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帶著一封“牛奶信”她奔向了防疫前線

疫情下的暖心 | 帶著一封“牛奶信”她奔向了防疫前線

“可愛的白衣天使:感謝這三天你們對我的照顧,讓我在這座城市感受到一種溫暖。”1月29日,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隔離觀察室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牛奶,牛奶包裝盒上手寫著一封信,落款是“一個對你們有感激之情的病人”。收到“牛奶信”的當天下午,曾經護理這位病人的護士楊玲就自願報名並被選為冠狀病毒肺炎MDT專家團隊成員,並立即出發入駐市級定點郫都區醫療點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

句句寬慰解恐懼 病人出院送感謝

1月29日,一位戴著口罩的中年女性,提著一件牛奶,穿過市五醫院大院,徑直走到了發熱門診。她放下牛奶,輕輕說了聲“請幫忙轉交隔離觀察室老師”,然後快步離開,全然不顧醫務人員著急的聲音,“牛奶我們不能收。”等她走遠,醫務團隊才發現,這件牛奶有些不一樣,包裝盒上手寫著滿滿一頁的字。

“感謝這三天你們對我的照顧,讓我在這座城市感受到一種溫暖,因本人今晚就要離開成都回到深圳,過於倉促,無法當面感謝對你們的感激之情,小小心意請接受。”落款是:一個對你們有感激之情的病人。她還祝願醫務人員身體健康、平安。

看到這封信,醫療團隊猛然回想起來,這是一位留觀病人,29日當天解除了隔離。護士楊玲介紹,這位病人從深圳乘車經過了武漢站。到達成都後,她發現自己牙痛、發熱,考慮到自己曾停留過武漢,她快速來到醫院尋求幫助,“她來的時候很緊張,因有發熱、流行病學史,我們對她採用了留觀、核酸檢測等措施。”但是,核酸檢測需要兩次,而且中間需要間隔一天,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煎熬。在這期間,團隊中的醫生戴宏勳、徐敏、樊晶,護士徐碧海、楊滔、楊玲等經常安慰她,開導她,直至兩次檢測為陰性解除隔離。

帶著感動赴前線 一絲不苟待凱旋


疫情下的暖心 | 帶著一封“牛奶信”她奔向了防疫前線

這件牛奶,讓所有醫務人員內心激動不已,“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39歲的楊玲,從1月21日來到隔離留觀室後就一直在一線,她知道這封信是病人由衷的祝福。

29日下午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雷建國主持召開專題會,現場從志願報名前線的醫務人員中選拔了7人組建了MDT專家團隊,由醫療副院長唐紅梅帶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梅博士為組長,楊玲就是這支團隊的其中一員。心中揣著病人的祝福,腦中還留著那封信,楊玲和團隊簡單收拾立即開拔入駐市級定點郫都區醫療點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

楊玲的家就在溫江,但是她已經有近一週沒有見過家人。她早早就請老公帶著兒子回到父母身邊,自己可以安心地工作,最初還能偶爾見一面,後來乾脆搬到離醫院更近的地方,“我老公跟我說,別擔心家裡,他會安排好一切,照顧好兒子。”那些天,父母擔心她,總是在白天就幫她把菜買好,節省她的時間好讓她多休息一會兒。楊玲說,她的家庭沒有感人涕下的故事,但是全家就是她奮戰一線最堅強的後盾,“都知道我現在每天都可能接觸確診病人很危險,但家人只是對我說:加強防護,等你回來。”

楊玲也會想家,她等待著疫情正式驅除的那天,她好摘下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一切的煩瑣,回到家好好吃一頓媽媽做的飯,好好給兒子講講作文題。

宋建琴 大眾健康報記者 溫韜

疫情下的暖心 | 帶著一封“牛奶信”她奔向了防疫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