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砸”入千万解怒江峡谷7000乡亲之“渴”

站在怒江峡谷东面山头上,可见对面高黎贡山那一股股溪水,好羡慕啊!可惜那些水资源不是咱们的,永远接不到这里,因为缺水,这种羡慕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今年春节前夕,自来水引来了,流进了山村,淌到了农家,虽然不是高黎贡山的水,但一样清洁甘甜,解了数千乡亲之“渴”。

“砸”入千万解怒江峡谷7000乡亲之“渴”

民建乡

要说的这个地方叫民建。民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唯一整乡分布在怒江大峡谷的一个乡,村寨分散,山头、山腰、山脚、山谷均有分布,因为地质原因,村庄缺水严重,有的村寨靠水泵提水,有的村寨靠接雨水解决饮水,水源没有了,人住在山上还能坚持多久?

百姓之忧就是党和政府之急,精准扶贫,群众之“渴”都要消除,短短两年之间,云龙县委县政府投入1100万元,解决民建乡所属5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7000余人的安全饮水。

民建乡山高谷深,阿拉山、古回山、马蹄山、鸡嘴山、背阴山、秀山等,既是大山的名字,也是村寨的名字,山有多高人就住得多高,山头上的村寨住在高处,水却在山箐里,不少山村已经无水源可接了,找替代水源就是实施引水工程最大的难题,如果实施了引水工程,水源又枯竭了,那就是劳民伤财。民建乡和县水务部门认真搞好论证,最终决定首次跨乡镇引水,水源地选择在漕涧镇国有林区,距民建乡20多公里,这个水源点的海拔比民建乡海拔还要高,居高临下,自来水可流淌到所有村寨,缺水山村、乡政府机关单位、学校都铺设了引水管道,实现了稳定安全供水。岔花村马鹿塘苗寨有27户人家,多年一直靠水泵供水,今年春节前,自来水接到了寨子和农户,群众后顾之忧彻底消除了。

“砸”入千万解怒江峡谷7000乡亲之“渴”

架设管网

民建乡山腰、山脚还有不少的村寨,这些地带山箐里有水源,但以前实施的饮水工程投入不足,需要提升改造,乡村认真摸底排查,逐村逐户实施改造,确保所有农户都实现正常供水。

民建乡实施饮水工程还着眼当前,兼顾长远,边江村、岔花村通过多批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已累计将居住在大山上的600余户1900多人转移到怒江边上的丙栗坝、红旗坝居住,州县还要通过努力,将山上更多农户安置到“两坝”,民建乡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实施了丙栗坝、红旗坝移民新村的后续饮水保障工程,将黑龙洞的水引到了丙栗坝、红旗坝移民新村,丙栗坝引水主管线总长达18公里。

“砸”入千万解怒江峡谷7000乡亲之“渴”

用上清水

千万饮水工程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活在怒江大峡谷里的各族乡亲的关怀,民建乡和县水务部门克服地形险要、施工艰难等难题,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认真排查,不落下一户饮水困难户。边江村山头寨是一个最缺水的地方,每年雨季,农户都要在屋顶上铺上塑料布,将雨水储存起来作为饮用水,生存环境恶劣,县乡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确定整体搬迁这个村庄。到2019年底,大部分群众都迁离了山头寨,最后剩下一户人家,这家人户主叫李何忠,有8口人,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享受低保,家里有三个残疾人,由于担心搬迁后没有能力靠务工等方式解决生活问题,就决定留在山上,乡村依托新建饮水工程的覆盖,专门为李何忠家修建2000多米的饮水管道,让这家人告别了吃雨水的历史。

千万投入、7000余名乡亲受益,这是民建乡精准扶贫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党委政府在抓好饮水工程扫尾的同时,认真做好管水护水措施制订、管护人员选拔、群众参与护水爱水等工作,管护好饮水工程,造福广大乡亲。

水来了,解“渴”了,清泉滋润了乡亲们的心田,也滋润了那一张张笑脸!

云南网通讯员 李少军 左东敏 杨虎飞 记者 翟芯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