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四川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肖代君:讓患者有一個好的心情

四川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肖代君:讓患者有一個好的心情

四川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肖代君:讓患者有一個好的心情

肖代君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5日訊(記者 周鴻)“對患者的治療和生活上的照顧要不斷的細緻。”每一次進艙,肖代君都會及時總結。“方艙醫院都是輕症患者,治療壓力並不大,最關鍵的工作是如何保證病房的秩序,以及如何安撫患者情緒,讓他們能自我管理。”

唱歌、運動,陪患者聊天,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這肖代君和同事使用最多的辦法。在肖代君等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目前病人的情緒穩定,各方面也越來越好。部分患者達到了出院標準,正等待最終檢測結果。

四川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肖代君:让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情

肖代君正在給患者測體溫

“震後兒童” 填報志願義無反顧選擇護士

肖代君是綿陽市中心醫院護師、災害護理預備隊隊員。男護士雖然有,但比起女護士,數量就很少了。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源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5.12汶川地震發生時,與北川縣城僅一山之隔的肖代君在這場災害中倖免於難。全國各地的支援幫助帶給14歲的他戰勝災難的勇氣,作為“震後兒童”他還有一段遠赴異國療養身體的歷史。

“我能在5.12汶川地震中活下來,源於全國醫生、護士、消防、軍人的無私奉獻。”在大學志願表上,肖代君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護士,想用這個職業反哺社會。

此次疫情發生後,肖代君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援湖北醫療隊。“看到第一批隊員傳來的好消息,自己很受鼓舞。”肖代君比常人更明白此行的目的和意義。“國難當前,全中國人的命運都在一條線上,只要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讓肖代君有些內疚的是他覺得自己“沒心沒肺”。原來,當他接到前往武漢的消息後,很快就睡著了,而自己的妻子卻在一旁擔心了一晚上都沒睡。臨走之際,他和妻子來了個大大的擁抱,是安慰也是讓妻子不用擔心。

“好的情緒能幫助病患康復”

方艙醫院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人要管好幾十個人。剛開始肖代君覺得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這麼多病人要怎麼管?

“全程觀察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規範治療操作,一日三餐,心理疏導,甚至還要幫著患者張羅生活用品……”肖代君介紹,對病人來說,在方艙醫院不像在家裡,要什麼有什麼,而作為護理人員穿著防護服進行護理操作難度也增加了不少。但醫護人員和患者都在為戰勝病情共同努力。在肖代君的帶領下,方艙醫院裡生活頗多豐富,患者們隨著音樂節唱歌、跳舞,活力滿滿,促進身體更好更快地康復。

肖代君說,方艙醫院都是輕症患者,治療壓力並不大,最關鍵的工作是如何保證病房的秩序,以及如何安撫患者情緒,讓他們能自我管理。

張大叔是方艙醫院的一名患者,是綿陽江油人,常駐武漢。今年春節本想著從江油將自己80歲的老母親接到武漢一起過年,沒想著遇到這樣的事情,自己現在在方艙醫院,不能照顧母親,滿心的愧疚和自責。

在瞭解情況後,肖代君只要空閒下來就會用四川話和張大叔聊天,寬慰他,讓他安心治療。“好的情緒能幫助病患康復,張大叔現在情緒良好,主動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還主動幫著醫護人員分發物資等。”肖代君說。

每一次進艙,肖代君都及時總結,對患者的治療和生活上的照顧也越來越細緻。目前病人情緒穩定,各方面也越來越順。肖代君說,部分患者達到出院標準,正在等候檢驗結果,這些都鼓舞著更多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患者康復出院的背後,則是像肖代君這樣的醫護人員艱苦的付出。(圖由綿陽市中心醫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