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步法,助你避開理財產品中的“雷區”

有一句提醒人們購買理財產品需謹慎的公益廣告宣傳詞——“你看中的是利息,而騙子們看中的是你的本金”,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投資渠道,投資有風險本無可厚非,可是有些所謂的“理財產品”是別有用心之人給他們的騙局套上的華麗外衣,“高利息、低風險”,金光閃閃的外包裝讓你覺得這就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大好發財機會,不買就錯失良機,但其實買了才會後悔不迭呢。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來儘可能地識別這些“李鬼”理財產品,避免投資“雷區”呢?

三步法,助你避开理财产品中的“雷区”

01

查資質

手機APP來幫忙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購買理財產品都存在相應的合同,有合同那就需要審查合同相對方的資質,查查對方靠不靠譜。互聯網時代的當下,有許多盡職調查網站及手機APP可以查詢企業主體信息。以手機APP“企查查”為例,輸入公司名稱即可得知企業的登記狀態、經營範圍、註冊資金、動產抵押等工商基本信息;如果公司存在被強制執行、失信信息等也會一併顯示。

三步法,助你避开理财产品中的“雷区”

雖說外表光鮮並非就必然靠譜,但如果連外表都劣跡斑斑,不靠譜的可能性還會低麼?市面上有些理財產品從頭至尾就是個幌子,合同主體根本就未經工商註冊登記,假如當事人購買時能多留個心眼查一查就可以避免被騙了。又如,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也分為直銷和代銷兩種,購買時應對落款的合同相對方仔細審查。

02

查資金去向

“入不敷出”必有詐

理財產品的根本目的在於融得資金去做相應投資,而資本的天性是逐利,只有投資項目的收益超過融資成本才能產生動力。因此,購買理財產品時需對合同中披露的資金流向謹慎把握,如果投資項目的真實性存疑,或者項目的行業收益率明顯低於承諾的預期收益,此時就要格外提防是不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簡言之就是拆東牆補西牆,虛構項目來吸引投資,用新投資人的錢向投資人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例如,市面上有些理財產品是以建設商業廣場為由對外融資,但實地考察發現該地址根本沒有相應的規劃;又如某寶融資平臺披露的資金用途主要用於融資租賃,但如果向專業人士請教一下,不難得知該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實際遠遠低於合同中承諾的收益率。

03

查合同條款

“借款”還是“投資款”

傻傻分不清

雖然不同類型理財產品相對應的合同名稱各不相同,但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特別長!如果一板一眼地把內容從頭看到尾,很容易看到後面就忘了前面說了啥,搞不清楚重點;又或者,雖然關注到某些細節,但因為條款設計的過於複雜而似懂非懂。

有些不法機構恰恰利用了這個心理特點設套,嘴上對投資人說是固定收取本息的借款,但實際上合同條款卻設計成共擔風險的投資款,一旦項目投資失敗無法按期還款,就以此為由推卸責任。即使投資人訴至法院,往往拿不出其他的證據,最終的結果也極有可能事與願違。

從法律關係而言,理財合同大致可以分為民間借貸關係或委託理財關係,前者固定收取本息,後者共擔風險。俗話說,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如果理財機構如實向投資人披露合同性質以及風險大小本也無可厚非,但上述這種“偷樑換柱”的做法就逾越了法律的界限。為了不讓不法機構有可乘之機,投資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投出去的錢是變成了“借款”還是“投資款”,衡量風險承受能力後再做出真實意思的選擇。

編後語

小編在法院常會看到一些因為購買所謂“理財產品”而血本無歸訴至法院的老人,他們由於輕信騙子的花言巧語,覺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落在了自己身上,對於合同上的條款也未加細審,便傾其所有的養老資金購買了騙子們口中所謂的高收益低風險“保本的理財產品”。到最後謊言被戳破的那一刻,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讓人看著心中甚是難受。因此,小編在此慎重提醒各位,購買理財產品不能光聽銷售的一面之詞,對於紙質合同內容一定要謹慎審核,千萬別讓你的辛苦錢竹籃打水一場空。

來源丨上海寶山法院胡鶴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