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别把肠癌当成痔疮,如何识别肠癌,你怎么看?

小鱼大鱼看世界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作息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已经越来越普遍,而且大多数肠癌患者一旦被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呢?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尽早识别肠癌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首先,相信大家都知道痔疮的存在,痔疮的发病更为普遍,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痔疮,而且肠癌早期的便血症状与痔疮十分相似,导致很多人把早期肠癌当做痔疮自行用药处理,等到发现恶化的时候已经晚了。但其实痔疮的便血和肠癌的便血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痔疮患者的便血颜色较红,随大便排出时滴出;而直肠癌患者的血液是和大便混在一起的,血便中还可能带有黏液和脓液。

其次,直肠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变多(一天3-4次甚至十几次),而且这些症状一般不会自行缓解,且呈进行性加重,还有一些便秘与腹泻交替症状,这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最后警告,也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另外,早期识别肠癌,还可以在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去医院做这些检查。

1、肠镜检查

结直肠镜检查是发现大部分结直肠疾病的金标准,其优势在于可观察整个肠道。一旦感觉肠道异常,立即做个肠镜是最保险的措施。

2、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也叫肛门指检,是指医生用手指深入受检者肛门,通过触诊来了解肛门及直肠的功能状态及疾病情况,是肛肠部位疾病检查、治疗的第一步。但对于高位结肠病变,没有什么意义,准确性不高。

3、粪便潜血检测

据统计,50%~60%的大肠癌患者、30%大肠息肉患者的FOBT实验均呈现阳性,如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黄志艳大夫


早几天我就遇到这么一个患者,说是痔疮出血来的,在院外治疗好长一段时间效果不佳。然而入院常规做了直肠指检,我却摸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估计是直肠癌。后来花了3天时间检查,基本上已经明确是直肠癌了,就等着病理检查结果明确。但是这个病人脾气比较暴躁,很不耐烦,怪我们拖延病情,把小病搞成大病……对于这样不信任的病人,依从性差,如果劝说无效,我不会强留,免得落人口舌。后来依他意思,给他签字走人了……

直肠癌和痔疮,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点,如便后出血、肿物突出等,鉴别上需要一定的技巧。

如何识别直肠癌和痔疮?

①体格检查:做肛门指检,直肠癌可以触摸到硬质的肿块,用力触摸会引起肿瘤表面出血;痔疮为软性痔块,边界清晰,可以推动。

②症状:直肠癌早期症状可有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便中带血、解粘液便、下腹胀痛、大便变细等;痔疮一般表现为便后出血、滴血、肛门瘙痒感、痔块凸出肛门外等。

③实验室检查:直肠癌患者查肿瘤标志物,大部分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有一定的贫血表现;痔疮患者无明显改变。

④影像学检查:直肠超声内镜、下腹部CT或MR等都可以看到直肠肿瘤占位;痔疮检查无明显特殊性。

⑤内镜检查:肠癌患者首选肠镜检查,可以直观看到肿瘤的大小,有无肠腔狭窄等,还可以在内镜下夹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肛门镜检查可以看到明确的痔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

哪一类患者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40岁以上患者有以下危险因素,则需要做肠镜检查。

①结直肠癌有家族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需要提高警惕。

②有癌症病史或肠腺瘤、肠息肉病史。

③大便常规检查隐血阳性或有便血、解粘液便病史者。

④体检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特别是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升高者。

⑤有不明原因腹痛的患者,且腹痛定位不明确。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直肠癌和痔疮从症状上看是有区别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初步判断:

虽说直肠癌出现便血等症状跟痔疮有些相似,但只要用心观察,这两种病症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专家提醒,出现便血的患者可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辨病:便血颜色:痔疮造成的便血颜色鲜红,便纸粘血,或排便时(便前、便时、便后)滴血、喷血;因肠道肿瘤出血主要是大便摩擦所致,所以多数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血色暗红,并含有黏液,呈黏液状血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但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大便形状:痔疮患者一般不会有大变化;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大便变细或有沟槽痕迹的情况也较多见。排便习惯:痔疮患者一般排便习惯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肠癌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时间拉长,实际上是由于肠道受肿瘤脱落物的刺激,令患者老有便意感,老觉得未排尽所致。

虽说可以初步判断,但保险起见还是去医院检查,让医生做准确判断以免延误直肠癌治疗时机耽误健康大事。日常预防直肠癌的的保健方法:
1、限制肉类摄取。通常食用脂肪含量高的人体重比较高,患癌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因此,应尽量选择低脂的食物,尤其要限制动物性脂肪。

