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书法的基础必须是楷书吗,为什么?

书法影响力


抱庸认为,楷书并不是书法的基础。首先,我个人就没有系统练习过楷书,而是直接学的行书。其次,篆、隶等书体在历史上早于楷书,不可能前书以后书为基础。再次,虽然草书行书的出现在楷书之后,但书体风格大相径庭,互有联系,但也相对独立,并不存在纲与目、主与次等关系,也无所谓谁是谁的基础。



误区之一:楷书是书法艺术的母体。认为楷书是衍生其他书体的根源,练书法就是要先练习楷书,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没有搞清楚书法的历史。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是因为楷书相对规范,孩童识字一般从楷书学起,先生教书也通常以楷书引入,这只是一种习惯,便于识读罢了。




误区之二:楷书才是书法正宗、才是书法王道。有的人认为楷书写得丑,就没资格称为书法家,什么行书草书都是在瞎胡闹,都不过是江湖丑书。这是不客观的,有的书法家毕生都在研究草书,他也许楷书的确不怎么样,但不能一口否定他在草书上的造诣修为。举个例子,书圣王羲之就是最擅长行书的,而不是楷书。又或者,你能说张旭的书法不如颜真卿吗?显然不科学。

误区之三:楷书是万能的,楷书写得好其他书体就一定能写得好。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存有这样的思想,或者说是期待。虽然楷书与行书草书有一定关联,但艺术的内涵形式不尽相同,技法技巧也差异较大。楷书写得好,行书草书未必就一定写得好,这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要练好某个书体,有楷书基础肯定会有积极促进,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开小口挖深井,紧盯一个书体深学细研。楷书包办、楷书万能的想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抱庸詩書


现在很多人说学习书法要打基础,我想反问一下,如果我想学习书法岂不是要从甲骨文学起,我算了下,我去过想把书法学好最少要两百年,我等不了,所以劝那些想学书法的朋友,想学就学不需要想那么多!但是学习书法最好打好楷书基础,那么会进步很大!





孩子魔法师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吗?😴😴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但有趣的是,这么一个很普通的常识,现在竟然经常

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不知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逻辑

和用心,🤔🤔🤔如果你要问我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是先学习坐立,还是行走,还是先学跑步,难道这样的

问题我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后再告诉你吗?🤣🤣🤣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从简入繁,从易到难,🤓🤓

🤩🤩学数学要从1+1=2开始,学开车要从基本的交通规则

开始学起,凡是讲究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学书法从楷书开始,也无非是适应这样的学习法则。🎈🎈

楷书写好了其实并不容易,从楷书起步主要是楷书

行笔速度较慢,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把控一些,由于

书写的速度较慢,就给思考和纠错提供了空间,😴😴

而且不仅是楷书,凡是书写速度较慢的字体均适合初学者。

例如,甲骨文,大小篆,隶书,这些字体都可以用慢速

书写,所以,书法初学者均可采用,没有任何不适感。🌷🌷

书法最初的难度不仅仅是你面对字帖的融合过程,🤔🤔

就笔墨纸砚互相协调的障碍,远远大于临书的难度。🤣🤣

所以书法初学者选用楷书,最根本的是要降低书写难度,

只要速度慢,给自己调整的空间就充足,💪💪让笔墨纸砚

心与手几个环节相互配合,让慢节奏产生出来安静的

情绪,这样你书法学习的效率会最高👍👍👍。

附图照片:明代书法家宗璲【敬覆贴】临摹作品

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明代卷)



素里布衣杨半


我个人认为是基础,但不是必须以它为基础。楷书成熟时期是晋唐,在这之前,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已经高度发达,如晋朝的王羲之,被喻为书圣,在他那个时代,楷书还未成熟,他不可能以楷书作为基础来学习书法的。

今天为什么强调学楷书?就是一句“楷法无欺”。楷书要求很严格,稍有点偏差,你自己也会看出来,不用老师说,自己就会改正。楷书像一把尺子一样,“逼”着你进步。学习楷书,对于行书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草书却影响较小,或许学楷书时间长了,还能给草书挡路。再一点、楷书的特点是稳,讲究法度,每一笔的起笔收笔、笔画在一个字当中的位置,都有精确的设计。

楷书出现的比较晚,里面融合了众多书体的精华,里面也有隶书的端庄、行草书的灵动,这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大的字体,就像篮球运动员一样,不一定要去比赛武术,但学点武术总是好的;

自身安静下来。然后再去学自己感兴趣的行草书等,若是直接去学行草,那些信马由缰的字体,可能会让人更加浮躁,从而失去修身养性的意义;

小孩子应该学点楷书,小孩子缺乏足够的思辨能力,但照壶画瓢的能力比较强,学习端正的楷书,能让孩子懂规矩、懂规律。

从书法角度来说,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学习楷书并不能让你写好其他字体;从人自身来说,学习楷书能让内心安静、懂的规矩和规律,能沉住气,能更好地进行书法的学习。

楷书不建议练的太久,特别是欧体等法度森严的楷书,如果完全入帖,你会从思维上无法接受行草书的写法,这些楷书会给你挡路。


小杰的风景


这个可以明确的回答:不是!

