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18年4月以来各大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把钱放在哪个银行比较好?

银行小学生


题主,应该是理解有误,2008年4月12号以后,存款利率上限逐渐的放开,但是影响的主要是大额存单利率,普通的存款和定期存款没有大的调整。

现在说说4月份以后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政策

在博鳌论坛一个行长提出了关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仪题后,4月12号银行自律机构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这个话题,在会议过后,各个银行都分别有了动作,要调整的就是之前不温不火的大额存单,目前比较高的银行,基本上都突破了上浮50%的上限,最高达到55%,但是大额存单最低20万的起点,导致这个产品一直很尴尬,主要的使用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大额存单的话,建议选择股份制银行。

上面是调整过后,招商银行大额存单,三年期最高可以到4.13%,但起存金额要求100万。

这个是我们当地建行的利率政策,相对来说,股份制银行的政策调整比较快,国有四大行相对低一点。

再来说普通的定期存款放在哪个银行比较好

这个问题说过很多次了,对于一些普通的定期,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农商行利率政策是最高的,在4月份以前就是这个趋势,这三种银行处于第一梯队。

举几个例子对比一下

1.我们当地的某国有银行,定期存款最高只有3.99%。

2.我们当地县级市的农信社

普通定期存款最高已经可以达到4.5%,要高出国有银行一大截。

3.外地的城商行

这个就厉害了,五年期定期能达到5.5%,目前已知最高的,别的银行都望尘莫及。

所以说,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你可以找到两个结论:一、4月份以后产品政策调整主要是大额存单为主,调整幅度比较高的就是股份制银行。二、普通定期存款和四月份政策没有什么大关系,一直都是以农信社和城商行最高,而且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如果你的理财观念仅限于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选择我说的就可以了。


不立而立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京东金融里面显示蓝海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5.5%,远超过余额宝和定期理财产品,把钱存到银行又成为大众理财的新选项,那么,到底存到什么银行好?怎么存款才保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普及一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存款保障机制,我国2015年5月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条例要求境内所有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同一保险机构对于用户存款风险在50万元之内(含本金和利息)进行绝对赔付。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机构下设在人民银行,因此保障性非常之高。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国内注册的银行,50万元之内的本金和利息是绝对安全的,所以,低于这个额度可以选择利率最高的银行进行存款。

定期存款的利率是锁定的,也就是说一旦您存了,期间国家利率调整和您的存款就没关系了,除非您提前支取后重新存入。


那么不同额度,不同资金说用需求如何安排存款?

1、根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安排

如果您的现金流充沛,有资金长期闲置,建议您选择5年期的存款,毕竟5%以上的利率,即便国家今后进行调整也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但是存款额度要适当进行控制,因为5%以上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中低风险理财产品,银行的存贷差变得很低,银行的运营风险就会增大。

2、分散多家银行防范风险

如果闲置资金量比较大,可以把资金分散到多家银行,尽管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同一家保险机构赔付总额共享50万元,但是两家银行同时倒闭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的。

3、配置多类资产保障灵活性

定期存款最大的弱点就是流动性差,一旦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支付利息,对于长期存款提前支取就很不划算了。所以,不要把资金全部放在长期存款里,适当配置一些货币基金、短期理财产品等,在保证收益的同时,能够方便取现。

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注理财,请关注天涯孤行者!


互金直通车


先说结论,50万元以下存款不管放在哪个银行都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的,所以说把钱放在利率更高的银行最好。而进入4月以来,地方银行和农商银行的普通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都有所上调,而国有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只上调了大额存单利率,且上调幅度不如前两者大,所以目前来说把钱存在地方银行和农商银行更好!

  • 4月以来利率上调的原因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就存款利率市场化问题发表主要讲话,此次讲话表达出的意向就是虽然目前我国依然存在存款基准利率,但是利率市场化是现实可行的方式,而且也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另据外媒报道,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

所以,目前各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国有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只上调了大额存单的执行利率,暂时并未对普通存款利率进行上调;而地方银行和农商银行不仅上调了大额存单的执行利率,也同时上调了普通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

  • 各大银行利率上调幅度如何?

