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万科租赁房要求一次付清10年租金180万 被嘲没逻辑

有人天天盼着房价暴跌,有人天天盼着房价暴涨。

三十年前大家都在为房子发愁,三十年后大家还是在为房子发愁。

为什么我们总是逃不出房子这个怪圈?

羁绊每个人一生的,到底只是一间用来住的房子,还是因为房子不仅仅只是房子?

01

存房来了

万科租赁房要求一次付清10年租金180万 被嘲没逻辑

上个月,中国建设银行广州住房金融服务中心正式开业。

其实,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并不少见,无一例外都是办理住房按揭。建行在广州的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却不仅仅只是办理按揭。

除开建房、买房、卖房、租房等大部分老生常谈的业务,有一个业务,却把房子的金融属性再度提上一个新高度:存房业务

存钱听多了,拿着钱去银行存,挣点利息,存房呢?是不是也可以拿着房子去银行存,挣点利息吗?

简单地说,存房其实就是住房长租权的交易。

办理存房业务,先由银行对房子未来几年租金收益进行评估,如果存房的人觉得价格合适,就和银行的租赁公司达成住房长租权交易。

由租赁公司一次性或者分期支付长租租金,到期后归还房产。

在银行存钱,你收利息,银行就用你的钱放贷;在银行存房,你收房租,银行就用你的房子放租。

一次性可以拿到一笔钱,而且房子还是你的。

对于刚需一套房的人来说,存房没什么意义。显而易见,存房业务是针对多套房或空置房的群体。

以前,房子只能坐等升值,转手买卖赚差价,或者放租赚租金,封顶的金融属性也只是可以办理按揭贷款。

现在金融属性再上一层楼,存房等于是不动产财富管理。

看上去,存房业务是引导大家改变预期,不要再炒房或者是加杠杆买房,租房服务也可以很好。

问题是:存房是不是就可以套现一大笔钱,然后这些钱会不会又流进楼市呢?

02

房租上涨了

万科租赁房要求一次付清10年租金180万 被嘲没逻辑

前面说了存房,那就有人租房。

"现在流行长租房"

这是一个从事房产中介朋友的话语,房子还是原来的那些房子,依然还是那些单间,甚至隔断还是那些隔断,但是经过一番改造后,就变成了不同风格的公寓。

租售并举一直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长租公寓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越来越得到重视。

比如就在三月底,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印发了《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面和负面清单》,其中限制四环路以内的各类用地调整为住宅商品房,而鼓励三环外的商业、商办、酒店宾馆等调整为公共文化建筑和出租型公寓。

站在风口上的是长租公寓,而被吹起来的是租金。

链家的统计表明,像北京今年一季度的房租同比上涨了8.9%,有地段上涨了50%。

以“自如“这个平台为例,北京天通西苑最便宜的一个标注为8平米的单间,租金显示为2230元/月,而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同类型房源的租金。而根据自如友家的模式,其

并不收取中介费,但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根据自如上列出的收费标准,不同的房租支付方式,对应的租金也不相同,月付最贵,比实际显示金额贵100元,服务费为全年总房租金额的10%,而季付、半年付和年付的租金价格为页面显示价格,只是服务费分别为年租金总额的10%、8.5%和7%。

03

刚需越来越多?

除了存房长租业务,如今还有市价公房。

最近,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公房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存量公房可以以市场评估价格出售,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清房款,也可以选择抵押贷款购买。

出售公房的收入,缴完税后全部纳入单位住房基金,用于发放住房货币补贴和公房设施设备维修。

作为保障性住房,原本的出售价格应该低于市场评估价格,现在却按照市场评估价格出售,那和一般商品房的区别在哪里?

除了市价公房,还有棚改货币化和抢人去库存。

今年3月5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启动了新一轮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棚改开工为580万套。

在棚改货币化下,一年时间就可以涌现几百万的市价买房刚需。

今年,各省各市掀起了所谓的人才保卫战,为了吸引人才进来和留下,纷纷抛出各式各样的橄榄枝。

间接一点的,提供落户政策,比如说北上广深4大一线城市;直接一点的,提供住房折扣购房补贴,比如说武汉、长沙。

如果你的户都落下了,你会不会选择买房?如果给你买房优惠,你会不会选择买房?

到底,是谁在制造源源不断的购房需求呢?

04

房价之谜

万科租赁房要求一次付清10年租金180万 被嘲没逻辑

最近,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全国土地供应量同比环比都出现增长,整体成交量同比增长七成。

2018年1至3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5362宗,同比增加19%;成交土地面积2414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2%。

2018年1至3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9661亿元,同比增加37%;全国40个大中城市,共20个城市出让金同比增加,一线城市仅北京入围。

确实,在房住不炒的调控下,一线城市被冷落了,但是二三四五线城市却火了。

说到底,是谁需要房价稳定下来?

现在,楼市的调控已经不同往日了。

过去喜欢一棍子打死,全国楼市一盘棋,现在喜欢差异化精准化调控,哪里有需要政策就点哪里。

很多人都会问,中国楼市到底看什么?

经济学家任泽平给的答案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任大炮任志强给的答案是:长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短期看政策。

你觉得谁说得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