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经过这次疫情,有没有人想回老家小县城了?为什么?

用户1629531905033


经过这次疫情,明白了许多

最想见到家中的父母。因为疫情的原因,还在原来的城市里,很想家却没有回家,远方的朋友,时间和距离让我们天各一方,然而暂时的相隔并没有让感情变淡,疫情过后终会有相聚的那一天。想见当初没有在一起的那个人,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遇到不开心的有没有人陪?

疫情的袭击,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的陪伴。让我们懂得了爱与被爱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也期待着人间皆安。


旭旭爱电影剪辑


我认识好几位在一二线城市拼搏几十年的汉子,月收入不低于三万,供房供车,总是唉声叹气,似乎日子过得不是太潇洒,很想盘了家档归乡安享晚年。我不怎么赞同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毕竟脱离家乡几十年,不年轻了,一切人脉也没有,基本上再创业难上加难。大城市的巨龙,浪于深海,绰绰有余,但是小县城的小池塘浅滩,困死你说不准。


邓航剑


没有想过回家里县城。拼出来的路,就基本没有回家发展了。我们潮汕人一直喜欢在外面闯荡,虽然我没有经常做生意,是在大城市打工的。向外走了,基本很难回去家里发展了,除非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能走出来的,基本就脱离了背景,摆脱了贫困,算是改变了命运。就算不会大富大贵,也会脱离原来出世的落后和封建的观念。


残疾之光


想回县城的早回了,不会因为这次疫情,反问这些回出去打工的为何出去,不就是想挣点钱,老家的就业门路窄,出去打工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问县城里出去打工的,谁想出去打工,在外面没有自尊,工作累,找对象难,房价高的离谱。我也是小县城的,没去郑州前,我曾经大声的呼喊,那个资本家来剥削剥削我吧,给我一份工作吧。


生活的左和右


这次疫情过后我是想回家创业的,当然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实力不足,而家长附近工业不发达的,还是得出来打工挣钱养家。而对于有想法想自己做生意的,可以留在自己家乡县城,毕竟近且亲切,随时都可以照看双亲,照料孩子!总之各有各的不同吧


自在天818


经过这次疫情,我感觉在城里住不如农村老家。因为在城市人群密集一个小区住好多人。且大家出入都从一个门口,容易被感染。并且去买东西,也是固定的那些超市和菜场。在农村就不一样了,非常时期,大家可以多少天不用出门,家里可以储存好多菜,吃完到地里割,农村地面广,空间大,空气新鲜,比呆在城里好。


红苹果6871


经过此次疫情,我想肯定会有一些人会回家乡发展的,首先家乡的吃喝是没必要担忧的,可能在疫情之前就有人有这方面的考虑了,这次疫情只不过是帮忙下定了决心而已。再者,很多人以厌倦了城市里急促的脚步,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高昂的生活成本,污染的空气等等。所以肯定会有一些人会回到老家小县城


布甘大叔


是的,经过这次疫情看,还是老家县城好啊!比较下:

1.封闭式管理,封村封路,在自己老家呢,几个人还能凑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还能出来嗮嗮太阳☀️,躺在自己家院子里,或者院子对面的小河旁边感受下天晴的美好,买菜有直接到街边路摊上买,很新鲜!不着急。在城市里面,就那片阳台,有些还没有阳台!要憋坏人的

2.即便不买菜,自己家菜园里面也会有,吃点就拔点,家里有面,自己家地里收回来的麦子,磨成的面粉,虽然有点黑,但是这是纯自然的!猪圈里面有猪,不买肉也可以杀猪,另外还有土鸡,每天都都收到鸡蛋的感觉也是很好的,源源不断的美好感觉!对那些光吃不干活的公鸡,杀了自己吃,你不会担心不出门会吃不上饭!

3.家里的工作,有很多人就在小镇做生意,卖个早点,包子,油条,煎饼,只要做出来,有味道就可以卖得好,虽然人没有大城市多,人流量少,但是家里的开支也很少!就比如我大嫂,一个韭菜鸡蛋饼,每天早上六点出摊,十二点收摊,雇佣一个人每天五十块钱,一件门面每天十块钱,一年可以余下十几万!相比较我们在大城市上班工作的人而言,她的收入还是很好的!你们你赚的多不一定能剩下钱来!

