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该不该上网课,一位老师给出的答案值得点赞。

真正的关心和有用来自于强大。

该不该上网课,一位老师给出的答案值得点赞。

疫情到处蔓延,孩子的学习变成了网络授课,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网络授课后。有家长表示不满,有的说网络课导致视力下降,孩子爱玩手机。有一些家长提出质疑,在这个时候,该不该让孩子去学上网课?除了学习,子是不是可以去关注疫情,关注社会,关注人性。

学习很重要,但是,有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开设大家都不熟悉的网课。

在网上,这位四川绵阳南山中学的石老师的网上第一课,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虑。

他说,他在上晚课前,要跟我们上完课的同学谈一谈,一些与知识无关的东西。

首先,学习的知识从来不是目的,也许我们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去运用知识建设的态度和责任。

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的不良情绪会被他人的影响点燃,每个人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权利,而且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合理性。但是,

我们要知道,没有一个人会对你的未来负责任。

其次,面对疫情和我们的学习一点都不冲突,我们重来,都不冷漠,甚至比谁都有热情。

但是,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因为在灾难面前,真正的关心和有用来自于强大。

多年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你可以是那个指挥官,也可以是那个科研工作者,也可以是那个挡在普通人面前的英雄,你可以为病人减轻痛苦,给弱者一个依靠。

现在,我们的力量还很微小。所以,我们需要砥砺前行。

这个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好好的想一想,拨开迷雾,看看我们能究竟做些什么。

学习,它是一个状态。只有学习,你才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后果与责任。

因为一个在现在无法立刻行动的人,在将来也几乎找不到任何合适的机会,一个执意要行动的人,在任何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时机,你的命运从来不在别人的言论里,也不在家长和老师手中。

让我们人体要战胜病毒,靠的是自身的免疫力,医生和药物,都只是相辅而已。

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感到迷茫,我们一度的感到心烦意乱,但是,如果我们试想一下,今天,如果今天没有网络,没有网课,我们谁都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复课,那里要如何去度过这一段时光呢?

其实网课不是重点,网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重点的是你想不想行动。

你被一些莫名的言论影响你的判断,让你的思绪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一大部分的人,早已背上行囊上路了。

该不该上网课,一位老师给出的答案值得点赞。

这张照片,来自四川广元。16岁女孩小杨家住旺苍县燕子乡金银村4社,在旺苍中学高一读书。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要步行几公里,到冰冷的悬崖边上坐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她的母亲每天同样要走过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路给她送饭。即使这样,她也常常不肯下来,只因为悬崖边成为她继续求学梦的寄放点。

疫情来袭,开学延迟,但停课不能停学,学校安排了网课,她的家里没有网,只有走到悬崖边,才能有一点信号。

他们没有优越的条件,只是在疫情中,默默前行的一群人。

该不该上网课,一位老师给出的答案值得点赞。

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让我们看清楚了自己对待危机的态度意识。那作为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

1.态度很重要。

有一个朋友,他不想去上班了,于是在孩子面前,跟老板打电话说“老板,我今天头疼,所以我不想上班去了。”

此时,孩子可能觉得没什么,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

所以,下次孩子想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跟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幼儿园。”

爸爸问:“为什么?”

孩子回答:“我今天肚子疼。”

家长是孩子的复印件。

所以他在跟你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你待人接物的方法。你大喊大叫的方法对他,他就学会大喊大叫。

家长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家长的态度,也成了孩子模仿的标本。

2.学习的自主性。

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父亲他的儿子上高三,不好好学习,然后离家出走了,说不想考试,压力也太大了。

儿子回来后他没骂儿子,就问儿子。想知道你的理想是什么?

再说,我想当电影明星,我想当黄晓明那样的,我要演技加偶像派。

父亲并没有立刻评判,说,那很好,目标很棒,那么你现在距离黄晓明这样的还差在哪儿呢?

儿子说,如果我能考上电影学院,我就离他们更近了。

爸爸说那好,咱们要是考电影学院的话,你觉得,现状距离北京电影学院有多远呢?

再说,我现在文化课问题不大,因为招分低,但是专业课我觉得要突击一下,肯定能考上,唯一的问题就是英语有点差,如果英语涨个二三十分,我肯定能考得上。

爸爸没给建议说,你说怎么样才能把英语补上去了?

儿子说,你给我请个英语家教,我肯定能考上。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发现,学习是为了自己。

3.生活的仪式感。

张爱玲说:仪式感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自我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天。

中国自古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的礼仪,这种古老的礼节何尝不是一种仪式感?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学校为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们举行盛大的成年礼,这样的仪式可以让他们明确成年的意义,在仪式感中体悟肩头的责任。

虽然现代社会中许多繁文缛节早已退出历史,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礼仪文化,代代相传,永不止息。

仪式感可以呼唤梦想,让人们更加信仰未来,于绝望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崔松表示:对居家上课也要有仪式感,洗漱干净,穿着整齐,坐端正。牢记身体离书桌一拳一尺一寸。

态决定状态,细节决定成败。

该不该上网课,一位老师给出的答案值得点赞。

这次疫情就是突如其来的考题,面向所有的人,每个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个考题,是在考我们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在学校时,学校会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消防演练。防火、防灾安全疏散演练,个人安全意识演练,防止日常意外伤害演练,紧急求援演练等等。每一次都是有准备的演练,所以每一次演练中我们都能顺利过关。

在这次没有准备的突发的事情面前,作为孩子是有态度的学习,这种力量终将变成一个战士,变成英雄。哪怕不是,我们也不会给社会拖后腿。

作为家长,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不抱怨,积极正面的引导。同时建立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信赖,采用良好的卫生和防护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疫情到来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去打败病毒。而不是和坏情绪一起,抱怨网络,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我是七月果果,喜欢用文字纪录生活。欢迎你的关注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