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武松這個陽谷縣都頭,到底是個多大的官,西門慶為什麼怕他?

用戶56079623839


“都頭”,亦稱“都將”,據《新唐書》卷五十載:“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到了北宋,都頭成為指揮使之下的軍官,據《宋史》卷116載:“(入朝)刺史,次侍衛,馬步軍使都頭起居畢見,謝班入,如御崇德殿。”






《水滸傳》共提到8位都頭,這些都頭一般負責緝捕盜賊,也兼管一些雜事,甚至包括領導的私事。按王學泰先生的說法,都頭屬於“胥”,就是“任奔走供役使的”一般屬縣尉司所管。按照官與吏的劃分,都頭屬於“吏”的範疇。


北宋時期官與吏的區別很大,主要體現在:


第一,他們的身份不同。

在封建時代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中,吏相對於官而言是地位低下的。特別是宋代對吏的升遷有嚴格限制,一般不會越過“官”的界限,換句話說,吏只能在吏的圈子裡轉。官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運,也包括“吏”的命運,而“吏”只是做事的;


第二 他們的職責不同。

官的職責是施政,發號施令,治理轄區,而吏則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為頂頭上司服務。換句話來說:官是政治家,必須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執政理念,而吏是技術專家,他要做的是用技術經驗將上司的計劃實施,並取得效果;


第三,歸宿不同。


官是流動的,而吏是留任的,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指的就是這種區別。“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由此可見當時的都頭是負責獄訟一類工作的。後來“都頭”一詞逐漸發生變化,多指軍中官職,一般稱“都將”,如《新唐書》卷五十:“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

在唐代及五代時期,都頭的職位是比較大的,尤其在唐中期,都頭是諸軍統帥之稱。


如《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


能做都頭的大多或勇武,或軍功大,如《舊唐書》記載:“都頭:或驍勇,或急叛……”,《舊五代史》卷一九:“李重胤,……狀貌雄武,……率眾來投太祖,素識之,拔用不次,署為先鋒步軍都頭。”“範居實,……破兗軍功,遷感義都頭。”

到宋代,都頭一般也是用於軍職,如《宋史》卷一一六:


“(入朝)刺史,次侍衛,馬步軍使都頭起居畢見,謝班入,如御崇德殿。”但宋代對於都頭的升遷有明文規定,如《宋史》卷一七零:“(官職)……馬步都頭止於司空……副都頭以上止於僕射。”在北宋,都頭是指揮使之下的軍官。




實際上宋朝的縣裡並沒有“都頭”這個職務,《水滸傳》中“都頭”只是借用禁軍中的“都頭”稱謂以示對縣役們的尊重。縣役即“三班衙役”——快班、壯班、皂班,快即捕快,負責抓差辦案;壯(又稱步,雷橫“步兵都頭”職權相當於現在的刑警隊長),由少壯組成,主要負責緝捕盜匪、綏靖鄉里。例如在《水滸傳》第12回中,“雷橫當晚引了二十個士兵出東門繞村巡察,遍地裡走了一遭...”;皂及皂隸,負責站班跟班和雜役,也就是機關門衛兼保安。


《水滸傳》中所說的“都頭”不是軍職,而是縣衙裡的官,“都頭”一詞,是借用禁軍中的“都頭”以對縣役們表示尊重,應該說類似現在的刑偵隊長。其所率馬兵、步兵,都是就地招募的土兵,亦稱鄉兵,主要任務是緝捕盜匪,綏靖鄉里,活動範圍大抵不出本縣。


公子昭


武松這個陽穀縣都頭的官職雖然不大,但是我有真本事,而且大小都是官,專治各種不服。那麼陽穀縣都頭的官職到底有多大呢?

