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山城的雨,古樸自如水墨雲煙,韻律凌亂自成詩詞。

吊腳樓下的巷子裡、石梯上,有雨中閒步的雅士,也有匆匆趕路的行人。雨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滋潤起多少冷暖交織的故事。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聽雨是一種詩意浪漫。

雨落,依著詩一樣的溫暖,心醉芳華。

灰瓦上雨絲綿綿,臨窗而坐,焚香讀書。簌簌雨聲在瓦簷、石梯上響起,裝滿煩躁的心,頃刻間被沖洗得乾乾淨淨。

一個人聽雨,無需多念,已是溫暖滿屋。墨香的流韻泛著陳味,書寫塵世的靜美,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如此之趣,可抵十年塵夢。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在我看來,讀書時少了雨聲,似乎就少了些味道,亦少了意境,便沒了纏綿悽愴,亦沒有快意恩仇。

木格的小窗是吊腳樓特有景,風帶起來的雨往往會打在木格上,撞出一滴滴小水花,發出天籟之音。舒緩如小溪潺潺,激烈如金戈鐵馬。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雨在窗外演奏風華絕代的旋律,一種曠古的幽深和愜意便洶湧而至。我便沉浸於孤獨的愛裡,如修行的人,進入物我兩忘的境地。

聽雨,讓我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紛擾,總能給人一種無限的沉思和遐想,安暖和祥和的氛圍沁人心脾。一滴雨水落在臉上,便是一瓣清澈涼爽,人生宛若新生。

聽雨,恍如欣賞‘水邊的阿狄麗娜’,輕柔、悠長而幸福,內心深處似乎被什麼觸動一下,眼淚要奪眶而出。雨聲沖淡我的思緒,讓心得到安慰,遺世而活。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雨,更是一位水墨畫高人,被他點染勾勒,花雨傘搖搖生姿,青石路鋪陳的地面綠苔潮溼,泛著久遠的味道,宛如江南煙雨,如水若夢。

下雨的天,我必讀一本書,彷彿日子就該這樣。候在窗下沉醉在雨聲裡,雨下得久的時候,剎那想起幾句佳句,起身,抿一口淡茶,文字如蝶般曼舞,寫就落滿憂傷的故事。

雨中讀詩寫詞寫,一杯淡茶,萬籟俱寂,俗世的紛爭皆已放下,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在我的筆下,雨總是輕婉柔婉美,極富靈性。然又多是簷下之雨,嘀嗒聲聲讓人心生遐想,穿越於靈魂與空洞之間,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又具錦瑟絲竹之韻。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隔著雨簾,我依稀聽到人間萬物偷偷暢飲的聲響,聽到它們歡欣的夢囈,我聽到草木花葉間情人般的淺笑在雨中盪漾開來……

倚窗遠望,遠處天光雲影、魔幻都市盡在朦朧之中,原本孤寂的心油然生起淡泊之態。當真是:雨不摧榮於生靈,人不落怨於是非;無限春景北風盡,悠悠險峰作閒雲。

世間人,像我這般喜雨者少。大多因了雨打嬌花殘,就說雨水殘酷無情。又或者密密麻麻的雨絲灑落在屋簷,著實令人惆悵悽迷。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其實雨是萬物的守護,給了萬物的生存空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便是對於最美的寫照。

與其說雨水滋養萬物,我更願意看作是生命的延續,亦或是孕育著另一種重生。

世間物都是一個輪迴,來來去去,週而復始;比如雨後天晴,枯樹發芽,冬去春來,但有一樣東西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積極樂觀的心。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心有陽光,即使泥濘滿路,走出每一步都是那麼慷鏘有力。

聽雨,或許是我想要獨守的一份清靈。有雨的日子,臨窗閒讀詩書,生命中便傾注了滿滿的溫柔時光……

臨窗聽雨,隔世溫柔

※鄒謇,一個痴迷寫作的中年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