2、积极运动。多运动总是对于健康有好处,但对于肠癌的预防适量运动可是有着直接影响的。通过运动来平衡日常饮食摄入,同时可以帮助肠道进行蠕动,有利于排泄物通过肠道,降低了有害物质在肠道中的积累,直接降低了各种肠癌的发病几率。

3、每天喝杯松伞菌粉。松伞菌粉含有β -D- 葡聚糖,这种奇特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可直接提升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及自然免疫细胞的活性,可以预防直肠癌、食道癌、肝癌、肺癌等癌症。


奋斗菇凉51097611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痔疮和直肠癌确实很容易混淆,因为直肠癌和痔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便血,很多人一直以为便血是痔疮发作,不去医院看病,导致延误诊断。实际上痔疮和直肠癌有以下区别:

(1)便血的性质不一样

直肠癌和痔疮一般都是鲜血便,但是痔疮的便血,一般与大便不混合,常常表现为大便后滴血或者擦手纸上面有血。而直肠癌或者是乙状结肠癌,便血的时候,血液可以与大便混合,常伴有粘液或者脓液,粘液脓血便。

(2)伴随的症状不一样

直肠癌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伴随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例如出现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相交替,还可能出现排便困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的症状,直肠癌还可以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痔疮常见于年轻人,常常是由于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喝酒,便秘等诱发便血。痔疮的患者,在排便或者用力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看见内痔的从直肠脱出,有些严重的患者,脱出后需要用手才能塞回去,或者塞不回去。痔疮还可以伴随肛周潮湿,瘙痒,异物感等等。

(3)直肠指检

通过直肠指检或者肛门镜检查,很容易区分痔疮和直肠癌,痔疮的患者,可以看见直肠末端柔软的血管团,而直肠癌患者,可以看见菜花样肿物,直肠指检可以摸到质硬的肿物,指套可有血染。

(4)肠镜检查

对于高位的直肠癌,手指摸不到,肛门指诊可能会漏诊,这时候就需要做乙状结肠镜或者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是最主要的检查。

总而言之,大家不要被痔疮蒙蔽了,小心痔疮和直肠癌同时都有,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普外科曾医生


大家好,我是肛肠科林医生,秉承“大医精诚之心”专业医学科普,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门诊经常能碰到一些老年人问自己是不是痔疮又犯了,但是这次便血和以前不一样,想再来看看,然后通过肛门指诊发现里面有肿块,我一想肯定不是简单的痔疮,然后立马给患者做了一个直肠镜,发现距离肛门几厘米的地方有一颗菜花样肿块,还在微微渗血,根据临床经验可以确认是直肠癌,告知患者后马上收入院完善检查,再做病检只是知道癌症的分期好进行下一步治疗。

因为直肠癌和痔疮症状实在太过相似,所以不仅是患者容易混淆,就连一些医生也是,比如在上个月我在门诊就碰到一例女性患者被误诊,这位女性患者就是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大便细软。大便带血。

这些症状其实很像肠炎和痔疮,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被当地医院当成痔疮治疗。因为当地医院医生有限,在经过两次复诊用药后,便血、肛门坠胀无明显好转,仍予痔疮栓、外洗药物坐浴。但是患者只要停药后就复发,来就诊时,我们当即给她做了直肠镜检查,发现距离肛门口6厘米的地方有一巨大菜花样肿物,属于低位直肠癌,肿物轻触就会出血,并且挡住半个肠腔,所以患者经常便血、肛门坠胀、还有大便细,因为大便被肿瘤挡住,每次只能通过一点。

当地医院之所以三次治疗,都以痔疮处理,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肛门镜检查恰好该患者有混合痔,所以不愿继续深究反复出血原因,从而耽误了该患者宝贵时间,但是这是基层医院的现状,医生水平、医院设备都很局限,还好该患者报告出来后,马上安排住院治疗。

如何识别肠癌?

