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普京在军事上强硬出击,耀武扬威,为什么不能在国内的经济上下一番功夫?

baoxun68729


俄罗斯的前身是两大超级势力之一的苏联,在苏联解体之后,整体趋势便是江河日下,归咎原因,有四个方面。

在政策方面:政策就像灯塔,是一个国家前行的指示灯,国家的一举一动都是政策的反应。和平依旧是时代的潮流,但是俄罗斯却反其道而行。有着苏联留下的军事财富,俄罗斯的一举一动都十分高调,端着大国面子,许多事情咄咄逼人,使得对外关系恶劣,国际盟友少,在普遍军事没有自己强大时,高调做事,引起其他国家的不安从而抗拒俄罗斯。

在经济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俄罗斯的政策受经济的影响。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大国却过分依赖能源,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能源出口。随着国际能源地位下降,俄罗斯面临困境。军火生意是俄罗斯第二大产业,但军工产业主要依靠苏联老本,在时代不断进步中,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苏联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国家国营企业比重高,民营经济发育不足,市场经济规则不健全,很难发展市场经济。

在国际环境方面:苏联和美国进行争霸最后美国胜利,苏联和美国的关系被俄罗斯继承。西方国家受美国鼓动,对俄罗斯实行各种制裁和排斥,挑动俄罗斯与其周边国家的矛盾,使其安全成本增加。面对多方面的制裁以及发展中的各种陷阱,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可谓举步维艰,这是限制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因为外部麻烦不断俄罗斯政府根本没有建设经济的可能。

在人才方面:人才越来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欧美国家对苏联军事技术人才的大规模拉拢,使得俄罗斯技术专家出现断层。由于西方的技术封锁,现存的俄罗斯军事技术人才,在装备技术观念上无法跟上世界潮流,所依据的只有苏联留下的武器。此外国土面积虽大却大多不适宜生活,人口少可用的人才更加少。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使得俄罗斯的军事技术进步缓慢,国力增长缓慢甚至倒退。因此,俄罗斯越来越弱。不过对于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来说,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俄罗斯在国际上越强硬,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就越弱。


利刃号


普京在军事上的强硬出击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国内困境逼得,俄军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后,认为这很可能会像2008年俄格战争那样,西方顶多也就抗议一下,不过,占领克里米亚,毕竟是侵犯了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和主权,还试图肢解乌克兰,这破坏了冷战后欧洲的安全局势,引发了西方制裁。

在制裁发起后,俄罗斯外交部其实是不断向西方伸橄榄枝的,但因为在核心问题上不让步,也就是拒绝归还克里米亚,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制裁不断延长,并变得越来越严厉。对西方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俄罗斯缺乏还手之力,才选择了炫耀武力,但炫耀武力究竟有没有用,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目前看来,在东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消耗战,表面上俄罗斯占了上风,但这对西方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是巨大的支出让本来就已经衰落的俄罗斯经济更加苦不堪言。

相比对外发动战争,或者在政治舞台上表现所谓的强硬,要搞好一个国家的经济那真是太难。普京上台之初,很幸运的赶上了国际油价暴涨,凭借大量出口油气资源,俄罗斯经济得以缓解,政府赤字也减少,普京得以利用大量的石油美元,一方面改善民生,提高底层民众福利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俄军现代化。

但这一切已经结束,俄罗斯拥有大量能源,可惜并不掌握定价权,所谓的普京经济学,不过是凭借出口能源和原材料,来试图让俄罗斯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跟苏联那一套类似,但这已经破产。

目前的俄罗斯,实际上可以看到,在将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后苏联时代经济精英肃清之后,俄罗斯所有的经济领域,几乎都掌握在普京亲信手中,各经济领域凭借行政权力导致的垄断正在越来越严重,俄罗斯经济现在严重缺乏活力,要想恢复此前状态,必须指望国际能源价格再次回到一百几十美元的状态,可惜,不管是全球经济带来的石油供给,还是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的技术性变革,都不会再次回到油价高位了。

