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流浪地球》的火爆,是刘慈欣个人的成功,而非科幻文学在中国的成功。

科幻在中国一直小众和冷门,一方面有意识形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土壤。

多数国人对非历史架空类幻想题材的阅读,喜好玄而又玄的描写,追求个体极端强大,比如修仙,最好能脱离我们这个宇宙以及相应物理和化学规律……而这些都不是科幻所有的(美漫的超英另当别论,那不属于文学范畴,超英这类题材在科幻小说中属于小类)。

科幻虽然是通俗文学,但经常被赋予各种意义和人文关怀,对未来的思考、反乌托邦、环保等等,而这些同样不是中国人愿意在通俗阅读中看到的。

对“反乌托邦”这一条必须多说几句,我一直认为这是科幻小说的天然使命。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就有很强的反乌托邦色彩,但电影化之后全变了,其实小说和电影只是设定相同,讲的完全不是同一个故事。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我先前跟人交流,有人指出“反乌托邦”是一流科幻,Pulp sci_fi这类只考虑销量。

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但必须提醒国外科幻已经高度细分化,有个非常特殊的子类“剑与星球”。

这一类科幻的基本套路相同,都是某人穿越去其他星球,外星种族处于比较原始的冷兵器时代,其中一定有人类种族,并且必有美女。

至于穿越过程是否合理,人类在异星能否呼吸,如何摄入身体必需养分,这些都不管,就是一顿耍剑一顿干,说是科学幻想,只有幻想,没有科学。

简单地说,这类科幻属于地摊文学,不过也有佳作,比如前几年引进国内的电影《异星战场》,原著《火星公主》就是这一类,而这类科幻多年前在国外也没落了。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事实上,反乌托邦表达是科幻文学得以诞生和繁荣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看作一个单独类型。

近年有三部小说因改编电影而被国内熟悉,《分歧者》、《移动迷宫》和《饥饿游戏》,进一步细分属青春反乌托邦,因主角都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从《流浪地球》说起,为什么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

反乌托邦在中国社会吃不开,因为我们的社会治理追求这样的设定,首先有个说一不二的君主,睿智贤明文治武功德化四方,在他治理之下社会井井有条,国家机器廉洁高效,粮食每年都能丰收,人们谦和有礼兄友弟恭男有分女有归,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过着幸福生活……

这是中国人数个世纪以来在封建统治秩序之下,多数个体与贫困和食物匮乏艰苦斗争而产生的朴素追求,这种追求刻在基因里代代相传。

绝大多数中国幻想小说都是这个路数,区别只是主角身份不同,可能是君主本人,可能是君主子嗣,也可能是逆袭上位的一字并肩王。

综上所述,科幻在中国难有前途,因为国情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