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有人问你借医保卡,到底是借还是不借?

社会医疗保险卡(简称医疗保险卡或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不少地方已经将医保卡和社保卡合并,统称为社会保障卡。它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医保卡一般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现在不少参加工作的员工都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未参加工作的或者单位暂时未购买医疗保险的,自己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朋友或者亲戚向你借用医保卡,你会如何处理呢?

有人问你借医保卡,到底是借还是不借?

生活中类似于以下的情景你有遇到过吗?

1.公司老王:“小明啊,跟你商量个事儿,看你今年跑了几趟医院了,你的社保卡费用报销是不是已经超过起付线了,我的社保卡今年还没用呢,能不能用一下你的社保卡去买点药啊?”

2.“孩子,你社保卡给我用一下,我和你爸的药都吃完了,今天去医院再买点儿,这回买完就够1800元了,达到报销起付线啦,以后再买就能报销了呢,全家用一张社保卡,多划算!”

3.“最近家里的一个亲戚生病了,借了我的医保卡做检查,结果查出来大小毛病一堆,需要住院动手术,因为我单位有第三方的保险公司,是可以全额报销的,她想用我的社保卡住院治病,让我帮她报销,这样对我有影响吗?”

大家都知道,“医保月月交,看病能报销”,但医保报销是有门槛的,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金额达到当地社保部门规定的起付线才能享受医药报销政策。比如,《绵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中规定,参保人员因病住院,达到起付标准以上的费用由基金按规定支付。起付标准按医院级别确定,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0元,一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700元。因此,不少人在未购买医保或者医保报销条件不成立时就会尝试借用别人的社保卡买药、看病、住院,或者全家人一起使用一张社保卡累计实时报销起付线,这些行为好像看起来很常见,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1 社保卡(医保卡)外借,相当于骗保,是违法行为。

社保卡借给他人,帮他人买药、看病再报销其实就是骗取国家的医保基金,社保部门一旦发现你用社保卡的频率,购买药品等存在异常,就会深入调查,一旦确定有违反规定可能会冻结你的社保卡,不仅会收回之前报销的钱,还将处以2-5倍的罚金,如金额较大、情节严重,还可能会坐牢。当然,这在目前生活中案例还不多见,但随着社保监管政策的完善,这样的行为成功率会大大降低。我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 社保卡(医保卡)外借,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商业险的购买和理赔

现在商业保险越来越普及,大家对自身健康问题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都会考虑购买商业保险,但一般购买商业保险的前提是,你没有重疾病史,如果有重疾病史一定要如实上报。医保卡的所有消费在社保系统里均有记录,不管是买药、门诊还是住院。如果外借的人开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病之类的药物或者生病住院治疗过,这些都会记录在你的医保卡里,关联在你身上,一旦后期被查到,将直接影响商业保险的购买和理赔。保险公司可能会直接拒保,理由是医保卡消费记录证明有心脑血管病既往病史并未能如实告知,并会留下被拒保案底——其它保险公司也不会再接受你投保。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拒绝理赔,因为被调查出在投保以前有过重疾病史的话,就违背了商业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违背了投保如实告知的原则。

3 社保卡(医保卡)外借,会影响你的征信报告

社保卡里的记录,是一直跟随着你的,事实上就相当于你的另一张征信报告。向你借卡的人如果是生了重大疾病,那就相当于你生了重大疾病;向你借卡的人如果是生了孩子,那就相当于你生了孩子;向你借卡的人如果有传染病,那么国家传染病数据库里的身份信息就是你的了。

看到了吧,现在已经有不少案例让当事人不能正常享受相关政策,让他们后悔莫及。如果有亲朋好友借卡,不论你最后如何选择,都请记住:自己的卡最好自己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