俄罗斯经济衰落,对底层百姓影响最大,失业率增高,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大批民众投入反对派阵营,遍及全俄的反普京反腐败游行不断发生,经济上的困境已经影响到了俄罗斯政府的稳定。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经济领域的改革,虽然名为民主国家,不过,普京不断将权力集中化,导致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沦为一个极权国家,而指望一个极权国家,打破支撑政府的既得利益集团,进行彻底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这根本不可能。


深远防务观察


普京在国内经济上应该是下了一翻功夫的,而且收到的效果也不小。至少在农业上成为了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今年的粮价大跌的主要原因就是俄国粮食产量大量增加并出口造成的,其农业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他们雄厚发达的重工业上,而俄罗斯又是地广人稀,非常适合这种工业化的现代化农业,他的粮食价格非常有竟争力,第一是产量,至少小麦的产量以经超过了美国,其他的也有巨大的增加。第二是价格,美国等西方国家农业一直享受着高额的政府补贴每年多达800亿美元几乎站农业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俄国每年补贴最多时不过100亿美元,这两年降到不足50亿美元,卢布跌更促成了粮食疯狂的出口,甚至以经抢占了一些传统的美欧市场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埃及就改变了不从欧美进口小麦,转从俄罗斯进口。至于有些网上说的俄罗斯人很多俄罗斯人吃不上饭挨饿受冻的情况,我没去过俄国,我感觉可能有,但是没有那么多。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否认有穷人的存在。当然还有让普京烦不胜烦的俄罗斯男人酗酒的问题。俄罗斯工业继承了前苏联的家底。重工业,军工紧次于美国,能源更不用说了。冷战后美国走了去工业化的道路,转向了信息化,金融化发展军工业。到现在为止美国通过金融业(强势美元,世界上通用货币的发行权)控制世界经济,赚取世界财富。通过信息业控制世界的语论,传播附和自己的价值观,妖魔化对手,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后通过强大的军事工业来彻底催毁对手。幸运的是俄罗斯没有走去工业化的道路,如果走的化,俄罗斯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另一个南非而已。去工业化不易,相再工业化没有一两代人是不行的。必竟优秀的技术工人不是工业产品可以短期大量生成。普京在经济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催毁了寡头(类似于中国的民企)经济。使这些企业负担了一些社会责任。想想这些寡头们在当时的做为,有的寡头甚至说自己的企业美国人有股份,美国应用武力来保护美国公民的才财产。俄罗斯政府不能动。总的来说在西方世界的制裁下,和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环境下俄罗斯经济发展算是不错的了,如果换做别的国家早就完了。最后说一说GDP,gdp不是绝对的,网友们不要笑话俄罗斯的GDP,不如广东,韩国GDP 高过广东,韩国人笑话俄罗斯人了吗?日本超过俄罗斯GDP 几条街,中国GDP超过日本。日本人在中国面前冲充满了优越感,他们在俄罗斯人面前敢娇骄傲吗?俄罗斯不是不发展轻工业,而是发展不了。轻工业需要大量的廉价人口红利,这是俄罗斯所不具被的。所以你难以想象富士康在俄罗斯大规模的办厂招工,或者在俄国办玩具厂,办纺织厂,这个几乎不太可能,除非普京把俄国的重工业,和军工业,全部关停了,否则真办不道。


用户158428759


一、战略思想上,战略空间优先于经济增长

俄罗斯强硬出击基本上都在维护战略利益。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但是主要也是战略利益,就是防止它加入北约,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俄罗斯政治精英历来重视地缘政治问题,甚于经济民生问题。这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今日俄罗斯,无不如此。从种种表现、普京的教育和工作背景看,他更多是一个保守和传统的政客,而不是改革派政治家。这决定了普京主要的工作方向应该是政治安全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普京为了拿下克里米亚宁愿遭受西方世界的制裁,说明在普京看来,战略利益(包括领土利益)比经济利益更重要。

