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要想理賠不被拒!投保時這個低級的小錯誤千萬不要犯

雖然最近幾年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大家的保險意識也在逐漸增加,但仍然還有不少朋友認為保險是騙人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說白了,都是保險拒賠惹的禍。

某某保險公司拒絕給付理賠金,受害人上訴到法庭的新聞屢見不鮮,且不說這些案件中誰佔理,隔三岔五地來這麼一出,任誰看了都會覺得保險不靠譜。但事實上,保險公司的理賠成功率並不低。根據19年最新數據顯示,大多數保險公司的賠付率都在99%以上,只有少數案件會拒賠。那這些極少數的拒賠案件都是出於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小編通過一個拒賠的案例給大家說一下,保險拒賠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案例詳情

沈女士今年27歲,河北廊坊人,是一名普通的民營企業管理者。2015年10月,沈女士在保險代理人的推薦,購買了一份萬能型的終身壽險,其中有20萬的壽險保額,15萬元的重疾險,20萬元的意外傷害險、2.5萬元的意外傷害醫療險,並豁免B&C以及住院費用醫療保險A兩份。這是典型的“1+N”萬能險模板,一份保單就承包了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四大險種。看起來啥都保,但每一項的保障力度都有限,而且保費特別貴,小編不建議大家購買此類型的保險。


要想理賠不被拒!投保時這個低級的小錯誤千萬不要犯

2018年11月,沈女士在工作時感到腿部關節疼痛,站起來很費勁,於是在同事的幫助下去醫院做了檢查。由於關節疼痛較為嚴重,醫生建議沈女士住院觀察治療,一直到12月中旬方才出院,總共住了16天的院。在醫院呆了這麼長時間,醫療費用肯定不是一個小數目,總費用為15303.87元。其中,屬於社保報銷範圍內的金額為14179.87元,報銷比例40%,14179.87×40%=5688.56元,也就是說,沈女士自己要掏9615.31元。

這筆費用對於一個月薪只有5k的小白領來說,要省吃儉用半年時間才能存到這筆錢,好在她當初投保的時候附加了住院醫療保險A,不然這次的疾病既夠不上重疾的標準,又不屬於意外醫療的範疇,著實有點難過。

注:小編一直強調保障要齊全。如果保障有缺失的話,其它方面的保障做得太好,保險理賠也會遇到很多困難。


要想理賠不被拒!投保時這個低級的小錯誤千萬不要犯


出院後,沈女士立即給保險公司打電話,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準備了所需的理賠材料。然而,經過一週的審查,沈女士並沒有收到理賠金,而是收到了保險公司的拒絕通知。原因之是:沈女士在2012年因意外關節損傷被診斷為慢性滑膜炎。此次住院治療與既往病症屬同一誘因,沈女士在參保時沒有如實告知病情,因此不予賠償。在多次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沈女士想要尋找法院的幫忙,保險公司卻說,投保前隱瞞病情就算是告到了法院也不會理賠的。

拒賠原因分析

在投保的時候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隱瞞了自己的既往病史,尤其是首次投保的人來說,不是很懂保險方面的知識,理賠被拒就佔了很大一部分。有的人確實是故意隱瞞,意圖帶病投保;有的人則是因為不重視健康告知,隨緣填寫;還有的人是被急於簽單的保險經紀給忽悠了……

如實填寫健康告知是投保人的義務,別不當一回事。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千萬不要有所隱瞞,不然理賠被拒了,誰也幫不了你。另外合同中還有一個2年不可抗辯條款,很多人都拿這個來當擋箭牌,關於這個不可抗辯條款,只要投保的時候不是惡意帶病投保,隱瞞的疾病和申請理賠的疾病不是同一種,而且申請理賠的時間超過了2年,就算存在未如實告知的事實,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需要賠償。

舉個例子來說明,小李有糖尿病(醫院未確診),16年的時候他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但是投保的時候未如實告知。3年過去了,小李確診罹患了肺癌,找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這種情況下肯定是不賠的但因為過了2年不可抗辯期,保險公司照樣要陪。假如說,16年的時候小王買了一份重疾險,投保前醫院已確診其患有肺癌,並進行過治療,但他並沒有如實告知,19年小王以肺癌申請理賠被拒,因為小王在投保前已經確診有某方面的疾病,再加上未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拒賠肯定是合理的,就算是有2年不可抗辯條款也沒有用。

要想理賠不被拒!投保時這個低級的小錯誤千萬不要犯

不可抗辯條款並非“免死金牌”,以最大誠信原則為基礎,不適用於惡意騙保或者蓄意不實告知的人。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在投保時要認真對待健康告知。

即使你的身體有一些小問題也要如實告知,就算最後的核保結果是加費或除外,也比最後理賠的時候拒賠要來得好。除了如實告知健康狀況會拒賠以外,以下這幾種原因也會導致拒賠:

1、比如常見的意外猝死、高原反應不賠,因為不在保障的範圍內;

2、所得疾病不在合同規定的內也是不賠的;

3、住院花費沒有超過免賠額也不賠;

4、外借醫保卡,留下了不良的用藥、醫療記錄;

寫在最後

投保其實說起來也挺複雜的,要想在投保的時候不犯一些低級的小錯誤,平時要多瞭解一些保險方面的知識。要知道很多保險事故之所以被拒賠,其實都源於投保人對保險知識的不瞭解。消費者在投保的時候除了仔細查看保險條款以外,還要做到理性投保。好啦,今天就先寫到這裡了,喜歡別忘了給小編點贊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