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所有的孩子都會哭,而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尋找預防或者應對孩子哭泣的最好方法,遺憾的是,父母總以為能在“不哭”的勸阻聲中讓孩子學會堅強,卻總是事與願違。

Parents專訪心理醫生白大衛告訴大家: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哭泣對小孩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要他們身體內感受到一定壓力,他們就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釋放。而在此時此刻,如果遭到父母責罵,並要求“堅強點”,孩子會在已有的傷痛感上更增加了不好意思和羞恥感,那會使得平靜下來更加困難。

如果一味被逼問原因,而孩子無從談起,也會增加自己“束手無策”、“不明所以”的不安全感;所以好的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的孩子去處理他們不愉快的感受,而不是壓抑

首要要理解孩子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當孩子在身體上有傷痛時,重要的是去承認那個痛楚,“我理解你擦破的膝蓋特別疼”,而不是否認或是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還可以認可通常伴隨意外而來的恐懼或是憤怒的情緒:“從鞦韆上摔下來很可怕吧?”同理心能清晰地表達出我們對孩子情緒的理解。

“你看起來有點難過。出什麼事了?”“我最好的朋友威威要搬到加拿大了。”“哦,我明白了。我理解你為什麼哭。你一定是覺得特別傷心吧。”同理心有奇蹟般的作用,因為它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它輔佐孩子標識自己的情緒。

同理心提供了一種信任與開放的聯結、溝通和建議,當孩子感到被理解了,他們就會更願意聽我們的建議。而那引導我們進入下一步:在需要的時候設置界限並輔助孩子解決問題。

所有的感受都是允許的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孩子的行為是不可允許的,很重要的是為那些不可接受的行為設置界限並找到好的替代方法來輔助他們解決問題。

“我看見你哭了,我理解你對於你的朋友很生氣,因為他不經你允許就拿了你的新玩具,但是打他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一項於1996年的研究中,艾森伯格和她的同事們報告說那些8到12歲的孩子中,母親鼓勵他們運用問題解決技術的孩子們的社會適應技能的評價(評價來自於他們的母親、老師以及孩子自己)均好於那些母親沒有如此引導的孩子。

冷靜地抱著他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很多人以為對於孩子的哭泣回應需要“延遲滿足”,但事實證明,父母及時地響應嬰兒的哭泣會使得孩童在成長的第一年結束時哭得更少、語言和溝通的發展更好。

小說家威廉·保羅·楊寫到“千萬不要給你的眼淚的價值打折,那可以是療愈之水、歡樂之泉。有時候那是心靈能說出的最好的話。”

在面對大哭的孩子時,父母首先要有同理心,理解孩子,其次告訴孩子可以哭,但也要解決問題,最後抱著孩子,給他最及時的反饋,讓他知道父母永遠是他的依靠。

當孩子大哭時,父母最該做些什麼?心理醫生:首先你要做到這一點

關於寶寶哭鬧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歡迎評論【私信】留言我們進群,和我們交流討論,還有更多內容歡迎關注父母網微信公眾號:fumu_com (長按複製),精選歐美頂級育兒雜誌《父母世界Parents》內容,全方位關注0-6歲育兒生活。你的視界決定了孩子的世界,加入我們,一起修行!


《父母世界parents》七月八月刊,特邀鄒市明一家,探索男孩大腦背後的科學,分享男孩力培養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