西方制裁没有让普京支持率变低,反而达到历史高点,说明民众也抱有同样的思维:即更重视地缘政治利益。

基本上可以说,整个俄罗斯都将地缘政治作为优先议程。当然,民众的看法可能是被政府宣传、历史传统共同塑造的。

二、现实利益面前,军事手段比经济手段更有效

从苏联解体到俄罗斯对西方的战略防守,根本上都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俄罗斯经济缺乏吸引力,导致原来的盟友纷纷离俄罗斯而去。

俄罗斯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在应对地缘政治挑战时,基本上没有经济手段可用。经济手段包括以援助为代表的收买,以制裁为代表的惩罚。但是俄罗斯除了能源,基本上没有有效手段。

既然经济手段不好用,俄罗斯就只好用更硬的军事手段了。不过,确切地说,俄罗斯也并不是纯用军事手段。他除了使用武力,

三、普京执政方略上,军事外交比经济更重要

普京要稳固执政,需要政绩经济上做出成绩更难,阻力更大,成败更明晰。

(1)俄罗斯从来不是什么经济强国,现在更是虚弱不堪,不仅体制机制问题一大堆,还面临人口老龄化、产业衰退等大问题。要把俄罗斯经济搞好,一是难度高,二是耗时长。

(2)俄罗斯经济寡头化明显。无论是私人寡头还是国家寡头,总之俄罗斯经济命脉掌握在一个小圈子手里。而这个小圈子就是普京最核心的执政能力来源。寡头化也是俄罗斯经济的诸多病症之一。普京如果是有远见、有能力的政治家,就要对自己的小圈子下手,自我革命。但是普京显然缺乏这种魄力和能力,他选择了保守的路子,就是维持小圈子,维持自己执政基础的稳定。

(3)在地缘政治上,俄罗斯主要对手实际上都是独联体小国,出成绩更容易,国内阻力少,成败有的时候不那么明晰。例如,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到底是赢是输,至今莫衷一是,起码普京认为自己赢了,俄罗斯民众也认为自己没有输。


莱蒙夫人


经济和军事问题应区分来看,军事上俄罗斯四处出击,实则因为退无可退。比起过去俄罗斯在中东和东欧的重大影响力,现在俄罗斯可谓是被逼入墙角,看看乌克兰便知,俄罗斯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断出击,可是仍然比起过去全乌克兰都是俄罗斯的朋友有巨大差距。过去美国军舰不敢进黑海,现在都开到熬德萨了,熬德萨可是以前苏联黑海舰队的一个基地,也是西南部军区的总部,现在是美国主导了。



俄罗斯军工厂生产的防空导弹。

经济上来看,俄罗斯最大问题仍然是不均衡,产业层次低。俄罗斯虽然有许多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但是那是没有市场化应用的实验室科技,只能国家自己应用到军事武器上。所以俄罗斯经济实际上依然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深加工和出口,俄罗斯造船能力甚至已经低于巴西和菲律宾,俄罗斯几乎没有总部经济和金融经济能力,在其他国家火爆的房地产和互联网产业,在俄罗斯更是长期被国外主导 。



资源型经济是俄罗斯发展的瓶颈 。

俄罗斯只有资源型经济,连起码的轻工业都很少,过去俄罗斯出口我们汽车,现在我国国产汽车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并占据重要份额。俄罗斯在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上更差,这里不再赘言。所以俄罗斯除非来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否则没有出路的。



俄罗斯航空工业是为数不多的军工反哺市场经济的案例。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这个问题你可问的没水平了,普京在经济上的强硬比在军事上多多了,只不过,在军事上的强硬更能吸引被媒体的关注,和我们的追捧罢了,所以就给我们造成一个误区说俄罗斯的经济没有进步。

俄罗斯GDP从09年的负的七点几到17年的正一点五,这难道不是进步吗?但是可别忘了,俄罗斯这几年可是一直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呢,要是普京没有点强硬的经济手腕,经济能这样增长吗?

普京在最开始当选总统的时候,俄罗斯经济是寡头控制的,根深蒂固,谁也不敢动,包括普京的前任,也不敢动,也就是普京,把寡头一个个给收拾了,该驱逐的驱逐,该下监狱的小监狱,普京要是没有手腕他能做到吗?