陽穀縣都頭,實際上一個捕快。都頭這個官職猛然一聽,還以為是個軍職,但是陽穀縣是一個縣級單位,而武松隸屬於陽穀縣縣衙,跟禁軍沒有半毛錢關係。縣衙的都頭負責抓捕盜賊,是直接聽命於縣官的縣衙內治安力量的負責人,相當於現在縣刑警大隊隊長,在陽穀縣的地位也不低。

作為惡霸的西門慶之所以怕武松,有兩點原因。一是民怕官,在中國古代,百姓都怕當官,即使西門慶是個大財主,依然還是害怕武松這個都頭的;二是除了官職外,西門慶更怕的是武松打虎的本領。

如果武松不是為了替哥哥報仇,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對姦夫淫婦的話,武松憑著這都頭的官職也會活得很滋潤的。但武松就是武松,一個小小的都頭怎麼能夠限制他浪蕩江湖的步伐,武松血濺鴛鴦樓,殺死西門慶,霸氣地寫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也就此開始了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密探零零發


都頭是捕快的頭頭,專管治安的,相當於現在的縣公安局刑警大隊長,實權人物,在縣城裡備受各方尊重和畏懼,手下一幫如狼似虎的捕快,縣太爺又對其賞識愛惜,視為心腹。

西門慶則是縣城裡的一個地痞、惡霸、淫棍、地頭蛇、暴發戶,相當於現在的黑社會老大。

他平時結交權貴,出手闊綽,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因此沾他光的,公門中都是自己人,自己在縣裡愛咋地就咋地,人人皆懼怕他,那是絲毫不敢得罪他,因此都尊稱他為西門大官人。

西門慶不光開藥鋪、還開酒樓、開妓院、獅子樓就是其名下財產之一。

一個是刑警隊長,一個是黑社會老大,一正一邪,西門慶怕武松不是怕他是衙門中人,而是怕武松殺人不眨眼的手段!

武松不僅僅是都頭,他還有江湖兄弟,且性格執拗衝動,景陽崗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拳打死大老虎。西門慶畢竟是個商人,哪是常年習武的武松對手,又殺了人家大哥心虛的很,碰到了硬氣的武松,當然害怕了!




閒談話溫州


看了眾多的回答,覺得仍有必要再講講這個問題,我有更靠譜的答案。


一,武松這個“都頭”到底是個什麼官?

我們都知道,水滸中除了武松外,雷橫、朱仝等人也當過縣裡的都頭,後世有人說這職務相當於今天的“刑警隊長”之類,其實不然。

在宋朝,“都”是一個軍事單位,在縣一級根本沒有“都”這一設置。準確地講,“都頭”是禁軍中的軍官名稱,有“都頭、副都頭”之設,其職位僅次於指揮使。

而在縣裡,負責抓捕罪犯的叫作“衙役”,衙役編制只有十幾個人,通常分為兩個班,每個班的負責人叫“班頭”。也就是說,從嚴格意義上講,宋代縣裡根本就沒有“都頭”這個職務。

那麼,水滸中怎麼會有“武都頭”這一稱呼呢?

這是因為,當時人借用了禁軍中“都頭”這一詞,以表示對縣裡衙役的尊敬。所以,縣裡所有的衙役都可以被稱作為“都頭”,也就是說,“都頭”是縣役的統稱。從這個層面來講,武松只是縣裡一個普通的衙役,並不是什麼所謂的“刑警隊長”之類。

此外,小說中提到武松是個“步兵都頭”。在當時,國家正規軍僅有步兵和騎兵兩類,前面也提到,宋朝縣一級根本沒有“都”這一設置,因此武松這個“步兵都頭”一職更是空穴來風,成為一個難解之謎了。


二,西門慶為什麼怕武松?

首先,西門慶並非權貴之人,他只是陽穀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常言道:“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事,本來就是見不得人的勾當,稍微有點風吹草動,膽戰心驚也在所難免。比如武大捉姦一段,一個“三寸丁谷樹皮”就把西門慶嚇得躲在床下不知所措,多虧潘金蓮提醒,他才爬起來一腳踢中武大心窩。

其次,西門慶真正懼怕的是武松的威力。武松之所以能在陽穀縣落腳,就是因為他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一壯舉,縱觀整部水滸,也無人能出其右。武松打虎的故事婦孺皆知,西門慶更是清楚,自己面對的是這樣一個狂人,而自己卻遠遠不是一隻猛虎,所以他從骨子裡怕武松,其實江湖上的人都怕這個“武瘋子”。

簡而言之,西門慶不是怕武松這個“官”,而是怕武松這個“人”。他真正怕的是:自古邪不壓正,歷來天不藏奸。


愚樵更讀


都頭並不是什麼大官,甚至以北宋的官職來看,這都稱不上是個官。

我們常說官吏,官地位高,是國家承認的有編制的,吏就不一樣了,屬於臨時工一類,你看《水滸傳》原文怎麼說:

