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轉板制度長期將不利於新三板市場發展

昨天新三板轉板制度落地,很多企業家朋友諮詢了新三板的問題,大部分問題如下:1、我是否要考慮掛牌新三板,還是直接準備IPO?2、新三板市場未來流動性如何?3、新三板能否給到企業高估值溢價?4、進入新三板精選層後是否要考慮轉板?

這本質上是一個問題,就是:新三板市場長期來看是否會有發展?

我的回答是:因精選層、轉板制度的落地,新三板市場短期將迎來利好,但轉板制度長期一定是不利於新三板市場發展的。

那麼,為什麼說新三板轉板制度長期將不利於新三板市場發展呢?理由如下兩點:

轉板制度長期將不利於新三板市場發展

第一,新三板轉板路徑過長,優質企業無需掛牌新三板後再轉板。按照制度要求,精選層的企業可以實現轉板,而企業進入精選層之前,你首先要成為創新層的企業,並且在創新層連續掛牌12個月。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是幫轉企業融資發展,在註冊制的環境之下,對於尚未掛牌的優質企業而言,完全沒必要先掛牌新三板後,再首發進入精選層,再進行轉板。這樣做對企業而言,多此一舉,也將付出更多的財務成本和時間成本。

轉板制度長期將不利於新三板市場發展

第二,轉板制度必然造成大量的存量優質新三板企業流失。我們對比一下目前科創板與新三板的上市掛牌要求,以及投資者門檻(科創板50萬、精選層100萬)。可以發現,精選層在掛牌要求上是低於科創板的,投資者門檻是高於科創板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與新三板精選層相比也將如此)。所以,目前來看,企業所關心的新三板精選層流動性以及上市後的再融資功能,都是無法和科創板以及註冊制改革後的創業板相比的。新三板存量優質掛牌企業完成首發進入精選層後,也必將會盡力申請轉板。

基於以上兩點,優質企業會直接申請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IPO,同時,新三板市場存量優質企業又將逐漸流失。在一個市場中,當缺乏優質資產後,必然也將不會得到更多的資金關注,這樣又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新三板市場長期發展的破局點在精選層,

精選層要找準自己的獨立定位,決不能成為鏈接新三板與科創板、創業板的“橋樑”。要給到更多新三板掛牌優質企業區別於科創板、創業板的政策扶持。留住存量優質企業的同時,吸引更多增量。只有這樣,新三板市場才可以持續的、健康的發展,才具備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