普京以强硬著称,他的强硬不仅在军事,更多的是在经济上。




行说楼市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克里米亚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秃花帖木儿建立的伊斯兰汗国,后被奥斯曼帝国吞并成为其附属国。后奥斯曼帝国衰败,俄罗斯为争取克里米亚发生了多次战争。克里米亚几易其手。终于1783年正式并入俄罗斯。1853年,奥斯曼为巴尔干半岛利益与英、法(怎么那里都有这两强盗)合伙出兵克里米亚,并大败俄罗斯。192l年鞑靼斯坦共合国成立,标志着独立自主,鞑靼人的克里米亚的诞生。二次大战的暴发,大量鞑靼人成为纳粹的走狗。战争结束后,愤奴的斯大林将鞑靼人流放,俄罗斯族裔迅速流入克里米亚半岛,克里米亚实际成为俄罗斯的加盟共合国,并迅速成为黑海上的明珠。1954年为庆祝俄罗斯一乌克兰结盟300周年,乌克兰裔的苏联共合国主席赫鲁晓夫,实际是先以私人名义将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后才补办了手续。当时在苏联大家庭中,谁也没在意。而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再起争议。俄罗斯为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以乌克兰不倒向西方为条件,将克里米亚以加盟共合国形式并入乌克兰。后2008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并完全倒向西方。俄罗斯以乌克兰毁约为名,将克里米亚收回。如按烦序,俄并不是四处耀武扬威,而里合情合理收回违约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叫嚣不断,但碍于合约,也不敢以身试险。何况美国这个自私自立的国家,怎会为棋子真的卖命。所以普京军事上的强硬,维护的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苏联的解体,造成本来经济单一的俄罗斯,除了地广人稀,武器还凑和。里海、黑海等沿岸轻重工业产业产地尽失。(如中国沿海尽失,中原会怎样)。要想恢复,非一日之功。


另眼看世界江云


这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心有余而力不足。普京治国法宝的法宝是"三位一体"——专制,民族主义和东正教。凭借此法宝足以站稳国际舞台。不过要想发展经济,恐怕就远远不够了。

人们常说美国经济不行了,正在衰退。不过和美国手中的"四张牌"相比,俄罗斯在普京或者任何其他人的领导之下,要想恢复经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美国可以迅速恢复经济的四张牌分别是:地理位置;对外贸易;能源开发;美元。

下面一一比较:

俄罗斯虽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常年都是冻土的西伯利亚就占了一大半。俄罗斯粮食供应常年依靠进口,蔬菜和水果也少不了乌克兰和欧洲等国;

与美国的对外贸易相比,俄罗斯拿得出手的就是能源与军火。可是石油价格起不来,干着急也没用。俄罗斯军火的买家毕竟有限,于俄罗斯经济而言,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能源开发。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只有石油天然气储备了。先不说总有掏空的那一天,单就研发能力来说,美国就领先俄罗斯至少十年。没有了石油,美国还有页岩油,俄罗斯呢?

最后,钱从哪里来?由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俄罗斯得不到美元贷款,企业也不能在海外市场融资。没有钱,你就是把民族主义口号喊得震天响,也无济于事。

这恐怕就是普京大帝的囧途吧。


闲看秋风999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总算有个比较靠谱的值得一回的问题了。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俄罗斯军事上四处出击,耀武扬威,但是国内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略有萎缩。给人一种俄罗斯穷兵黩武的感觉。