第一,根据目前上调情况来看,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国有银行大额存单相比央行基准利率最高上浮45%,也就是说目前国有银行在售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2.175%、2年期大额存单是2.94%、3年期是3.85%。

第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4月份新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0%,以招商银行为例,大家请看下图,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0%、5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5%、10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0%,招商银行3年期利率最高可达4.13%,比目前余额宝的预期收益率都要高!

第三,地方银行和农商银行新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以我所在的地方银行为例,6个月1.95%、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25%、2年期3.15%、3年期4.2625%,农商银行的利率基本一样,甚至还会更高;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话,参照下图某地市农商银行实际执行利率,活期0.42%、3个月1.54%、6个月1.82%、1年2.1%、2年2.94%、3年3.85%、5年5.4%,比很多大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高,可以说是极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进入4月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高收益存款产品,但是目前来看地方银行和农商银行的实际执行利率更高一些,大家如果想要存银行定期的话,尽量还是选择这些小银行更能取得较高的利息!


奇葩财经说


你所谓的好,指的是收益高还是安全高呢?或者是收益安全兼顾?

首先我们来说下存款收益。

从4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利率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大额存单的利率上浮空间更大,目前有一些小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率已经上浮到55%以上,实际执行的利率达到4.26%以上。

就算不是大额存单,有些小银行普通的存款上浮利率也很大,比如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就达到了5.5%,相当于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百分之百。

那在这么多银行当中,哪些银行存款利率是最高的呢?

就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在实际的执行利率当中,民营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是最高的,比如蓝海银行五年期的定存利率就达到了5.5%,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也有达到5%左右的存款产品。


其次是地方农村信用社(包括农商行)



再次是各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


最后是国有六大行跟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差不多是一个水平。

所以从存款收益的角度来看,民营银行跟各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利息是最高的,这当然是最好的。

我们再来看下存款安全性。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如果存款在50万之内,不管你存在哪家银行都是绝对安全的,当然,这50万里面包含本金和利息,就算银行破产了,这50万还是可以拿回来,因为银行有存款保险条例保护。

那超过50万的存款该怎么选择呢?

其实按照目前我国银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超过50万的存款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在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经济危机前提下,超过50万的存款基本上银行都可以正常赎回。

如果你有心理上的担心,你可以把超过50万的存款部分分散在不同的银行,但是分散投资又有一个不好,那就是资金会弱化,将钱化整为零,存在不同的银行,你跟银行谈判利息的砝码将会降低,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息。

所以你也可以把超过50万的部分一次性存入国有六大行 (工农中建交邮),这六大行是国有控股,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大而不倒的地步,也就是说这五大行几乎没有破产的可能,除非国家主动把它们关闭。


贷款教授


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银行存款利率正在上调,难道这是为了应对银行资金流通紧张而想着吸引人们存款的法子吗?

可是从另一方面看,利率的上浮会缩小银行方面的收益,他们真的要为此不惜利益打一场价格战嘛?恐怕他们想这么做,央行方面也不会允许的,毕竟这破坏了平衡的市场规则,银行利率的上调依然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那么话又说回来,银行利率上浮了,你会把钱存在银行吗?

1.传统用户保持现状

针对这一问题,小编问了一下身边的一个朋友,他表示他本来就把钱存在了银行里面,所以银行利率上浮了他并没有在意过。没错,有的用户较为传统,这里的传统就是指一直以来都是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的,除此之外,还有的用户并没有其它的投资打算,故谈到开头所说的问题时并没有特别的看法,存银行就存银行呗,这似乎成为了这类人的一个习惯,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2.吃利息的感觉很棒

还有的人喜欢把钱抓在自己手上,他们或许很享受这种拿钱的快感。另外,家里有保险箱的人绝对也是存在的,他们把现金放在自己身旁也能获得一种安全感。但就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钱干放着是有可能贬值的,不去利用它们怎么能做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