理由是:

一.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不成立。

如果一定要说楷书是基础,那楷书成熟之前的简帛书,隶书,小篆,大篆都是不存在基础而成字的,这个理由显而易见是站不住脚的。

二、从书法的法理和书法实践来看,没有实证。

1.楷书从笔法上看,是笔笔起,笔笔收;字法上横平竖直,笔画之间间矩匀称,字的重心居中;字的结构内部,基本不强调收放,强弱,曲直,正斜等等对比关系;章法上更简单,只是有行有列或有行无列的排列;墨色上一色到底。这几个方面和行草书完全不同,差别不是一星半点。楷书笔法是顺锋平拖,篆隶书是顶锋逆入,笔法完全不同,无法相互打通。

2.实践证明,把楷书写到十分熟练准确,就能自然顺利过渡到行书和其他书体的想法和说法,被实践反复证明行不通。写楷书形成的思维惯性和习惯模式,要过渡到行草书和其他书体,反而是障碍而不是优势。

绝大多数楷书写的极好的人,不会写行书,或者写的特别勉强。有人写幅楷书作品题个行书款,都象是两个不同的人写的,对比反差很大;写了几十年楷书的人,仍然不会写其他书体的人,比比皆是。

三、没有理论依据。

历代书法理论,从来无此一说。仅有苏轼说过‘’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但从语意来看,说的是三种书体的基本表现形态,而不是指导人们学习书法的顺序,更没有强调楷书是行书,草书和其他书体的基础。清人梁巘有少年学书,先学楷书的说法,但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及社会现实实用,非楷书不行,而且主要是小楷,不应该作为现代学习书法的唯一选择。

全国二百多家开设书法专业的大专院校的教材,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教材,中国书法院的教材,都无此一说。这个问题,在专业领域已不是问题。

结论是:书法的基础不是楷书。学习书法,不必受世俗风传影响,勉强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字体,喜欢什么书体就学什么书体。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兼讨论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答主行草书扇面

答主行草书扇面

答主行草书扇面


快乐书法营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这是多数人的共识。但是,我认为隶书也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因为隶书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近年来有不少说,学楷书是“站立”,学行书是“行走”,学草书是“跑”。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时下教书法的,特别是教小学生写毛笔字,大多都是从楷书开始学起。无论怎么说,先学楷书也好,先学隶书也好,都是在学书法,都是在学写字。学书法,学写字,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我们都应该予以支持!但是,在学书写字的同时,还是要了解一下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这对今后学习书法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的观点是,要想把学习书法的路走好走远,初学书法者,还是先从汉隶入门,学汉隶几年后,再学楷书,这样上手会快得多。学书法,不学汉隶的确是一种遗憾!如果书者对书法有高的追求,若先从楷书入手,到头来还得学汉隶,而且是自己从主观上学而不是别人逼着自己学。如果学书之人对书法学习没有高的追求,而只是凑凑热闹,学哪种书体都是可以的,只要自己喜欢。

学楷书,有不少人认为先从唐楷开始,我认为这个没有错。但是,在选择学习唐楷的同时,为什么不选择学晋楷和魏碑书法吗?既然是学书法,就应该先学晋楷和魏碑书法。晋楷和魏碑书法也是楷书啊!晋楷和魏碑书法也可以作为学习书法的基础的。

学楷书,须临帖,而且要坚持临帖,深入临帖。关于练习楷书的用笔和用纸,正常情况下用兼毫毛笔、半生半熟宣纸或毛边纸。学小楷,用优质狼毫毛笔,人工毛边纸或熟宣纸。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苏轼是宋代的书法大家,也是极有名的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苏轼的寒食帖被定为行书第三名,这说明他的书法功力在历代排名那不是一般的好。他对书法的认识不可为不深刻。他在论述书法各书体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楷、行、草三体:即“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因为当时的书写需要,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体态安稳,笔画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现代人有很多认为未必。有人认为开始练字,可以从行书入手,甚至还可以直接写草书。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是楷书是字的模范,是标准,是发力的源泉。历代都把楷书称为字之模范,那么它的法度是最规范的,学习写字也就应该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刚开始练字,我们对怎样写字还不熟悉,那么我们以什么为榜样呢?又以什么为尺度标准呢?实际上有人说可以直接从行书或草书开始练字,那多数是指成年人说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多年的写字基础,对字的特点,对笔性的控制,对书写的经验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知识,他们的理解和平衡能力都较好了,所以可以从行书开始练,但这不是正途,练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他有悟性的话,还是要回过头了再写楷书的。荀子在《劝学》里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其意思说,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我们在日常拉锯里也有这个常识,要想把一块板截的很直,符合我们要的长度,就要按照尺寸画一条线,在那条线上截取。这在书法上楷书就是我们有了学习的法度。我在练习书法时,已经写了多年的字,有时还写一些行书。往往就感到自己的笔画的质量不高,精准不够。看到自己不满意的笔画,总要再去练习一下笔画。这就是当初练习时没有打好基础,笔画的质量不过关,就开始了练字。看似能写字了,实际上笔画质量不行,楷书的功夫不到家,写起来行书的水平也不高,这就是书法提高的不快的根本原因。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是一个道理。

