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券業年度排名前瞻:自營業務貢獻大 前三仍存變數

(原標題:券業年度排名前瞻: 自營業務貢獻大,前三仍存變數)

臨近年底,券商2019年全年業績的全貌愈發清晰。數據顯示,前11個月,36家A股上市券商業績實現同比雙增長,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10.42億元,實現淨利潤786.21億元。市場據此預判,上市券商全年業績靚麗在望。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前11月的單月經營業績發現,自營和投行業務正在成為券商的核心競爭力。

券業寒冬裡送來溫暖的還有政策:重組辦法修訂、券商搭橋紓困非銀流動性緊張、科創板持續推進、建設航母級證券公司等政策陸續推出。但即便上述利好加身,資本金實力、業績情況仍是券商的立足之本,在外資券商入華,國內行業洗牌的時候,誰將“先發制人”?

記者梳理前11月的單月經營業績發現,從排位來看,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前三位次尚有變數,中信、國君已鎖定兩席,海通、廣發、華泰、招商等在激烈競爭僅剩的一個位置。

自營成最大貢獻者

回望過去11個月的單月業績,券商業績多圍繞自營開展。證券市場回暖,影響著今年全年的券商業績。截至三季度末,上證綜指與深證成指較年初上漲約16%和30%。

自營在年初即成為券商業績轉好的主力。據中銀國際證券,2019年一季度36家上市券商實現自營業務收入429.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6.42%,收入貢獻幾乎佔據半壁江山。而4月行業自營業務整體經營環境轉冷,導致上市券商4月經營業績出現分化。

三季報也揭示出這樣的結果,並且這種情況有望延續至年報。Wind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約850億自營收入,約佔全部營收三成。

自營收入以外,投行業務在年內逐漸回暖。2017年下半年延續至2018年的IPO審核趨嚴,一度令中小券商難為“無米之炊”,但伴隨科創板開市、平穩運行,券商投行業務業績得以增厚。不過,投行業務馬太效應明顯,其仍是頭部券商的主戰場。

據Wind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實現237.44億元的承銷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24%。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該項業務營收淨利排在前列。廣發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榜上有名。

中信國君鎖定前兩位

圍繞著打造航母級券商、支持頭部券商做大做強下,政策偏向不斷利好頭部券商。

今年前十一個月,中信證券共實現營收215.87億元,同比增長9.97%;淨利潤102.44億元,同比增長24.82%。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依次排在其後,均實現逾百億營收。

多家券商上述兩指標呈現同比上漲態勢。但也有券商增長乏力。據Wind,今年前11月,申萬宏源營收、淨利累計同比下滑,且跌幅均在10%以上。華泰聯合證券營收、淨利潤累計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均逾三成。方正證券營收同比微降0.22%,淨利潤同比減少16.68%。華泰證券前11月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微降6.16%。

券业年度排名前瞻:自营业务贡献大 前三仍存变数

券商前11月營收及淨利潤情況(數據來源:WIND)

雖然頭部券商在行業洗牌中已經處於優勢地位,但頭部券商們一刻都不能放鬆,激烈的競爭發生在排位賽中。前三位次尚有變數,中信、國君已鎖定兩席,海通、廣發、華泰在激烈競爭僅剩的一個位置。

中信證券的頭把交椅似乎已經坐穩了。在今年前11次券商業績月考中,營收指標上,中信證券已經累計7次“考第一”;淨利潤指標上,中信證券累計5次拿下首位。

在月度營收方面,國泰君安表現優異,累計三個月排在首位,華泰證券年初曾反超上述兩家坐上頭把交椅。此外,廣發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在該項指標上曾入前三甲。

淨利潤指標的變動幅度則大於營收,今年前11月,中信證券曾5次單月淨利潤總額排在首位,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也曾排在首位。

頭部券商馬力十足,部分中小券商也走出獨立路徑。其中今年上市的南京證券表現搶眼。今年前11月,南京證券實現營收16.41億元,同比增長145.18%;淨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782.31%。

“證券業格局遠未固化,激烈競爭將延續。在資本市場由點到面深化改革及全面開放中,頭部券商定力更足,市場將加速分化。”華金證券分析師崔曉雁表示。

北京某中型券商首席非銀分析師告訴記者,在金融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國內券商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需要有一兩家券商構成證券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證券行業對外開放的內在要求。航母級券商要有與此地位相匹配的能力,衍生品業務、機構業務定價等,國內龍頭券商也要加強創新業務的能力。”上述分析師稱。

關注股質等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12月單月業績尚未出爐,全年業績尚存變數。其中,資產減值準備等指標值得關注。

從三季報情況來看,東方證券、西部證券、國信證券、長江證券、中原證券、興業證券等券商在發佈三季報期間,同時披露了前三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情況,股票質押回購和債券自營業務損失較大。

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三中一華”集中在科創板或IPO項目上“碰壁”,而中小券商則多折戟發債、資管和股票質押等業務——萬聯證券、廣發證券、網信證券3家券商在3個月的時間裡均被處罰了兩次。財富證券年內領了3張罰單,涉及經紀業務、資管業務、股票質押業務。國融證券債券、資管業務雙雙被停。

年內上市券商南京證券(601990.SH),業績亮眼的同時,受罰情況也較突出。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向公司下發正式的紀律處分決定文件。上半年為其貢獻10%營收的股權質押業務,被暫停新增業務3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