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本是公务员,单位计划派遣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大家觉得前途怎么样?

中国襄阳本地事


我的一位朋友,原在工信局任副局长,四十零岁,估计向上当大哥不太可能。幸好,县最大中外合资企业(国资占小股)中方代表换人,他争取到名份,领年薪制五年,后回原单位做调研员,太划算了。


邓航剑


如果你是公务员正科级,派遣到国企副职,义无反顾地去;如果科员或者副科级,慎重考虑去。

为什么正科级义无反顾去?

1.相当于变相提拔。你已经是正科了,只要不是被贬了,派遣到国企副职一般是平调或者提拔,而副县级的国企相对较少,所以正科派遣去的国企一般是相当于正县级。所以副职相当于副县级,派遣你去,等于给你变相提拔了。

2.福利待遇较大提升。一般来讲,属于地市管理的国企待遇是相当好的,副职要比你现在的公务员级别高很多。

3.晋升空间变得更大。受地市国资委管理或者市属国企争职、副职受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在当前国家的选拔干部机制下,正负职再到政府部门任职的机会很多,而且你有公务员的经历,这是加分项。在干部晋升的“金字塔”看,你跨过一个坎,空间越大、竞争相对越小,所以国企副职属于市统一管理干部,晋升空间更大。

为什么科员或者副科级慎重考虑?

1.机会风险很大。如果你是科级或者副科,那么派遣去的国企大概率为县级管理,这类企业往往资质低、业务量单一,受到“特殊照顾”才保证业务量,如果市场化进一步深入,该类企业很容易“被超越”,所以经营风险是比较高的。

2.编制想“要”回难度大。级别较低的国企,正职可能保障较好,但副职想再回体制内的难度会大很多,尤其是当前公务员编制不断缩减,机构编制改革后机构更加精简前提下。

3.待遇提高幅度不大。县级管理的国企福利待遇相对于公务员,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此,在失去编制条件下,去福利待遇没提高太多的话,需要慎重权衡。

小秘建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所有的利弊加到一块东西,争取机会成本最小化,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机关老秘


千万别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坑。说说本老人家亲身遇到的事情吧。曾经负责过信访维稳工作,系统内曾经有老干部上访要求解决医疗费问题,我询问情况后发现,这位老干部曾经是正县级公务员,在位在岗转任企业一把手,结果企业改制,被外地企业全资收购。老干部公务员身份没有了,又是已经退休,没办法按照公费医疗老人老办法执行,纠缠几年,其狀让人唏嘘.......



本老人家


从单位提拔到国企任职,人事关系归口组织部门管理,即属于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可以考虑去,否则平调不建议从行政机关去企业

从行政机关以公务员身份调到企业去任职,可以肯定不是私企,而应该是国企。不过尽管国企属于体制内,在现行环境下公务员一般不会去国企任职。特别是公务员职级并行后,满足一定任职年限可以晋升职级,享受相应的待遇,公务员不到万不得已更加不愿意去国企。

公务员不愿去企业,究其原因是因为调到企业任职后会失去公务员身份,在当前公务员编制日趋紧张、含金量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为以后重回公务员队伍增加了难度。鉴于此,公务员一般不会平调去国企,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在体制内可以视作“贬职”,如果不是犯了错,基本不可能有这种干部交流方式。

从行政机关去国企,正常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即升职。比如在县区,从普通科员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充实到县区城投、经投这样的国企任副职,或者从副科提拔为正科,任国企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一把手”;在市区,从正科提拔为副处,任国企班子成员,或者从副处提拔为正处,任国企主官。无论是在哪个层级,这种提拔方式虽然会失去公务员身份,但其本身仍在组织管理范畴,以后因工作需要有合适的岗位还可以随时调回机关任职,担任领导职务。

由于国企任职不像机关那样有太多的限制,且竞争相对较少,以前有不少有实力、有想法的公务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乾坤大挪移”。这样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通过去国企任职,名正言顺地拿几年高薪;二、增强化基层历练,提高能力素质,同时增加任职资本,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很容易上一个台阶。细心的人查阅一些领导干部的简历,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过去都有在国企任职的经历,原因既在此。

