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由我軍抽組的軍事醫學專家緊急深入武漢,全力進行科研攻關,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學研究,服務臨床救治一線。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這裡是中部戰區總醫院,記者在營區裡看到,一個面積約50平方米的綠色帳篷實驗室已經搭建完成,軍事醫學專家正在裡面進行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它就是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建立的移動實驗室。

軍事醫學研究院姜濤博士介紹,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但實驗室有安全可靠的設計,不會對周邊環境帶來影響。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軍事醫學研究院姜濤博士(左)接受總檯央廣記者採訪

姜濤:這裡面是我們進行感染性物質也就是我們進行臨床樣本操作的最核心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和別的區域最大的區別,第一壓力可以達到-30Pa到-40Pa,像我們剛才進入外面第二個緩衝間,它的壓力應該在-10Pa左右,這樣形成一個定向的氣流和梯度的壓力,可以保證我們氣流是流向潛在汙染最重的區域,不會有任何感染物質的外洩,來實現這種安全性。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陳薇院士(左)接受記者採訪

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介紹,疫情防控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我軍軍事醫學專家組抵達武漢後,進一步加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確診速度。

我們很多疑似病人和沒有確診的,所以我們回答是不是的問題,這樣我們就把負壓的檢測實驗室搭起來了。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更快的、更多的、更準確的檢測一些標準,為臨床提供依據,是的話收進來,不是的話就把床位清出來。是的收進來,減少他再次傳染的機會。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陳薇院士檢查核酸檢測設備

陳薇院士介紹,專家組利用新型檢測試劑盒進行核酸檢測,進一步縮短了檢測流程,提升了診斷準確率。

核酸檢測,一個是我們用自己的試劑盒,另外一個我們用了全自動提取核酸,半個小時可以提取90多個樣本,這樣大大縮短的檢測流程,提高了它的準確率,提高了每日的日檢率。還有我們搭建的帳篷是負壓的環境,這是一個機動的、野戰式可以移動的,什麼時候需要,我們6個小時之內打包就可以轉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所以這個我覺得是比較獨特的,也是體現我們軍隊快速反應、實時展開的特色。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與中部戰區總院開聯防聯控會議

據瞭解,軍事醫學專家還與中部戰區總醫院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的工作機制,開展疫情傳播流行規律調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數據。陳薇院士說,目前,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認識仍是初步的,要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探究,為防控決策提供參考。

還有一大塊就是我們想做一些空氣動力學的傳播規律的研究。這次因為是全新的病原體,我們對它的傳播規律、生物學特性其實知之甚少。我們更多從整個環境全維度來做這些相關的判斷,看看這個病毒到底哪裡來的,要去哪裡,可能什麼時候疫情會有一個拐點,等等一系列通過我們一線的樣本、一線的信息,加之我們這麼多年在後方積累的平臺技術做個綜合,給國家的決策、給臨床的救治提供依據。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姜濤博士進行樣本裂解

就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姜濤博士說,專家組已經採集了患者病房中空氣的微生物樣本,通過試驗評估病毒數量,得出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這方面研究進展將直接應用於防控工作。

它除了正常的飛沫傳播之外,是不是還存在較低濃度的氣溶膠的傳播,我們希望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我們採了相關病房空氣中的微生物的樣本,我們在這裡面進行相關的核酸提取,我們希望來評估空中含有多少量的病毒,來評估它是不是在病人的正常飛沫傳播之外,是不是有一些東西釋放到空氣中並長期存在,能夠感染到後面其他的密切接觸者。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陳薇院士做檢測

陳薇院士說,目前專家組還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臨床診治過程,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爭取早日阻斷疫情進一步擴散。

我們要研究一些疫苗、抗體、新藥,我們需要在一線拿到這些標本,或者發現它病毒的傳播規律,來指導我們疫苗的快速研製。

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我軍軍事醫學專家奮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陳薇院士與檢測組一起為武漢加油

陳薇最後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事醫學專家一定會在特殊的戰場發揮關鍵的作用。

我們一直說軍人就兩個狀態,打仗和準備打仗,在疫區就是來打仗的,準備打仗就是平時的這些科技的積累、技術的儲備,在這個時候就要把所有的以前養兵千日的時候就把他動員起來,最快的投入到這一次特殊的戰爭。


記者:總檯央廣記者孫利

通訊員:張振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