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雷锋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今天,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简简单单二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孩童时代,我们常将“向雷锋叔叔学习”挂在嘴边;成年后,依然有无数人将他视为人生“偶像”。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出生在旧社会的雷锋,儿童时代饱尝生活艰辛。祖父、父母、兄弟相继离世后,年仅7岁的他从此沦为孤儿。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得以入学念书。一路成长,他在农业战线当过拖拉机手,在县委机关当过公务员,在工业战线当过工人,在绿色军营当过汽车驾驶员。

1962年8月15日,雷锋年轻的生命从此定格在了22岁,但他的精神却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_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雷锋精神是奉献精神。雷锋在普通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平静的生活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奉献,用青春写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华章。

雷锋精神也是敬业精神。雷锋多次转换工作岗位,他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每项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把自己打磨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螺丝钉”。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雷锋精神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只要有心,立足个人岗位、贴近自身生活,我们就可以做到。

雷锋的伟大在于他将一个普通人的“至善”做到了极致,并终身践行。

今天,我们依然学习雷锋精神,正是因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立足平凡,争做英雄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每个时代,都呼唤不同的“英雄”。

革命战争年代,为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的是英雄;

和平建设时期,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的是英雄。

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样不缺少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平凡的普通人以坚守与奉献,树起当代“雷锋”的鲜明形象。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2月5日,美国洛杉矶几位年轻侨胞买了85000支手套、1000个N95的口罩捐赠给武汉,署名“中华儿女”。)

不求回报,无偿捐献,他们是一个个“无名氏”。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内,四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合影纪念。)

毅然逆行,奔赴前线,他们是与病毒贴身肉搏的白衣战士。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身上挂满药袋的人叫丰枫,武汉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负责帮居民买重症慢性病药物。)

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他们是基层防控的最前沿。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雨衣妹妹”和她的团队每天免费为武汉医护人员送400-600份盒饭。)

四处奔走,尽己所能,他们是凝心聚力的志愿者。

……

榜样力量,薪火相传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英雄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雷锋”也从未离开过他热爱的祖国与人民。

英雄模范并非遥不可及,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路不是云间阶梯,而是脚下实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看得到每一个英雄一路走来的痕迹。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女儿给军医父亲写信:“爸爸,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比起照本宣科式的宣传,英雄模范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氛围熏陶与成年人身体力行地示范。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在这次战疫中,我们感恩、敬仰于熟悉的高大身影再次扛起重担,也欣喜地发现更多年轻人成长起来,走上一线。

那一个闪亮的名字

实际行动的感召远胜千言万语,这就是雷锋精神传承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无论是我们这个时代

还是更久远的未来

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