不过现在随着领导干部提拔程序的日趋规范,加上国企限薪、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化,特别是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到国企任职不再像以前那么滋润。国企吸引力的弱化,使得公务员流动到国企的可能性在下降。公务员普遍不愿意到国企任职已是既成事实,哪怕是提拔。

别说是国企,就是事业单位很多公务员都不愿意去。小公单位有个科长,领导有意提拔他到二层副处级事业单位任职,他都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在机关下一步也能解决四级调研员,加上现在去下面二层不太好做事,以后想回来还要看机会,要空间没空间,要实惠没实惠,还不如留在机关解决职级。

这位科长普遍代表了当下公务员的心态。因此,像题主这样能不能去国企任职,要看题主自身情况。如果题主有强大的关系,自己又想有所作为,能提一级可以考虑去,这对题主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反之,建议题主慎重考虑,迈出这步眼下是拿着高工资,看着挺实惠,以后万一企业效益不行想回又回不来,到时候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80后小公


编制变不变?编制不变么,去好了。编制工作变,要慎重。

1. 年纪50以下,我觉得不考虑,国企倒闭你下岗,接下去10年你怎么办;

2.年纪50以上,考虑,企业怎样?燃气、水垄断的,去好了。企业不好么,算了,不要冒风险,安安稳稳拿退休。


迪荡


很明显,政治资源已达上限,在现有的位置上也临近换届的阶段。

交流到大型企业任副职,看似丢了乌纱帽(很多人认为只有行政机关才算官),其实捡了大便宜。

去吧!年薪百万还有一笔可观的接待费由你支配,这辈子够你花了。


不羁的农夫


估计是国资委一类下属有国企的机关。副处级以上公务员可以和事业单位、国企进行干部交流,从公务员交流到国企其实例子很多了。如果说年龄已经到了坎,再公务员队伍里提拔机会有限,去国企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国企高管是年薪制,公务员的死工资是比不了的。


轻扬嶙评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题:公务员从机关单位调任到国企任职,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毕竟服从组织安排也是我们体制干部份内工作;如果有的选择,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1.职务晋升

如果题主去国企任副职高管算是职务晋升,可以考虑去;尤其是单位有把你作为国企一把手培养的打算的话。

如果题主一心就想混体制,就在机关好好待着,因为一旦选择去了企业任副职高管,再想回单位,大概率得混到一把手的位置才有可能(尤其是在国资上市企业)。


2.企业情况

如果企业是一级单位(尤其是集团母公司)且单位经济效益比较高,可以考虑去。

为啥?

因为去了这类单位,虽然没了公务员身份,但是这类企业福利待遇比公务员好太多,尤其是后续保障跟得上,不用担心下岗再就业(二级子公司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容易导致原先职务撤销;经济效益差的很容易在改革过程中,造成下岗待就业的局面)。


3.工作压力

当下体制内的活是越来越难干了,工作量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加班也成了常态化,尤其是在一线基层部门,更是苦逼。

企业相比机关单位,那就轻松自由多了,尤其是财务报销方面更是透气。


总体而言,如果题主想工作轻松一点,收入多一点,不看重仕途,那么可以考虑去国企任职;如果题主还是喜欢在仕途上发展,那就继续在机关待着。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事业单位搬砖狗


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你的发展空间更大了。当然,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企业重业绩,效率,工资与利润挂钩。


高友德


话少理端。调去企业你的职务是副职高管,什么级别我不清楚,你目前在公务员队伍里职务在哪个层级,你没有交代清楚。你的年龄没有交待清楚。我认为一是你首先要理解上级派你去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看你的年龄差不多了,给你一个归宿,那你一定要去。二是如果你还很年轻,也已经到了很要害的岗位,或者到了正科岗位,那我就不建议你去。三是如果你目前在副科岗位,也很年轻,我建议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