但是很遗憾。这真的是错觉。普京在1999年上台,到现在,差不多17年的时间。下图是我在网上找的关于俄罗斯历年gdp的表格。

从图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苏联解体后,在叶利钦手里的将近10年时间里,俄罗斯gdp连年大幅度萎缩;而自从1999年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经济实际上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09年gdp萎缩,原因大家应该很清楚,2008年俄格战争,俄罗斯收到西方制裁,导致经济有一定的滑坡,2010年则迅速恢复增长。而自从2015年,俄罗斯经济开始再次萎缩,原因何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再次交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爆发冲突,再次引起西方的大规模制裁。相比2008年的短暂制裁,这次制裁影响更为深远,西方特别是美国,成功的利用石油作为武器,以壮士断腕的姿态,向俄罗斯发起了没有枪炮声的热战。美国以局部的经济利益为代价,试图彻底斩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应该说,普京以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的措施,被美国成功的抓到了命脉,石油价格的断崖式的滑落,使得俄罗斯在2014年之后,经济遭遇了极大的重创。

从上面的俄罗斯gdp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绝对不存在普京在经济山不下功夫的结论。恰恰相反,为了提振俄罗斯经济,普京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的。网上很多关于普京打击贪腐,打击黑心老板的有意思的视频,大家可以找找看。而从实际来看,俄罗斯的经济相对于叶利钦时期,其实已经好了很多。俄罗斯的早期经济寡头,像霍尔多夫斯基等,在普京的治理下,实际上关的关,逃的逃,被收编的收编,已经不再是主导俄罗斯经济的决定性力量。所以简单的认为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穷兵黩武,不重视经济,是没有依据,也不符合实际的。

那问题就回归到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普京在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上如此努力,为何现在给人的感觉俄罗斯的经济越来越不行了呢?

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俄罗斯和周边地区国家的冲突?

在很多人看来,俄罗斯四处出击,到处用兵,似乎简直是失心疯,不好好过日子,天天到处打仗。却很少人了解问题的一方面:俄罗斯的四处出击,到处用兵,本质上只是在防守,而不是进攻。俄格战争我们都很清楚,爆发于我们国家举行奥运会的开幕式之时,显然是格鲁吉亚试图利用当时普京不在国内的情势,主动出击挑起的战争,得罪的不但是俄罗斯,连带着中国也得罪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其核心不在于克里米亚,不在于乌东地区的归属,而在于乌克兰一而再再而三的和北约勾结,试图将北约的防线推进到俄罗斯边境。如果俄罗斯没有在乌克兰发动这些军事行动,那么今天的俄罗斯和北约的边境线就是俄乌边境了。而在俄罗斯西北方向,北约军队已经在立陶宛,爱沙尼亚开始部署了,已经在俄罗斯边境线上耀武扬威了。

叙利亚战争,又很多人嫌俄罗斯多此一举,纯粹是穷的要死,还非要出来死撑。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是, 叙利亚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仍然是防御性质的。对于美国来说,叙利亚战争倘若失败,实际上对美国来说,只是局部失利,对美国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损害;格鲁吉亚,乌克兰的战争,2个国家打烂了,美国有什么损失么?什么也没有。叙利亚也是一样。叙利亚已经打烂了,美国其实就是出了点钱,出了点武器,就搅的中东天翻地覆;还顺便扶持了个库尔德武装,这一切离美国本土,美国的核心利益,距离太远了,输了也没有什么真正心疼的。但是对于俄罗斯而言,则是不得不打的,而且没有任何后退的路可言。如果俄罗斯失败,那么意味着俄罗斯在中东的唯一的盟友的消失,无论是对俄罗斯的国际声誉而言,还是对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而言,都是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打击。如果叙利亚就这样给美国干掉了,谁还会相信俄罗斯?谁还会站在俄罗斯一边?

对于普京而言,现在进行战争肯定不是他的主观意愿。普京推行的能源战略,达成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如果不是美国利用格鲁吉亚,乌克兰对俄罗斯进行挑衅,唯独,利用石油武器打压俄罗斯,那么俄罗斯经济还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俄罗斯一旦成为西方,东欧的能源的决定性的力量,那么俄罗斯反过来就会在影响力上,对美国形成反击之势。正是基于这种担心,美国在没有自己亲自上阵的情况下,向俄罗斯发起了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作为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俄罗斯现在,其实就是处在战争状态。俄罗斯不但在经济上面临着来自于西方欧美国家的打击,在军事上,在叙利亚,乌东地区,已经是处于热战状态,只不过,这一切基于某些理由,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所谓的叙利亚反对派,is,还有乌克兰政府军,本质上就是美国的先头部队,用来探路的。美国就像电视剧里面黑社会的大哥,小弟轮番上阵,自己却深藏幕后,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俄罗斯只要稍微露出一点疲态,一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美国只怕就会露出凶狠的獠牙,将其吞噬。

