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的人会提议调整医生诊疗费和医院挂号费?

王洪


应该涨,而且是翻倍的涨。

目前的挂号费、诊疗费太便宜了。

部分大医院有的主任收费是10元,有的省管专家是20元

当然,特需门诊费用高已经被不少人接受了。

去年,家里的金毛“翻肠”,我是医生,却也不敢折腾,带着狗子去宠物医院,夜间挂号费100,开了几包益生菌回来了。

有人聪明啊,把狗子带到人多医院看,便宜啊,人的挂号费才几块,你说该不该长。





蛋红派Plus


当了快30年的医生,也在漩涡里生活工作了快30年,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不喜欢但从未马虎的职业,因为我明白这个职业人命关天,病人是以性命相托,无法容医生半点马虎的,只要自己在这个岗位,就算多么不喜欢,但必须敬业和敬畏。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有寒窗苦读才得来的医学博士,作为一个在省城三级医院做过十几年科室主任的医生,我最终还是离开了别人羡慕的岗位和职业,离开医院,很干净的离开医院,没有半点积蓄,房贷也刚好还清,离开了伴我快30年的职业,不用再为手术病人担心了,也不用再睡在病床旁边了,更不用再担心因为患者不幸发生受到病人家属的种种对待了。说实话还是很感激这几十年的一切。也很感激我自己的坚守上班从未迟过到、从未收过病人红包、从未为自己利益出发使用不该用的药物和不恰当的检查,自豪地说,我对得起这份工作,也对得起每一位病人,包括不幸死去的那几位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问心无愧的离开,心安就好。

国家已经意识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格太低,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前几天看到增加审处方费,每一份处方4元,确实少,但有总比没有好。

说实话,在中国做医生,如果严格要求自己,注定不可能富裕的一生。


云彩cs


也该调整一下了。全国普遍执行几十年不变的挂号费1元和5元诊查费,2元肌肉注射费……大家都喊看病贵。药品价格也是在高呼吵闹声中由几分钱的到零差价上百元回归价值。

院前急救费由原来30元的,现在飙升到37元。医护人员工作任务依然包罗万象,不仅要治病救人,还得要扛抱抬病人。

医护人员劳动价值普遍严重低估。

最悲催的是同为医护人员,却互相瞧不起互相抬杠互相伤害。

尤其是好多道听途说的路边社消息,不仅害人不浅,还误导公众。比如挂号费几百上千的,自己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体验过,凭空捏造不靠谱。而几百上千的挂号费是找谁挂的号?挂谁的号?

你一个“感冒”挂美国最顶尖的医学专家,不贵才怪呢。

还有好多把自己当牲口使,求医看病当成一场考医生的体验。有钱就是任性,把医护人员都当成服务员。


六维魔咒


调整医生诊疗费和挂号费不是有人提议的个人行为。是本次医改的主要具体措施之一。医生诊疗费和挂号费到底收多少钱合适,扔在争议中。就现阶段各地不一,北上广一线城市收费比较高,同一职称的诊疗费和挂号费,不同地区收费也不尽相同。一个地市不同级别医院也不一样。药品取消加成后,根据医改具体步骤,就是提高诊疗费和挂号费。有的医院提高后只有一天,就立即降下来了,原因收费相对较高。那么到底高不高。不好说。从患者角度是增高了,从医院角度不高。患者说为么这么高,医院说理发师的收费都比医生诊疗费高很多。理发师最多学习半年,一个高级职称医生,上学多少年。同样劳动一个是高知识,一个基本培训,为么医生不如理发师呢。纵说纷纭各说有理。总之提高劳动价值是医改的目标值一。减少机械检查收费,取消药品加成。改善医疗就医环境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这就是医改的主要方针之一。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这是由于医生诊疗费和挂号费过快涨价以及其性质改变有关。记得过去二十多年里,医院的挂号费是一种象征性的收费,如人工费,纸张费等。挂号是医生对病患者先来后道的顺序就诊提供依据的手段,方便病人看病,维护医院秩序提供保证

当时一般收费在1O左右,这费用多数进入国库。这时期由于费用低,病人们乐意接受,而且这收费延长很长时间,人们也没什么厚非。自从国家实行医改以来,医院自负盈亏以后,医院的挂号费变了个样,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医院把挂号费当成了收入来源之一,收费价经常改变,且短时间内越来越高使病人们及其家属难以接受,也免不了人们的指责和报怨。如何既给医院有个正常经济来源,又减轻病人们负担是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经后要做的工作。


许英573


诊疗费国家规定的挂号费也是规定的,等级医院不同收费不同,三级分甲乙,二级也分,我在三乙,平常诊疗费是五块,挂号费中级五块七块,高级十块,我们平常也不是人们所说人满为患,虽然也是市级三级医院,但毕竟是农村人为主,