二是楷书为学书基础,是实践总结的结果。

各行各业技艺的学习,都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学习书法也是这样。虽然楷书出现晚于篆隶,但它一出现,就给我们的汉字书体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的传播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而且还深远地影响了世界。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我们到现在还能看到在使用楷体汉字。它使人们的文字交流更便捷了。一般把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从发展期开始以后,我们都能看到楷书大家的作品。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作为学书的基础,一方面对楷书体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从学书先从楷体入手也是很好的佐证。唐朝以后的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对楷书结构规律的研究,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而明代李淳在《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成书100年后,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临摹并推广。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直至现代仍有广泛的影响力。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现在小学生,青年人刚开始接触书法,不多是从唐楷大家的楷书法帖入手的吗?学书不从楷书学起,多数会被人认为是违背学书规律的。直接从行书入手,可能就会作为一个特例,也可能会被认为是神童吧。

三是先学楷书,其它书体可以触类旁通。

田蕴章老师在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中,是非常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的。他的楷书水平当代世人皆知,认可度也是极高,那么,他的行书写起来也是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虽然田老师在强调重视楷书的练习中,不要忽视行书自身规律的认识,但他还是认为楷书是基础的。没有楷书的基础,是达不到那高有行书水平的。我还看到田英章老师行书字帖欣赏《兰亭序技法精解》,这本字帖是田老师临松雪道人赵孟頫兰亭帖,行书技法精解教材图片共58张,在网上就能看到。这本行书定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页页华章。那行书写的是精彩极了。这也让我更坚定了写好楷书再写其它书体的信心。看田老师的行书,才知道,楷书触类旁通的巨大能量。大家也可能看过一些行书草书大家的楷书作品,从他们那,我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成为行草书大家的。以往,我们都感到郑板桥的字很是搞怪,有的人还把他戴上了丑书笔祖的“高帽”。实际上,如果你要看到郑板桥的楷书,那就知道,郑大师是依靠扎实的楷书功底的基础上,在进行书风的创新,他是有资本那样写的。他的字是杂糅了几类书体之后才有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的。后有人赞誉其书“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若论书法大家的成就,看看几个草书大家智永,怀素等人的楷书了,他们那一个不是先为楷书而后才能狂起来的呢?


中和之水


首先,脚本易于学习所有字体,并且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结构和笔画的兴趣。

初学者可以锻炼耐心同时,脚本是最全面的一开始就要避免愤怒的感觉,也为下面学习其他字体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实用性方面当今社会,最常用的是楷书和书籍。把脚本的基础

本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基本,最实用的类型。初学者和书法家都将剧本和创作视为必修课程。可以说,没有剧本的技巧,就不能称之为书法。它是书法艺术的根源。

楷书优点

这个楷书是初级美学的最高典范。

2.学习楷书可以了解约会后文本的形状。

该楷书是研究写作规则和美学规则如何相结合的基础。

通过楷书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

5.通过楷书理解中国文化中反映的基本美学思想


石林草堂


答案是相对肯定的,书法是讲究法度的,学习书法也讲究循序渐进,从楷书练习可以从相对横平竖直的的笔画中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为以后的行草书练习铺平道路。在行草书的练习中会有很多笔画和字与字之间的黏连,这种连贯如果没有一定的楷书基础是比较难临摹的,写出来的字也会显得僵硬呆滞。

不过从书法发展史的角度来讲,楷书又可能不是书法的基础的,楷书的成熟,是三国时期钟繇所作的楷书,后世也将钟繇称为“楷书之祖”。在这之前篆书、隶书和章草就已经出现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果你要学习以上书法,那么楷书的学习就要可能相对不太重要了。

学习书法是个从硬直到灵动的过程,大部分有这个问题的的人最终应该都是想学好行草书吧。楷书因其字形规整字字独立的特点能为行草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像苏轼说的:

“真生行,行生草。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有走者也。”

想练好行草书还是应该有楷书功底的,大家觉得呢?


简集


谢谢:

关于这问题,从前也曾争论过,探讨过,说法各异,并无定论,这属正常,毕竟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书法大家说过什么书体是书法的基础。

本人认为:自上小学,便一笔一画学写字,这就是楷书基础;长大工作,学习,写材料,一般用行楷,行书的字形写字;学书法也一样,从自身掌握的字体学起,从最容易的学起,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自古至今,在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之中,没有几位书家不会写楷书的;本人认为,王羲之,张旭,颜真卿等,都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才有了行草或草书的飞跃。

楷书是不是书法基础,很多人有不同见解;有的要求按中国发展史字体的次序,篆书,隶书……学起,也就是说,篆书书法是基础,个人认为这是思路不对。

关于楷书是不是书法基础,我还是坚持本人的观点:没有楷书基础的书法;行书,草书永远达不到巅峰。

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