考試十項全能的考場,400m跑道上灑滿了我們的心血和汗水。還記得初學背越式跳高,由於技術掌握的不好,我不小心從海綿墊子上摔下,以頭搶地,鮮血直流,在家休養了半個多月才痊癒,至今我還記得當時頭纏繃帶、宛如傷兵的滑稽樣。
不知不覺中,又回到了學校門口。回望籃球場邊那排雪松掩映下的冬青,經過歲月的洗禮,比以前更加蒼勁密實了,那是當年同學們談戀愛的好去處。每當夜幕降臨,戀人們便身藏其中訴說情話。幾十年來,它掩護著一對對戀人躲過了學校保安的"搜查",也用大肚包容藏盡了戀人的悄悄話。
即將離開母校,濛濛細雨飄然而至。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挺拔的白楊、朝氣蓬勃的師範生,還有莊嚴肅穆的校園…這栩栩如生、天人合一的景象恰似一幅唯美的畫卷。
車子啟動的時候,我己是淚流滿面。搖開車窗,頻頻向母校揮手致意,祈福母校芳華永駐、激流勇進,春華秋實、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