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歷史年代是晉朝,晉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為了請罪一大早王導帶著王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等候皇上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希望周顗能替他說些好話,便小聲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結果周顗當沒聽見,昂首走進宮去。周顗到皇帝,說王導是個忠誠的臣子,說盡了好話,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顗喜歡喝酒,在宮裡喝醉了才出來。這時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周顗,周顗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系肘,應該是說放到衣袖裡,古人的長袖裡一般有個兜,用來裝東西)。"出去後到了家,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歷史記述,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還是沉默。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才發現周顗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維護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來而已。王導想到自己

不負責的沉默,一股強烈的負罪感湧上心頭,王導回家後對家人說:"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的不作為而死。幽冥之中,我對不起這個良友呀!"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這句諺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王導怨恨伯仁,可是沒有殺他的意思,問題是因為王導的怨恨,導致了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王導有間接的關係。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裡面的伯仁指的是誰呢?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聽說過這句諺語,對諺語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這裡說得伯仁,就是歷史上的周顗(晉朝是中國漢朝下個朝代),而裡面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指的是王導(也是晉朝名臣),周顗和王導是好朋友,生死之交。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細述:周顗出生在門閥士族,在當時來說,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這樣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貴的,同時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歷史上的周顗在司馬越之子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晉朝時期門閥士族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一時期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其中在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門閥士族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這時候的門閥士族,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了皇權,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無法忍受的。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周顗與王導同朝為官,王導是東晉的朝臣,周顗進宮見晉元帝,細述王導的忠君愛國,認為決不可錯殺忠良。面對這樣的奏章,王導痛哭流涕,就說出了"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就是之後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吊哀伯樂》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歷史是一面鏡子!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胡人趁機起兵作亂,整個中原地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互相混戰的動盪時期。

《國傷》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用中國傳統文化《詩詞》來緬懷歷史上的高尚愛國名將軍。

《城恨》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我們的民族擁有燦若星漢的經典詩篇,在我們的國度裡無論童叟都能唸誦幾句古典詩詞。50、60後到00後,都有著咿呀學詩的共同經歷和共同文化記憶。正是這共同的文化記憶構成了文化傳承的大眾基礎,所以有關詩詞的綜藝、雜誌、節日等能夠靠著熟悉的陌生題,大面積地喚起大眾的參與感。

傳統文化積澱深厚當然是一大加分項,但更起決定作用的是有無創新,能否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我們讀古詩詞是以古典的眼光重新審視現代生活,讓“撒鹽空中差可擬”的庸俗貧乏中多一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詩意審美。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分享一下知識

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文化才有能力參與世界的角逐。希望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詩詞被改編,更多被忽視的作品跳出歷史的窠臼,煥然新生,讓經典詩詞永遠流傳!

《從軍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聲明:選自網絡文章和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