综上所述。普京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穷兵黩武的总统,实际上,俄罗斯的险恶处境决定了俄罗斯必须通过武力,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大国的尊严,作为一个民族的尊严。如果北约放弃东扩,放弃敌对俄罗斯的立场,俄罗斯又何必放着好日子不过,天天想着去打仗呢?

有人说俄罗斯侵略成性。我只能说,苏联解体,俄罗斯人数百年的奋斗几乎毁于一旦,领土面积从2200万平方公里降到1700万平方公里,就俄罗斯失去的领土而言,没有非常长的一段时期,俄罗斯几乎再也没有可能恢复苏联的荣光。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普京再怎么试图努力,也不可能愚蠢到试图恢复苏联的版图。俄罗斯或许将来还会侵略成性,但是至少就目前而言,俄罗斯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多的很,俄罗斯目前肯定是没有多大的动力去扩张的。如果这代俄罗斯人如此在乎领土的扩张,当初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苏联的崩塌。

当然,我并不想指出谁更有道理,国与国的较量本来就不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美国的政策自然基于美国的利益,正如俄罗斯肯定应该基于俄罗斯的利益行事。

而我指出这点,只是想提醒作为国人的我们,不应该简单的以我们的眼光去看待复杂的国际问题。经济问题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在所有时候,经济问题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俄罗斯而言,则更是如此。

而在经历了将近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国家的经济确实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应的,国人的忧患意识则有所降低。

历史的教训很深刻。俄罗斯的gdp,不如一个广东省,仍然是有声有色的不可轻侮的大国;大宋王朝听专家考证说gdp几乎占了世界的65-80%,一样被辽国吊打,活的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我不能说gdp不重要。这个是谁都不可以这么说的。

但是gdp同时也并没有今天我们国人所认为的那么重要。

但愿在经济高速增长年代日子过的比较舒坦的我们,还没有忘记历史的教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张子曰


为什么要说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没有经济成就?2014年俄罗斯GDP达到2.3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世界前5位,1.4亿人口,有如此经济成果,这就是普京领导下的贡献!

近几年,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对俄罗斯全面终止贸易往来,撕毁已经签订的大部分合同,封锁触资渠道,又在石油出现大跌价的情况下,俄罗斯GDP出现下跌至1.5万亿美元,但这是暂时的困难,不是真实的俄罗斯,因为,这种情景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面前都会出现这样的困境,甚至还远远不如。

普京没有低头,俄罗斯没有屈服。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回击西方?这是因为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能够清楚的看到,美国选择的手段是短见的,是站不住脚的,企图用暂时的现象来证明俄罗斯是没有半点说服力的!

什么俄罗斯经济结构有问题?什么普京没有经济管理能力?一派胡言!纯碎是为了唱衰俄罗斯。经过两年的稳定期,2017年俄的经济已开始重新增长,2018年预计增长会更大,这一切事实对西方是有力的回击!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世界第一位,教育阵地世界第一位,人材队伍世界第一位,有最好的工业基础,最好的科研机构,最肥沃的黑土地,更主要的还有普京这么一位灵活头脑的总统,俄罗斯还须怕什么?!

认为俄罗斯会倒下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抱着西方价值观至宝,并且企图丛中找到利益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头脑简单,无知的人。

当今的国际形势也大不一样,美国及整个西方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经济比例大大缩小,中国及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全面崛起,在这种局面下美国让整个西方选择与俄罗斯经济断绝,如同自杀,中国与世界求之不得!俄罗斯換个阵营发展只会前景更宽、步伐更大,世界也会给俄罗斯更多的机会。

普京预言五年内GDP总量回到世界前五位无须怀疑,一定能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