于是面对上浮的利率,他们可能会动摇。的确,能享受到比以前更高的利率,为什么不把钱存银行呢?吃利息,躺着不用操心的赚钱足够诱惑到一部分人。

3.投资理财也不错

即使上调了利率,还是会有人不满足于现状。当然,有的银行上调利率是认真的,但也有的银行并没有跟随这一潮流,这都无关紧要了,因为还有其它的选择,比如买各种理财产品。毕竟纵使利率再怎么上调,总体看来还是有些低,尤其是在和某些理财产品相比的时候,这种上浮的利率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难免也还是有人不会去把钱存在银行。更何况有的产品就是银行自己推出来的,这也是他们吸引资金的一种方式。

如果是你,你会在存款利率上浮之后把钱存入银行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就小编个人而言,存款进银行这个选择还是算了吧,因为想去好好理一下财啦。不过银行会因为没有流动的资金而倒闭吗?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哪怕是购买理财产品,其最后的结果也是银行拿到资金,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如果您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关注懂财帝微信公众号(ID:znfinance),一个沉沦财经十年的媒体人,一个混迹证券与PE多年的投资人。用最轻松的笔墨,嬉笑怒骂,说人话,聊财富,话投资,谈人生。


懂财帝


自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银行的每个存款账户都能有50万元本息总额的保障,所以在保障额度之内选择利息越高的银行越好。


2018年四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左右,股份制银行上浮50%左右,而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上浮55%。


对于存款来说,存款利率也与上述标准类似,四大行利率最低,股份制银行会略高,而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往往更高。山东首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就达到了5.5%,堪比理财收益。


对于储户来说,不能一味追求高利息,还要考虑流动性和是否便利。需要合理配置资产,不能将存款都放在同一家银行。


银行大额存单有门槛,需要20万或30万资金,小额资金如果希望获得高收益就需要考虑三年期或者五年期存款。


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更加灵活,并且有更高的存款利率。


央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是0.35%,10万元存一年至于350元利息。


如果选择网商银行的定活宝,则有定期的收益,活期的灵活性,年利率能达到3.8%左右,一年利息近4000元,显然能够秒杀所有传统银行。这种方式非常适合短期存款,假如不能确定两三年后资金是否使用,可以作为重要选择。


同样是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五年期利率能达到5%,利息可以每月支取。与某些城商行需要到异地存款不同,互联网银行只需要手机上按照APP即可进行存款操作,方便不少。如果在当地没有利率更高的靠谱银行,互联网银行显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财智成功


来说说我的观点

确实,这个月各大银行普遍利率有向上突破的趋势。拿建行来说,之前普通存款可上浮30%,大额存单可上浮40%,而这个月已经出现了可上浮45%的大额存单了。

既然平常反应最晚的五大行都行动了,那小银行为了虎口夺食抢占先机更是争先恐后的上浮了,据说目前最高可上浮52%,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人行利率基础上上浮52%,举个例子,一年人行利率是1.5%,普通上浮30%是1.95%,大额上浮40%是2.1%,那上浮52%就是2.28%了。

那是不是大家都该去小银行存款呢,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各大银行利率朝市场化更进一步,那资产雄厚客户基础广的大行是不是比小行更具有优势,目前国家允许银行破产,那可预见的将来,随着竞争激烈化,加上第三方的竞争,网点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以及最近新规之后外资银行的涌现,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银行倒闭,一味地追求高收益可能会得不偿失。

望助,谢谢~


凝安宁


  而今年以来,银行资金方面较为紧张,比如银行的贷款利率出现上浮,特别是房贷利率。这可能是今年收紧货币供应、美国不断加息和货币基金的不断侵食所致,比如4月25号为了释放流动性还定向降准1%,但货币流动性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房贷利率依然出现较大程度的上浮,很多二套房直接上浮50%及以上。

  为了应对资金紧张问题,大型银行出现大幅上浮利率也是情理中的事,毕竟通过此手段可以获得较多的存款,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如仅从利率出发,不考虑使用方不方便,建议选择两种城商银行的智能存款。其实这两种智能存款,与大型银行上浮利率没有多大关系,毕竟吸收存款较难的城商银行早在央行不限制存款利率上浮以后就已经上浮了。