知縣見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便道: “……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 何?”……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 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知縣可沒有權力隨意封官的,這意思就是說我給你找份工作。武松當時一個無業遊民,剛從柴進那裡受了一肚子氣回來,突然有了工作,當然是十分感恩知縣大人。

說起來,當地的步兵都頭,日常工作也就是維護一方治安,公安局長刑警隊長肯定是算不上的,頂多算個協警之類的。

西門慶

一個商人,家裡雖然有錢,但是士農工商的古代階級,在社會地位上,他也並不是個了不起的人。跟現在的人民企業家是完全不一樣的。

西門慶除了錢,最大的技能就是插刀,但是面對武松,無從下刀。

你說西門慶怕不怕武松?

就兩人的社會地位來說,半斤八兩,說不上誰怕誰,但是西門慶作為一個商人,能腰纏萬貫,肯定非常會來事兒,是不會去招惹武都頭的,說不定無堵頭巡邏到他的鋪子上,還得好酒好菜招待一番。

西門慶怕武松什麼?

他怕的不是武松官職高,怕的是武松這個人。

能以一己之力怒懟一頭老虎的人,換誰誰不怕啊?

而且以武松的性格,不貪財,不好色,唯一愛好就是喝點酒,西門慶平常用來巴結人那一套,在武松這裡估計行不通。所以當他和潘金蓮苟且後,提起武都頭,心裡才會害怕。

說白了,吃軟怕硬這麼一個人。

就算武松還是個無業遊民,有那麼硬個拳頭,西門小兒也會害怕的。



也可自話


武松的職位是都頭,都頭是個吏,不是官,官府僱的服役人員,臨時工性質,在古代地位低下,有的連薪水都不發,屬於下九流的職業。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派出所長,刑警隊長什麼的,沒人敢惹。


西門慶是個開藥鋪的,一個商人,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宋代稍微好點,但也只是不鄙視商人,並不像現在那麼風光,什麼民族企業家,慈善家,集萬千寵愛,光環於一身,沒那個事。


由此看來,武松和西門慶的社會地位半斤八兩。僅從這方面來說,西門慶沒必要怕武松。西門慶很會來事,懂得有錢能使鬼推磨,巴結官吏這種事他是左右逢源,手到擒來。武松也不過是個吏而已。如果沒潘金蓮和武大郎這檔子事,說不定他會時不時送銀子給武松,再好酒好菜款待款待,結交一下這位打虎英雄。畢竟朋友多了好辦事。


他怕的是武松這個人,不是他都頭的職位。


他本身膽子就小,武大郎跑來捉姦,他第一反應是躲到床下。經潘金蓮一攛掇,他才回過神來,一腳踹倒了武大郎,奪門而出。


再者武松是個不要命的,怪物般的人物。


潘金蓮說武松會追究,西門慶當時心就拔涼拔涼的,可了不得,武松連老虎都打的死,還是赤手空拳,自己要是捱了他一拳,還不得牛黃狗寶都被打出來?擱誰誰不怕,退一步說,武松揍他一頓,把他綁到縣衙,判個一年半載的,丟人現眼不說,還破財受罪。


不過西門慶還是低估了武松,他沒料到武松那麼把細,查清了所有事。他又沒有高太尉那種實力,終於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西堤君


我認為西門慶怕武松,跟武松是個多大的官一點關係都沒有,要說有關係,頂多是因為武松是個公職人員,自己得罪的公職人員太多。

我們都知道,武松在清河縣的時候,就是一介武夫。因為醉酒跟人打架,誤以為把人打死了,所以逃亡在外,最後在柴進柴大官人家裡躲了一年。

後來因為聽說別打的那個人沒有死,正趕上被宋江一下,得了三四個月的瘧疾突然好了,所以就想著回清河縣看看自己的哥哥。沒想到自己在回去的途中,路過景陽岡打死了吊睛白額老虎,成了打虎英雄。

陽穀縣縣令看武松十分難得的人才,就讓武松留在了陽穀縣當都頭。在獅子看來,當時一個縣裡的都頭差不多相當於一個縣公安局局長的位置。手下管著二十來“公安幹警”,負責保衛一方平安,追捕罪犯兇手的工作。

西門慶之所以會怕武松,獅子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武松的官職有多大。主要是有以下三點原因:

01 武松是打虎英雄,聲名遠播

在原著裡,武松過景陽岡的時候,有這麼一段描述:

只我們獵戶,也折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記其數,都被這畜生吃了。本縣知縣著落當鄉里正和我們獵戶人等捕捉。那業畜勢大難近,誰敢向前!我們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

要知道,在古代獵戶是很厲害的,連一群獵戶都鬥不過的老虎,被武松輕鬆解決了。這個功夫簡直是深不可測,所以武松是個非常神秘的人物!

