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我要媽媽,我不要上學!""嗚嗚嗚,我不要你走……"許多孩子上學時,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第一次上學,是父母與孩子上演拉鋸戰,兩者拉拉回回的漫長戰役。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透露著傷感的氣息,家長第一次送孩子上學難免會有緊張,再加上看到孩子不停地挽留哭泣,心都操碎了,但沒得辦法,只能夠狠下心去送孩子上學。想起我第一次送寶貝上小學,他黏著我,哭的很用力很大聲,抱著我怎麼也不肯撒手,怎麼全都聽不進去,真的是一場艱難的離別。我看著他哭得那麼傷心,心都軟了,竟有點束手無策。

在孩子小的時候,首次離開家長,獨自去上學總是狀況百出。基本上很少孩子可以很淡定地去上學,免不了依賴父母,對上學充滿排斥和恐懼。而家長為了成功為孩子去上學,無計不出,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用"連哄帶騙"的方式把孩子帶到學校,悄悄離開。

殊不知,這種方式雖然能讓家長成功脫身,但不告而別卻加深了孩子的心理陰影,在家長走後孩子將要承受一段最難熬的時光。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為什麼不能"連哄帶騙"

1、傷害親子間感情

"爸爸媽媽,如果你走,請一定要先告訴我,儘管我真的很難過。"如果家長一聲不響地離開孩子,孩子心智脆弱,他不知道是因為,家長一定要讓自己上學才會這樣,而是想到了許多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猜測家長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把自己拋下了等等。引發了孩子的這種想法後,家長長期如此,不做解釋的話,孩子在一天天默默地上學中會更加強這種想法,傷害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孩子可能會明白當初家長的苦心,但那時候被騙的苦悶心理是永遠無法治癒和彌補的。

2、挫傷誠實的意義

"連哄帶騙"的方式雖能有效達到目的,卻喪失了過程的有益性。

家長為了達到目的,就可以欺騙孩子,可能讓孩子削弱誠實的意義,也使家長的形象受損,讓孩子有"原來爸爸媽媽也會騙我的"的難過想法。

家長切不可因為一時所需,而欺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反應。誠實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品格,家長也應從自我做起,如果在上學這件大事上"連哄帶騙",孩子便會銘記很久,帶上烙印。為了孩子性情和品格的良好發展,家長不宜"連哄帶騙"。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連哄帶騙"給孩子造成傷害

1、孩子會有落空感

"連哄帶騙"的方式像是一劑甜味炮彈,期初讓孩子心懷滿意地接受了,後來卻經歷了一個失望落空的階段,會更加深孩子的受傷。家長們為什麼會用"連哄帶騙"的糖衣炮彈呢?可能是實在沒辦法了,也可能是一廂情願地想滿足孩子,不想孩子感到一絲的難過。但是,即使面對孩子痛哭流涕,悲傷不已,家長也不能被此同化,也跟著傷感,而是給孩子傳遞快樂的能量,"儘管媽媽也想你,但是,上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能參加很多活動,認識很多朋友,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這樣,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面去思考,當孩子的注意力逐漸不再是離別後,父母的離開會順利得多。

不用刻意掩蓋悲傷的離別,而是正視孩子的難過,家長不是為了不讓孩子哭而"哄騙"他,而是用積極的正能量去引導孩子。如果實在不行,也要狠下心,明確地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但現在我們必須要上學,很多像你到了這年齡的孩子都是要去上學的,知道嗎?。"這樣,把孩子此時的心情重複地說出來,讓孩子感覺得到,爸爸媽媽是能理解你的,但上學是一件必須的事。

2、孩子對上學的更加畏懼

"連哄帶騙"是一種粗略的技巧,只有讓孩子懂得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才有最終意義。孩子不肯去上學,家長要給她解釋學校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學,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模擬學校的環境提前讓孩子適應,或者給他們看有關的影視資料,在孩子對學校有所瞭解後,其畏懼心理減少,便更能乖乖去上學。

孩子之所以害怕上學,是因為他們對陌生的環境有著未知的恐懼,是因為對學校的不熟悉而產生的,只要讓孩子瞭解了為什麼要上學,學校是怎樣的,孩子就更容易接受與父母的離別。

像許多早年接觸課外活動、興趣組織多的小孩,他們更早地瞭解到與人合作、相處是什麼樣子的,在上學的時期不會感到過多恐懼,而是對未來的學校生活充滿了期待。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怎麼樣孩子順利上學?

1、訓練孩子的適應能力

家長們可以在上學前一段時間開始訓練孩子的獨處能力,如果孩子平常就喜歡一直賴著家長,那在這時候就要狠下心來讓孩子習慣父母不在身邊。在上學前,循序漸進地劃分每天孩子獨處的時間,或者讓他到外界跟其他叔叔阿姨和孩子接觸,總之,要慢慢地培養孩子離開家長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在外時,也能適得自然,不要老是想爸爸媽媽,反而專注不了面前的事情。在這樣的一段訓練過後,孩子不會因父母的離開而感到焦慮不已,更能適應外部的世界,從而為到一個陌生環境上學打好基礎。

培養孩子自處、自立的習慣是終身受益的,這種品質在孩子未來成長的路上也必不可少。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2、家長需要堅定原則

家長看到孩子不情願去上學,還哭得可憐,不能就此軟了心。在平常的一些事情上也是的,只要是規定好的原則,家長就要堅定地執行,不能因為孩子怎麼樣了就心軟放棄。這樣,孩子就會明白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如果是原則問題他們一定會堅持到底。這樣,像上學這類事情時,孩子看到家長溫和卻堅決的態度,就會明白上學是一個必須遵守的事情,感覺到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後,孩子就會自覺地停止哭泣,轉而安慰自己要加油了。

家長堅定的態度也會改善孩子對上學的態度,既然爸爸媽媽那麼堅持要我去上學,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信心,讓孩子也努力去達成這個目標。

俗話說,看著孩子長大,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過是目送著他的一次又一次的遠離。小時候,是孩子捨不得父母,特別是在第一次上學的時候,作為家長總是頭疼不已。但這又何妨不是甜蜜的負擔呢?只要做好孩子的安撫作用,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就可減少其未知的疑慮心理。我們送孩子踏上一個又一個的人生臺階,為的是其更加燦爛的未來!

中國父母的失敗:為了孩子上學“連哄帶騙”,卻不知有多大危害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