1、临床症状

1)、便血的特点

便血一般是内痔出血,内痔部位在齿线周围,所以一般是大便出来后,压迫到了内痔,导致出血,所以一般是先大便出来后,再出现滴血,颜色鲜红。

直肠癌便血是因为肿瘤血管丰富,血管脆弱,大便时挤压到了肿瘤,所以大量血液和大便一起出来,所以是大便和血液混在一起。

因为痔疮栓内都有麝香、冰片等清热止痛止血的中药,所以能短期控制肿瘤症状,但是一停药就会复发,而痔疮栓对痔疮效果更佳。这也可以区别。

2)、大便的形态

痔疮就是一个突出的静脉团很柔软的,所以不会改变你大便的形状。

肿瘤是长在肠内的,因为是菜花样的巨大肿块,会堵住半个甚至全部堵住肠腔,所以大便通过时会被压缩变小变细。

3)、大便困难

因为直肠癌肿瘤后期会长满整个肠腔,有时大便就会很难通过,就会出现大便困难,患者想解大便可是就是解不下了,而痔疮则不会影响大便的出入,就算是脱肛,直肠粘膜下垂也不会出现大便困难的症状。

4)、大便次数增多

因为肿瘤堵住肠道,压迫周围器官,引起肛门坠胀,刺激肛门收缩,造成便意频繁,但是又大便的量又很少。

2、肿瘤标志物: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是糖类抗原199,如果有以上大便习惯的改变,然后又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则高度怀疑直肠癌,痔疮则无肿瘤标志物升高。

3、结肠镜检查:直肠癌患者首选肠镜检查,可以直观看到肿瘤的大小,有无肠腔狭窄等,还可以在内镜下夹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肛门镜检查可以看到明确的痔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

4、高危人群

如果出现上述大便习惯的改变,并且患者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长期熬夜加班的白领、喜欢吃夜宵烧烤喝酒的年轻人我们就要警惕,一定要去就医,及时排除直肠癌的可能。

因为直肠癌是一个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规律导致的疾病,预防直肠癌,养成好的习惯是关键。

如何预防直肠癌?

其实直肠癌很大几率是自身的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进展而来,而导致这类疾病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的饮食问题,俗话说“病从口入”,下图是我科室主任在职业生涯中总结出来的肠炎禁忌。

因为我们中国分山地民族(大米为主)、游牧民族(羊肉、牛肉为主)、海洋民族(海鲜为主),每个种族饮食千差万别,千百年来每个种族基因都已习惯当地饮食,任意种族去串门都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反应,首要表现就是“拉肚子”,我们的肠胃是最敏感的,这也导致肠胃是最先病变的地方,所以我们有胃肠道疾病后,就先恢复基本的饮食状态,不可吃辛辣刺激之物加重疾病,每个医生都会交代给病人回去后要忌口。

癌症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每个人都是带瘤生长的,每个人身体都有癌症因子,所以当它出现的时候,不是想害你,它是想提醒你,现在开始要爱惜你的身体了,你要和它和解,要让它听你的话,肿瘤是身体的一部分,手也是身体的一部分,你可以随意指挥手的伸缩,你也可以通过“器官对话”,让肿瘤听命于你,让它停止生长,一旦这个和肿瘤的电话打通,你会无限收益。


肛肠科林医生


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也就是说,痔疮不会死人。顶多会让我们的小菊花瘙痒、疼痛、潮湿、不舒服等等,难过一段时间,当然,特别的严重的痔疮也是会让人痛不欲生的。


但是直肠癌不一样,结肠癌就是恶性肿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癌症是会转移的,到时候出现肝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因此丧生。


所以鉴别直肠癌、痔疮就显得非常重要,医生一般不会误诊这两个,但是患者可能会。因为两个的症状差不多,痔疮就是大便出血、疼痛、便秘,而结直肠癌也会有大便出血、便秘,所以容易混淆。但实际上,结直肠癌有它的疾病特点的:


1、早期的结肠癌通常没有症状,如果不做肠镜检查,很难发现结肠癌。为了及早发现结肠癌,有人提出可以定期做粪便潜血检查,当有怀疑的时候就进一步做结肠镜。

2、当结肠癌进展后,会有便血,但是这种便血通常是大便和血液混在一起(而痔疮的便血是大便后肛门滴血,血覆盖在大便上)。结肠癌的患者还会有腹痛,痔疮不会有。结肠癌的腹痛通常部位也不是很固定,有时候仅仅是觉得肚子隐痛,说不出是哪个部位,要警惕。如果结肠癌严重导致肠梗阻,那就是非常明显的绞痛了,这在痔疮是不可能发生的。结肠癌患者进展后,还会出现贫血(痔疮也会)、消瘦(痔疮不会)、低热(痔疮不会)等,如果一个中老年人,最近大便习惯都改变了,有便秘,而且拉出的大便成细条状,跟羊角粪有点像,那就要警惕,有可能是结肠被肿瘤堵住了,导致大便细小。特别是病人有消瘦、乏力的时候,更加要警惕。但是等到这个时候,结肠癌恐怕也已经是中晚期了。