02 做賊心虛,畢竟是西門慶理虧

西門慶跟有夫之婦偷情在先,合謀殺人在後,後來還要賄賂仵作掩蓋事實真相。用原著裡的話來說,武大郎饒不了他,天理也難容。原著有記載,是這樣說的。

那西門慶一者冤魂纏定,二乃天理難容,三來怎當武松勇力?只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當街心裡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

心理上輸了,就先輸了一半了。

03 武松是朝廷公職人員

西門慶雖然是個富戶,但是名聲並不好,人緣也不咋地。原著裡是這樣寫的:

再說來人姓甚名誰?那裡居住?原來只是陽穀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就縣前開著個生藥鋪。從小也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來暴發跡,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

由此可見,西門慶在縣裡名聲並不好,而且排陷官吏。這樣的話,很多官吏都不會給西門慶好臉子。武松作為縣公安局長兼著刑警隊長,正好管著兇殺案的事情。

在這個時候,西門慶打點上上下下可就費勁了,好在為了保命,西門慶應該是舍了一大筆銀子,最後才說動了縣長給自己做主。

可惜西門慶沒有想到,武松寧願擔上殺人的重罪,也要給自己的兄長報仇雪恨。最後,西門慶只能認倒黴,自作孽不可活啊!

總結,西門慶之所以怕武松,跟武松的官職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


愛讀書的獅子


陽穀縣都頭是一個吏職,沒有多牛,不是多大官兒,但是西門慶確實是怕武松的。

《水滸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官職,比如教頭代表人物有王進、林沖,提轄代表人物有魯智深、孫立,還有題主所說的都頭代表人物有武松、朱仝、雷橫,至於其它許許多多的官職,在這裡就不做一一說明了。

今天咱們主要說一說都頭這個官職。武松打虎後,任陽穀縣都頭。美髯公朱仝是鄆城馬軍都頭。插翅虎雷橫是鄆城步軍都頭。從《水滸傳》中可見,一般一個縣有兩個都頭,職能是追捕盜賊、維護治安等,相當於現在公安局刑警大隊長或治安大隊長。但是在宋朝的官階中,都頭都算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官職,而是一個吏職,說白了就像現在的編外人員。《水滸傳》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一旦為吏,終身為吏,全無出頭之日,認命去吧!”一語道破宋代地方吏員的悲劇。

武松在探望哥哥的路上,在景陽岡打死了吃人的老虎。為當地百姓除害,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打虎英雄。陽穀縣令見武松武藝高超,便讓武松在縣衙做了一個都頭。武松之前到處流浪,跟現在的盲流差不多,碰到一個正式工作當然求之不得。在縣一級的政府中,正式的官特別少,大部分工作都是靠吏來完成。這些吏一般都是本地人,人脈廣,他們雖然地位低微,但是能量缺不小。

西門慶作為陽穀縣的首富,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他怕武松嗎?他也害怕武松,但是西門慶害怕的並不是武松都頭這個職位,而是害怕武松打虎的本事,高強的武藝。武松的師傅據傳是關西人周侗,盧俊義、林沖都出自周侗的門下,可見武松的武藝也是非常的高強。武松這樣一個長期流浪的人員,說是好漢,其實和亡命徒沒有什麼區別,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何況還是一個光著腳的亡命徒。武松這樣的人除了喝酒就沒有其它的興趣愛好,對錢財女色都沒有興趣,所以這樣的人收買都收買不了。

西門慶家財萬貫,他的命自認為可比武松金貴多了。所以西門慶從心裡上來講,是不願意和武松這種人發生衝突。一個四處流浪,武藝高強,做事不計後果的武松對於西門慶這樣的人來說就是一個炸彈,甚至是個核武器。對於一個這樣的人,別說是西門慶了,換誰都害怕。所以說武松雖然是一個小吏,但是做事果斷狠辣,西門慶怕他再正常不過了。


