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哈耶克文選

哈耶克文選 |週末讀書

哈耶克繼承以門格爾和米塞斯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的傳統,在經濟學中提出的價格理論打破了自亞當·斯密以來長期居於主導地位的“均衡”神話,從而為西方主流經濟學引入了一種動態的經濟觀。《哈耶克文選》延續這個學派的邊際主義思想,把理解經濟知識建立在一種深厚的哲學認識論基礎上,使我們得以深入地瞭解市場運行的心理學根源。

本書收錄了哈耶克寫於20世紀50至70年代的論文和他在各地的演說,共計40篇,其中包括名篇《作為一個發現過程的競爭》、《知識的僭妄》、《曼德維爾大夫》、《建構主義的錯誤》等。這些文章寫於哈耶克思想最活躍的一段時期,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從專業經濟學家變為一個貫通多學科思想家的發展脈絡。與他那些大部頭的專著相比,其中不少文章更為通俗易懂,不失為一個瞭解哈耶克思想的方便途徑。

編者:汪民安 張雲鵬 譯者:馮克利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1899—1992),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20世紀最傑出的自由主義者,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著有《通往奴役之路》《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與自由》《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致命的自負》等。

目錄

上篇 經濟學

經濟自由主義觀念的傳播

經濟、科學和政治

充分就業、計劃和通貨膨脹

工會、通貨膨脹和利潤

工資剛性增加引起的通貨膨脹

自由企業制度的道德因素

民主社會中的公司:它應為誰的利益而運行

開發費的經濟學

關於李嘉圖效應的三點說明

作為一個發現過程的競爭

反凱恩斯主義通貨膨脹運動

對凱恩斯和“凱恩斯主義革命”的個人回憶

關於“計劃”的新混亂

門格爾的《通論》在經濟思想史中的地位

“依賴效應”的臆斷

熊彼特論經濟史

亞當·斯密在今日語言中的意義

下篇 哲學與政治學

知識分子與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與科學

歷史與政治

何謂“社會的 ”,它是什麼意思?

“社會公正”的返祖現象

《通往奴役之路》———十二年之後

什麼是自由主義

政治思想中的語言混亂

自由社會的秩序原理

自由國家的憲政

民主向何處去

經濟自由和代議制政府

專業化的困境

知識的僭妄

解釋的程度

複雜現象論

人類行為的結果,但不是人類設計的結果

關於行為規則體系演化過程的筆記

大衛.休謨的法哲學和政治哲學

曼德維爾大夫

理性主義的類型

建構主義的錯誤

頭腦的兩種類型

譯名對照表

中國第一家

專注媒體融合的研究院

傳遞信念信心

剖析實踐實驗

探求對策方法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