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道德經》偉大的書,奇異的人15


函谷對之十一:無就是大有

尹喜問:您所說的要如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要不佔有,要為而不持,與普通修練的作法完全不一樣,如果都空,都無,那功從哪裡來呢?

老子答:

《道德經》偉大的書,奇異的人15

三十輻①共一轂②,當其無,有車之用③。埏埴以為器④,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⑥。

[一般註釋]

①輻: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古時代的車輪由三十根輻條所構成。此數取法於每月三十日的歷次。

②轂:音gu,是車輪中心的木製圓圈,中有圓孔,即插軸的地方。

③當其無,有車之用: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無"指轂的中間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飲食使用的器皿。

⑤戶牖:門窗。

⑥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給人便利,"無"也發揮了作用。

我的理解是:

要修練的人放棄採氣吸氣真的很難,主要是人們習慣於“得到”,不願意“捨棄”。所以一般修練的人都會採氣,所謂採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採名山大川的,採樹木花草的,更有甚者採人的精氣等不一而足。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實有的東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虛空的東西及其作用。對此,老子在本章裡論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他舉例說明“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為用的;無形的東西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覺察。他特別把“無”的作用向人們顯現出來。老子舉了三個例子:車子的作用在於載人運貨;器皿的作用在於盛裝物品;房屋的作用在於供人居住,這是車、皿、室給人的便利。車子是由輻和轂等部件構成的,這些部件是“有”,轂中空虛的部分是“無”,沒有“無”車子就無法行駛,當然也就無法載人運貨,其“有”的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了。器皿沒有空虛的部分,即無“無”,就不能起到裝盛東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無法發揮作用。房屋同樣如此,如果沒有四壁門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採光、流通空氣,人就無法居住,可見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發揮了作用。本章所講的“有”與“無”是就現象界而言的,與第一章所說有“有”與“無”不同,後者是就超現象界而言的,應注意加以區別。

《道德經》偉大的書,奇異的人15

實際上,只要我們開放身體,清空自己的慾望,讓身體“當其無“天地的能量就能充實你的身體。我們的人休就象大海邊上的一個小池塘,裡面有質量不好的水,有石頭和淤泥,修練的人總是費盡心思用碗去取大海的水或去偷別人的水來保持池塘清潔和不枯竭,為什麼不能清除池塘裡的石頭和淤泥,然後將塘埂或堤壩拆除,讓池塘與大海聯通,這樣你的池塘的水就是大海的水,池塘就永遠不會枯竭和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