为了更早发现结肠癌,大家要重视粪便常规检查,同时每年体检的时候一定要做直肠指检(这个只能发现直肠癌,发现不了结肠癌),必要时要做纤维结肠镜来进一步明确到底有没有结肠癌。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控制,尽量不要多吃腌制食品,不要酗酒等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最大程度避免癌症的发生。


以为自己是痔疮的朋友,找个时间去看看肛肠科医生,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痔疮,万一是结肠癌或者直肠癌呢?


李鸿政医生


若大便时出现3个异常, 或是肠 ai 来了,小心预防为好

1、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但有不少患者都会把肠癌的早期症状与一般的便秘混淆,因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这一症状的发生是因为随着肠道肿瘤生长粪便的排泄会受到阻碍,从而就会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

2.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很多肠癌患者,他们在早期的时候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可惜的是,往往很多人没能引起重视,以为只是普通的肠道疾病,最终延误了治疗。若是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厌食、消化不良、抵抗力变差,那么希望你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就医,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对生命造成影响。

3、大便有血

大便有血也是大肠癌早期的症状之一。肠道“受伤”还不算严重的时候大便会有血丝出现的,但是病情严重了肛门的地方就会有暗红色的血流出的,是那种大便和血液分泌的那种,此时肠道多半已“伤痕累累”,务必及早就医诊治。

那么如何预防大肠癌?

1、多吃火麻仁油:除了要多吃青菜保持肠胃中有足够的膳食纤维之外,开可以到一勺火麻仁油和蜂蜜水一起喝,利用火麻仁油内含有的卵磷酸等成分,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2、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

3、每天30分钟活动身体。研究发现,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到50%。

4、年过40,每年进行结肠镜检查。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对阻断大肠癌也很有效。绝大多数大肠癌从良性腺瘤发展而来,如及时肠镜下摘除,可实现完全治愈,这样就不会给大肠癌“可乘之机”了。

因此,肠癌的防治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就能“肠”


乐康丸子


大家好,我是张垒医生,目前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业余时间爱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一些健康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别把肠癌当成痔疮,如何识别肠癌,你怎么看?

说起肠癌和痔疮这两个病啊,还真要好好给大家来鉴别下,因为现在肛肠科,经常会有病人以痔疮来看病,最后一检查却是一个肠癌。



第一、什么是肠癌?

肠癌就是我们说的大肠癌,根据大肠的部位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没有接触过这个病的可能不知道,大肠癌现在已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的发病率不分性别均位列第三,在我国所有的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且死亡率也很高,几乎每五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大肠癌。所以早期发现大肠癌至关重要。

为什么大家容易把直肠癌看成是痔疮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就是便血,很多人一看大便带血,想当然的就认为是痔疮,因为十人九痔嘛,大多数人都不会把自己和癌症联想到一起,等长期便血然后又出现其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再去就医往往都是晚期了。



第二、肠癌和痔疮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自我区分呢?

1、便血的特点

痔疮的便血多是由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痔疮的出血可以是大便前也可以是大便后,血液多是鲜红色,有时候排便可以有滴血或者呈喷射壮出血。多不和大便混合,或者在血液在大便的表面。

而肠癌的出血主要是因为肠道的肿瘤导致肠管变窄,排便是大便往下将肿瘤粘膜破坏导致的出血,所以血液容易和大便混合,排出来呈暗红色,甚至是粘液性脓血便。一般出血量不会太多。

2、大便的形态

肠癌的大便有时候会比平时变细,是因为肠道的肿瘤的挤压肠管,导致大便变形变细,而痔疮一般不会出现大便变细或者有变形的情况。

3、大便的次数

痔疮患者一般平时多少次还是多少次,而肠癌的病人因为肠管内有肿瘤的刺激,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候一天十几次,但是排便量却并不多。

4、伴随症状

痔疮一般很少有其他的伴随症状,而肠癌还多伴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如消瘦、饭后恶心、腹痛、发烧等全身症状。肿瘤较大者还可以出现肠梗阻。瘦的人能摸到腹部包块。

总结:我们出现便血时,不要自己来纠结是痔疮还是肠癌,去医院检查下就知道了!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疏忽而耽误病情!


