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提到“切腹”,看慣了抗日神劇的國人並不陌生。但是日本人為什麼用這種方式自殺?切腹起源於何時,又有哪些講究?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永祚元年(公元989年),當時的藤原家族是日本很有權勢的一個家族,家族裡面出現了一個惡棍藤原義。他白天保持著體面優雅的貴族形象,可一到晚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武藝高強詭計多端,官兵很久才查清他的真面目。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一天晚上,官兵包圍了他的住宅。出人意料的是,他既沒有出來認罪,也沒有潛逃,而是將所有房門通通打開,自己坦胸露腹的坐在大堂之內,悠然淡定地吹簫,聲音悽怨哀婉。曲罷,他拿起擦得雪亮的武士刀,用力插入自己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官兵們無不驚駭,沒無人敢上前一步。由此,藤原義成為武士道中第一個確有其人的切腹武士。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日本人認為靈魂是存在於人的肚腹裡的,切腹,一方面能夠釋放靈魂,另一方面日本武士認為,這是向外界展示靈魂以表達忠誠的最直接方式。因此切腹自殺成為日本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而且還制定了一套標準的切腹儀式。

儀容:切腹之前要剃鬚理髮,沐浴更衣,穿上整潔的和服;

眼神:切腹時不能閉眼,要直視自己的內臟和鮮血;

聲音:切腹過程不得發出叫聲;

姿勢:切腹之後,身體不能側歪、後仰,只能往前趴;

工具:一種叫“肋差”的短刀,刀把裹上白布,避免手滑還能吸血;

刀法:一文字切,即橫切一刀(藤原義就是一文字切);十文字切,橫切一刀,再豎切一刀;三文字切,連續橫切三刀(代表:武市瑞山),等等。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由於腹部沒有重要臟器,切腹之後雖然腸子淌一地,但是不會立即斃命(比如古代的腰斬,施刑之後很久才會死亡,異常殘忍),然後就有了“介錯人”。

介錯人:一般為由朋友或可信賴的家臣,手持長刀立於切腹人身後,切腹之後立即補刀,斬下切腹人頭顱,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術高手。


詳解日本切腹:創始人自掏內臟,後世切腹者卻大多死於“他殺”?

切腹異常血腥、痛苦,很多武士不想忍受切腹的痛苦又想保留武士的尊嚴,他們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實際上是由介錯人下刀殺死切腹者。此種切腹方式被稱為“扇腹”或“擬腹”,但對外宣稱必須是“切腹”。所以很多日本武士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英勇,很多切腹都是虛假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