4.在老家生活能照顾到彼此的家 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了,离家太远总会带来很多的不便,其实父母也希望你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倘若你在小镇上能挣到你在城市余下的钱,其实还不如生活在父母身边!看看你是什么想法了!很多人的追求不一样

5.我们也会变老我们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在老家养老的话,很自在!只要是你在城市混的一般的人,其实老家养老也是不错的,绝对可以体会到鸡鸣狗叫的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生活,现在的老家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空调洗衣机,小洋楼,都是一家一栋,网络也是通畅的,就是可能医疗条件没有大城市的好!

6.教育问题 镇上有条件没条件的孩子都去县城上学了,也还好了,有的人说一辈子为了什么呢,父慈子孝,子孙满堂,孩子有孩子的幸福追求,我们尽我们可能给她最好的教育,总比我们自己那个时候要好的多吧,我那个时候去县上上学,十三岁,给你租间民房,给你一床被子,一个小床,一辆前后都没有泥瓦的大型破自行车🚲,一个星期五块钱,一个小煤油炉做饭,每个星期五晚上自己骑车20里回家,星期天再回县城!无依无靠,现在的孩子都坐校车,住校,是不是幸福多了!还可以了

6.生活就是一种感受和习惯,相比较而言是不是老家还好了,至少在家压力不大,很安逸,至少不会为了房子按揭着急上火的,家里的老人都说,在家不花钱,在城市一睁开眼就几百块出去了!在家三天不出门你饿不着!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7.老家小镇 交通不拥挤,不会因为上下班高峰期带来的郁闷心情!车位充足,很多地方可以停车,也不收你钱,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放心开!

所以相比较,现在的小镇生活还是不错的,在城市混不下去就回家吧!


品人生1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题主的提问是有没有想回老家,坦白讲,想回和真的回家还是两回事。

1.国人进城是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开始轰轰烈烈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之所以进城最原始的动力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个人有更好的发展,就是城里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2.进城以后的人经历这次疫情有没有想回老家县城,可能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也在想,以目前的状况回老家县城解决住房和生活没有问题,也离父母更近了,生活节奏和环境会更安逸,纯粹从舒适度讲,面对大城市的喧嚣和突发事件带来的封闭,确实想回老家了。

3.想回老家是不是就马上做计划行动呢,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仅仅停留在想法上。

在城市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包括人际环境,在职场或单位的工作氛围,都是和老家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在大城市有了5年以上的工作生活经历,并且一直在一个行业工作,也初步有了自己的人脉,适应了相对公平不过分依赖人情的环境,回老家之路并不容易。

4.最后一点就是这个想法能不能变为现实,还要具体看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目前工作性质,以及价值观了。

如果你是个体经营者,亦或自媒体从业者,加之你厌倦了大城市的喧嚣和紧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新的开始。

以上选择当然最大的现实因素还是家庭,父母,住房,经济收入等,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也可上升到价值观高度,所以这个问题千人千面,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判断。

也有放弃百万年薪去终南山求得一方清净的,或者放下手头牵绊环球旅行的。世界之大足以吸引我们去做各种选择,如今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个人越来越追求自身价值,我们多数会按世俗的标准去生活,去做选择,然而总有个体与众不同。

一句话,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我们自己人生的主人吧。




霜贰


想回老家县城,这次新冠肺炎传染性强,短短十几天就在全国蔓延开了,加上恰逢春节,各地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传染。截止今天累计的确诊人数达到了7万多,数字还在上升。重灾区的防控也越来越严,复工时间遥遥无期,其他地方已经陆续恢复正常工作。相较于城市人口密集,农村地区人口聚集程度低,流动性低,自实行封存闭户防控以来,农村地区的感染人数得到有效控制。相较城市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首先,农村能够封村闭户,得益于农村每家每户的准备的粮食充实,大多数都有存粮食的习惯,保证自家人吃相当一段时间都没有问题。要求封村闭户以后,也还能由村里集中购买一些蔬果水果等不易保存的物资,定期补充存储,让农村人在家闭户心里不慌。

其次,农村人口大多在外地打工,家里都是老人,常年也难得回来一趟,这次的疫情客观上延长了家里人团聚时间。一家人一起干点活,一起做饭吃,忙里忙外,促进了家庭和睦。再者,农村都是独门独户单独居住,只要人员不出门不乱跑,居家隔离是切断病毒传染的有限措施。即使有人感染了,农村人口密度低,地域宽阔,只要隔离得当,早上报早治疗,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性也低很多。

最后,农村一直都有拜年的习俗,每逢拜年就是一堆人到一起喝酒、打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让更多人选择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不仅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也让农村原本一些拜年陋习得到抑制。总结农村防疫期间这些优点,越来越多回农村的人也都有切身感受,无论选择回农村还是往城市发展,只要肯努力,其实都会过上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