谈不上看病难,但受外界影响也整天有人跟风说看病难贵,我实在搞不懂早上出门诊经常就看三五个挂号病人,有时顺看不挂号带外院检查结果咨询的(因本医院门诊量不大,开放性门诊),如在前面有二三个人看病,后面的就不愿等,另选挂号(本院挂号不收费取药或检查时再收,如不取药不检查零收费)到不是专业习诊看病。所以看病除了个人原因外,也不见得都是网络上所评论的那么专业。医生在医院来讲是属于一线工人(按工厂企业来讲),真没有大家想象高大上。当然在大医院来讲或许医生地位高点,但对于住院医生及大部分医院医生都是类同情况,想想现在管理模式就应该明白,只要稳定中层(有些也不用),你不干大把人干,不然那么多人都想升上去要那么点权力,现在社会毕竟不缺人,地球离了谁都会转。高高在上的毕竟是屈指可数。所以现在所谓医改都是某几个大医院现状(看病难贵)而改,而对于大部分医院来讲真难吗?有些人讲干啥医院楼越建越高越高档,机器越来越多,除了发展需要外也有领导原因,官场上东西都是希望比前任更有能耐(其他东西就不讨论了),医疗器械确实也需要更新,现在老人越来越多(以前五六十多叫老人,七十是古来稀,现在可能吗),以前很多疾病还未出现人已故去,现在八九十岁人大把,到了这个年纪还想要年轻人恢复速度可能吗?现在环境与三四十年前还同吗,现在人交际多,人迁移多,很多传染病以前可能吗,正因此一次性物品用量充斥每个角落,不用一次性物品万一出事就关闭节奏,所以现在到医院玻璃瓶药水瓶都少见,更不用想见到以前玻璃注射器了。加上每粘上医物品价格根本不是你想象的。但这些问题本与医生何不相干,现全转嫁给医生身上,现在医生职业不单要治病,还要是会计师,谈判专家,心理专家,社会学家,同时还要是作家及发明家(不然职称上不去待遇上不了纯属个人与患者无关)。所以现在医患予盾很多原因,某些人说沟通不行,但事实上很多也无法沟通的,有些是纯属经验,有些专业性毕竟大强,也不是个个人都能通俗易懂比喻患者专业某种情况,比如同农民谈话与其平常接触东西比喻很好理解,但与城里人不参与过这工作人这一句话就不灵了,医生也不是万能,不可能方方面面都了解,比喻一些东西在某些人身上可能就出现误解,加上有些个人性格原因,讲话语气等在别人看来是态度差,但在身边人看来是性格所致,平常就这样的,所以很多东西不是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医学毕竟是经验科学,与其他有定律领域不同,想三言两语,几次沟通就能平等理解疾病转归是不可能的,在医疗来讲是很平常的事,对不懂医或百度医知识不能理解是现实存在的。只能是相互相理解而已,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医生都是想医好病人的,不医好对其有啥好处?单位同事看不起也是污点,弄不好还来个处分。只不过现在社会变了,把一些不好东西统统转嫁于医生而已,如果大家把医生当做一个工作在一线工人就容易理解多了(很多身不由己啊),改行吧心有不甘,毕竟在这方面投入大多,其他技能退化,重新出发基础大差了,离开了吃口饱饭都难,所以很多转行的人大多从事与医相关工作原因,罕见有其他领域成功的,最成功的或许是鲁迅了。


标叔166138026


医生诊疗费和医院挂号费不该成了“白菜价"!

最近,青岛6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号从9元涨至100元。此项改革引发不小争议,很多网民认为价格偏高。

专家号与马桶疏通费

一个专家号9元,合理不合理? 不久前,笔者家里马桶堵塞,物业公司派工人上门,手拎一个皮搋子,在下水道口吸了吸,一分钟就疏通了,收费30元。其实,通下水道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买一个皮搋子也就10元,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但是,一旦工人上门,除了物的成本,还有人的成本,所以收费30元。相比之下,一位知名专家看一次病,其技术含量肯定超过工人通一次马桶,收费9元显然不够合理。

超低挂号费

近十多年,尽管物价水平持续上升,但公立医院的挂号费始终岿然不动。有人戏称,中国医生“拿着卖白菜的钱,干着最尖端的活”。专家号沦为“白菜价”,既是对专家价值的不尊重,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不尊重。即便是全国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普通门诊的知名专家号仍是14元。而协和门外的停车费、旅馆费、快餐费早已翻了好几番。其实,挂号费反映的是医生的技术价值。技术价值被低估,必然导致医疗行为扭曲。很多医生把心思放在了吃回扣上,而不是放在提高医术上。因为一位医生的收入与技术无关,而与使用的药品、耗材数量有关。所以,超低挂号费的最大弊端就是催生过度医疗。

超低的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低,医务界奔走呼号多年,有关部门却迟迟不做调整,这反映了一种懒政思维。由于涨价是一件敏感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只要一提涨价,社会上就会有反对之声。所以,有关部门往往选择维持现状,宁可无所作为,也不愿有所争议。结果,医疗价格改革的时机一误再误,至今仍在原地踏步。当前,医疗服务价格严重扭曲,已经成为深化医改的一大障碍。如果再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敢向不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开刀,恐怕会极大地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

告别白菜价

让医生诊疗费和医院挂号费告别“白菜价”,既是对医生劳动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撬动医改的一个支点。今后,政府应逐步取消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定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支出。


一柄柳叶刀


药费是药费,服务费是服务费 ,取暖费是取暖费 ,技术费是技术费,工时费是工时费,扶助科室费,医生在大医院里这6种费用谁出?可见住院花的钱是有去向的。


王子义7


中国的医生5年本科,3年硕士(前提是在sci发表文章,否则七八年),博士4年规培3年,专培4年,流转一年,一天八到十一节课,光专业课的课本摞起来就有5米高,学习任务很重。35岁之前不挣钱。工作累死累活没日没夜提心吊胆,没有休息没有节假日,压力极其大,经常打官司,没有人身安全,待遇极其差。每隔5年才有资格申请更高一级的职称,想申请职称必须在science,nature,cell,柳叶刀是发表几篇文章,工作完了还得做实验。中国的医生一直在额外付出很多。中国医生的价值被严重压榨。刚工作工资两千多,工作几十年工资六千多。千万不要在中国学医当医生!千万不要!


基础地


看看医院的收费除了药费,检查费,材料费都在涨以外就医务人员的技术收费没有涨,在人工费普遍上涨的今天只能说明医生除了卖药开检查仅靠技术挣钱那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