  如果资金计划是在三年以下需要使用,那么建议选择网商银行定活宝之类的智能存款,采用的是三年定期存单收益权转让的方式,比如网商银行定活宝,支持像活期一样随存随取,但存款利率却是3.8%。

  如果资金计划是在三年以上需要使用,那么建议选择蓝海银行蓝惠盈之类的智能存款,采用的是智能靠档计息,有利于资金随时提取的前提下,存着资金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比如最高可以高达5.5%。

  那么这些小型城商银行或信用社破产倒闭了怎么办?如是在2015年5月1日之前,这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但是在2015年5月1日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以后,这个担心基本可以放到一边,因为在调侃中提到: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50万)。

  即小型城商银行或信用社破产倒闭,只要资金少于50万都可以得到存款保险基金全额赔付。如资金量太多,可以分多家银行存入,或给直系亲属多开账户存入同一家银行。

  但是如不仅是为了追求利益,还要追求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那么更建议选择A股上市银行中的股份制银行,比如提供的理财产品较为全面,可以绑定的平台也较为全面,甚至营业厅和ATM都分布较为广泛。而存款利率往往是要高出国有制银行许多。

  其实呢!笔者也不知道国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存款,而不是像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家庭一样,有多余的闲钱就进行基金投资或进行其他理财。呃……反正笔者就没有存款,即使基金和股票出现大幅亏损依旧有余钱就买入……好吧!对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充满信心,哪怕如今是泡影。

  听说点赞的家财万贯,无往不利哦!!!


三人聚众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陶子认为,你说的存款利率上浮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国各大银行的存贷款利息均为国家统一规定,而国家自2015年10月24日那次调息以来,已经3年没有调过利息,不知道你说的“存款利率上浮”是从哪儿得出来的。

我觉得,可能你说的并不是存款利息上浮,而是理财产品的利息上浮。每家银行都有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的理财产品,利息自然是不一样的。我的建议是,同样风险程度、同样期限的,选利息高的那个理财产品,别管产品是哪家银行的。

因为中国的银行,倒闭风险基本为零,在这个前提下,同样期限、同样风险的理财产品,自然选择利息高的更好一些,也不必担心利息高的银行会有倒闭风险。举个例子,同样是工作日随存随取的活期无风险货币基金,工商银行e灵通年化收益3.12%,招商银行日日欣年化收益3.75%,那自然是选择招商银行更好一些,因为利息较高。

一般来说,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时间充裕,跑银行方便,哪怕不会用手机买理财,也可以通过银行网点搞定。对于熟练应用手机的年轻人来说,除了银行理财,互联网的各种宝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阿里旗下的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京东小白等等,均可以通过手机操作,利息也不比银行理财低。


首席投资官


对于存款50万元以下的人

我国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存款保险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也就说,50万元以下全额赔付,你可以随便存。万一银行破产了,没关系,保险公司会给你全额赔付。因此对于银行储蓄在50万元以下的,不用犹豫,优先选择利率最高的银行,至于利率最高的在哪里?请听我说来:

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为息差,而息差的基础是存款,因此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没有存款直接限制银行的日常经营和盈利能力。所以,哪家银行的存款少,哪家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更迫切,哪家银行的存款利息就高。

一般来说,越大的银行,由于其网点越多,分布越广泛,因此客户的基数也越大,且品牌的知名度在那里,因此基本不缺存款,而中小银行反之,对存款的需求度比较大。

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从高到低排名:村镇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大行、邮储。

故而,对于50万元以下的人,建议直接去当地的中小银行走走,对比看看,哪家最高存哪家。

对于50万元-1000万元的

兼顾安全与便捷度,可以分散存款,部分中小银行存50万元,主力大部分存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这样收益性、便捷性与安全性兼顾。当然如果精力够旺盛,你可以分开在20家银行存款,这个差不多也是一个三四线城市银行机构数量的上限了。对于很多四线以下的城市及广大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可能为个位数,根本找不到20家不一样的银行,因此我才说分散存放,主力放在大银行。


对于1000万元以上的

存款1000万元以上的,基本是当前社会的顶尖人士了,而1000万绝对不是你的全部身家,对于这类人而言,利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资金的安全性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此时四大行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