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大家能对肠癌有所了解,码字不易,如果大家觉得有用麻烦给我一个点赞和关注吧,我是张垒医生,我在头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大家!


张垒医生


把早期肠癌当痔疮,不重视检查和治疗,把肠癌拖至中晚期的事例,在门诊是非常常见的。

下来讲个近期一个把肠癌当成痔疮的真实案例,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35岁男子李辉(化名),一年前上厕所发现时常便血,但是不痛不痒,他一直以为是痔疮,所以他也没有太在意。直到近日,他日渐消瘦,而且便血增多。自觉不妙才赶紧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被告知患有肠癌。


医生表示:肠癌早期症状多无特异性

很多肠癌发生的早期都会拿“痔疮”打掩护。但是由于民众对于肠癌症状认识较少,加上疾病筛查意识较弱,因此约有8成以上患者在初期都会误以为是痔疮,而男子李辉就是一个案例。

事实上:肠癌早期症状和痔疮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痔疮便血的特点:是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有时可见血液呈喷射状,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若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还可引起贫血。

直肠癌出血的特点:是血与大便相混合,便血呈暗红色,又有时仅为大便表面黏血迹。便血常混有粪便及黏液、脓液,或偶伴有血块及坏死组织。便血多不能自行停止。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称为果酱样便。

那么肠癌早期还有什么症状呢?医生表示:排便出现3种异常,肠道已经癌变!

1.大便习惯改变

由于肿块及其产生之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昼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最初这些“假性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清晨起床不久,称晨起腹泻。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不能入睡,改变了往日大便习惯。


2.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

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直肠壶腹部癌,因多是溃疡型,直甩壶腹部较宽阔,估计约1~2年左右才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成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3.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

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经常流出,污染内裤;癌肿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因此一旦发现以上几种情况,应该尽早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据数据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3至16万人,死亡人数约为6至9万人,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因此一方面要认识肠癌到来的一些信号,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肠癌,饮食注意三点,坚持做好2件事,肠道健康不癌变!

饮食注意三点:

1.少吃以下食物

  •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鸡油、羊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黄,以及棕榈油和椰子油等。

  • 植物油(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等)限制于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约合2~3汤匙)。

  • 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 适量食用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



2.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

人体每天应该摄取20-25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素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韭菜,卷心莱等。还尤其是冬季可以多吃萝卜,芜菁之类的蔬菜,不仅可以让下气消积、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尤其是产自新疆柯坪的芜菁,其中富含纤维素,而且柯坪芜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皂甙、类黄铜物质、多糖都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芜菁适用于肺癌、肠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等各类癌症。但柯坪芜菁产地遥远,将其搭配猴头菇、姬松茸、灰树花等防癌抗癌的食材一起打磨成芜菁粉,肠癌的高发人群坚持食用,可有效补充膳食纤维,预防肠癌。

3.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

这些东西的作用不可小视。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

坚持做好2件事

1.多加运动

运动一方面可以增加结肠蠕动,可以促进粪便的排泄,另外运动还可以阻止肥胖的发生,而肥胖者罹患肠癌的几率大大提升,因此每天应该保持适量的运动。骑车,慢跑,快走都是不错的选择。

2.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早期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几乎可达100%,晚期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为10%。直肠指检作为直肠癌的一种最简单方便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广为应用,其他直肠病变和许多肛管疾病仅凭直肠指检也可早期发现。

尤其是以下肠癌高危人群应该注意筛查:

  •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

  • 结肠息肉患者

  • 高龄人群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 吸烟、饮酒人群


十点养生在线


肠癌与痔疮是有区别的,肠癌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癌肿形成会伴有腹痛、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形状的改变,当癌肿破溃后,大便表面及粘液,带脓血,这也是肠癌最常见的表现。因此,凡发现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的症状出现,都要及时行直肠指检,这是诊断肠癌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方法。而痔疮分内痔和外痔及混合痔,内痔则以排便时出血,或便后滴血,加重后甚至会喷血,痔核会脱出肛门外,轻者会自行回缩,重者不能自行回缩。外痔肛门有异物感,排便时用力过猛,会出现肛门剧烈疼痛,排便时加重。痔疮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总的来说,一旦发现有异常还是尽早做检查,也让自己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