石葵讀書


行者武松,家中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他在陽穀縣當差期間,職位“都頭”不是真實的編制稱謂,只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宋朝的“都頭”是軍內職位,不是地方衙門的職位。

那麼,宋朝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呢?如果同唐朝中期的一軍之統帥相比,宋朝的“都頭”已經下降的太厲害,只是部隊指揮使之下的軍官。

那麼,武松在縣裡到底是做什麼的?他算不上決斷的“官”,只算負責具體工作的“吏”。通俗的說,武松他就是負責處理陽穀縣刑事案件的一把手,手下帶著一幫輔助的小弟。

武松也算蠻適合這個職位的,他是人人敬重的“打虎英雄”,在縣裡捉拿盜匪、保一方平安,很顯然能力與職位想匹配,不委屈他。

武松擔任縣職以後,在陽穀縣這樣的小地方,於小縣民的眼裡還是很有地位的,自然也是風光獨好。

水性楊花的潘金蓮,一見了打虎英雄、身材威猛、縣裡當差的小叔子後,對比下窩囊丈夫武大郎,那是禁不住生愛慕之心。

西門慶有錢有勢,還通過京城的關係買到“理刑副千戶”的官職,那也是陽穀縣的一大人物。

但是,西門慶為什麼還是怕武松?

首先,西門慶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道理,武松掌管一縣之刑偵,在地方那是實權人物,不是輕易可惹的。

其次,武松可是功夫了得的人物,惹毛了他,萬一狹路相逢那是必死無疑。

再次,西門慶有著發達的商人頭腦,做事圓滑狡詐,武松在他眼裡就是綠林好漢式的愣頭青,跟武松產生矛盾是自找麻煩。

小編“子屠龍”感嘆:西門慶是“色字頭上一把刀”,知道不該惹武松,結果還是上了潘金蓮的床,惹了武松。那麼,你覺得西門慶還怕武松什麼呢,歡迎參與討論!


子屠龍


武松這個陽穀縣都頭,究竟是個多大的官,西門慶為什麼那麼怕他?古代的官僚體制分為“官”和“吏”兩種。“官”是朝廷的正式工作人員,一般是通過科舉,察闢等所謂的正途出身。這些人有品級,在吏部有註冊,有俸祿。好比是現在的正式人員。“吏”不但在地位是要遠遠低於官,選拔也不是很正規,比如武松當都頭,就是縣令一句話。這些人主要是輔助官員處理事務。官員動口,吏動手。而且不止如此,很多吏實際是官員自己聘任的,和國家沒有任用關係。好比是現在的臨時工。

武松,一江湖黑社會身入宮門,不過一都頭。古代常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那是官員對小民,像西門慶這樣的士紳,卻不是一般官員能動的。武松因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被聘為都頭,不過一賤吏。吏並不是官,其職位低於現在的公安局長,更類似刑警大隊長的級別,相當於正股到副科之間,可是在那個年代,是沒有公務員這一說的,官就是官,是經科舉考中,吏部差遣地方任職,是天子門生。吏的地位很低,基本沒有編制,只是官員的聘任。官員一句話聘之,一句話也可以解聘。官員支付其薪酬,相當於“臨時工”,這種地位,對西門慶這種士紳來說,最多製造麻煩,不至於怕他武松。

但是武松手裡確實是有點權力的,他手下畢竟掌管著一對捕快,而且“縣官不如現管”,武松這個刑警大隊長對一些事是有話語權和決定權的。如果武松單純只是一個小捕頭,西門慶可能會與他應付幾句,絕不會怕他。你見過現在真正有錢的大老闆,會將一個縣刑警隊的隊長放在眼裡嗎?他們搞定的是隊長後面掌權的人。西門慶也是如此。

再說武松不僅僅是都頭,他還有江湖兄弟,這種人都好衝動,從景陽岡執意上山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西門慶當然聽說過他的事蹟,一圈能打死老虎的人,況且還是英雄,即使自己有理,也說不清啊,他哪裡敢惹》最重要的是,西門慶心虛,畢竟是他指使潘金蓮殺害武大郎,武松代表正義的化身,他鐵定怕的要死,況且武松又是水滸傳中的秒殺王,西門慶畢竟是個商人,哪是常年習武的武松的對手。

由此而來,西門慶怕武松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了,這些原因以足夠說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